【推薦】高三了作文集合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了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三了作文 篇1
“一葉知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出處:《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
“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自古以來,秋便是悲傷的象征,是沒落的表現。自然界的物象使人產生了心靈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聯想到人生的四季。看著眼前在秋風中搖曳的秋葉,我總想令自己換個視角去解讀。
————-題記
秋漸盡冬將至。身上的著裝也從單薄改換成厚實的了。
近處庭院的葉,遠處漫山的葉,在整個秋的季節里,紛紛展示著各自的姿態與容顏。有伸展著的、枯卷著的、倒掛與枝的、隨風飄零的,有嫣紅的、淡紅的、金黃的、深綠的、還有翠綠的。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詮釋“秋”這個季節。
我不通曉“葉”縱橫無序的經脈里流淌著的是怎樣一首生命之歌,但我喜歡欣賞她們漸漸的由淺入深,漸漸的的隨風飄墜,透著在訣絕中那般淡然與從容的過程。從葉中真切感受到了秋的多彩多元,秋的豐盛厚實。
紅葉,每當深秋季節,因為她的火紅熱烈,有多少攝影愛好者都將鏡頭瞄準了她。盡管自己的攝影技術很蹩腳,但是,每一個深秋心里總是念念不忘那一片片融合在群山之中的紅葉,讓鏡頭記錄下她那一抹血紅的生命色彩。
我不曾與紅葉長廝守過,面對她,不一定能悟出太多的內涵,可當我把鏡頭拉近聚精會神的注視,發現她在夕陽下是顯得如此鮮紅剔透。經歷了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季節,又飽經了烈日炎炎酷暑逼人的夏季,在當下這個深秋季節,她收斂起綠意選擇了鮮紅來展示自己的容顏,延續著淌過春夏之河的生命,她執著而又質樸、深沉而又熱烈的將情感虔誠的投向落寞的山谷、沉默山崗。讓那一抹血紅的生命色彩亮麗起秋的季節,感召著成熟后那一份灑脫的奔放與浪漫。
到了深秋,黃澄澄的銀杏葉,便成了攝影愛好者們記錄金燦燦秋色的對象了。我家客廳寬大的落地窗外,正前方的人行道上就有一排銀杏樹,春天葉子嫩綠,夏天葉子微顯深綠肥美。到了秋天,銀杏葉子的顏色開始由淺入深慢慢轉向黃色。
記得有一年深秋,我到江南懸空寺大慈巖游覽,寺旁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黃澄澄的葉子茂茂盛盛的壓滿枝干。抬頭凝望,在陽光照射下的銀杏葉像一把把展開的小蒲扇,又像一只只金色亮麗剔透美麗的蝴蝶。樹下也飄撒了一地的葉子,像是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我拾起一片葉子,放在手中細細地撫摸。它不算細滑,但也不粗糙。秋風帶走了它的水分,有點硬硬的。葉子中間裂開一條小縫,就像有人一不小心撕開了似的。我舉起手中的葉子,朝著太陽射來的方向看去,葉子上一條條經脈清晰地顯示了出來,從葉桿一直延伸到葉子的邊緣。
還有哪些房前屋后滿山偏野我叫不出名字深綠翠綠的葉子,她們都以各自不同的形態與容顏,在宇宙的四季中淡然并從容的表現著自己真實的情意,延續并輪回著她們的生命。
秋,是走向衰老但卻是成熟后的老辣灑脫與奔放的象征;秋,有著繁華落盡見真淳的浪漫境界,秋葉是多彩的。
在陽光下,我凝視著葉子上那一條條清晰可見的經脈,多像人的血管啊?從宇宙的四季聯想到人生的四季,我似乎悟出了葉子上那一條條清晰可見的經脈里流淌著的是怎樣一首生命之歌。
高三了作文 篇2
那年,我十八歲。
十八歲,正是青春年少時,然而我卻老了……
曾幾何時,渴望長大,渴望體味那種獨立的感覺。長大后才發現,原來獨立是那么的難,所有的失敗和挫折只有自己默默地承受。長大后才發現,所謂的“成熟”就是慢慢地消磨自己的個性,去適應整個社會。漸漸地變得圓滑世故,鮮活的心也變得麻木,原本滾熱的血液也變得凝固……于是有開始后悔長大,開始懷念以前,懷念那些快樂的日子。
想起那曾經的童年,童年的自己猶如一只幸福的小鳥,在和煦的陽光下飛起飛落、舞蹈、鳴叫和歡宴;傍晚,當夜幕下沉時,又如小鳥似的,歡叫著歸巢。那時候沒有迷失和孤獨。孩童時稚嫩的心,純潔無暇,有如天空中晃動的水晶般的藍月亮,不懂得思考,不懂得麻木。然而那只屬于童年和夢,屬于心靈和靈魂。
當歲月的潮水洶涌著打濕歡笑著的臉旁時,歷史的血腥與人性的脆弱卻被漂白成永遠。在這永遠里,含著太多的迷茫與癡迷,智慧與清遠,也磨滅了一顆稚嫩的心,使原本認為希奇的事變的平淡,絲毫感覺不到有什么變化。漸漸地一顆旺盛的心,也隨著歲月的沖刷而漸漸萎縮,慢慢地給自己筑成了一道心墻。
幼年時的歡笑,幼年時的純潔,幼年時的稚嫩,幼年時的輕狂,都隨著歲月的流逝,葬送在那個十八歲。從此,幼年的激情就如此散了,忘記了什么是哭,什么是笑,就如一個世俗小子,碌碌無為……
那年十八歲,發現自己長大了。那顆童年的心,也老了下去。忘記了曾經放聲大哭是什么時候,是不是有一個值得的理由?忘記了曾經放聲大笑是什么時候,是不是為了掩飾內心的傷口?說笑就笑,想哭就哭,那是童年的一種享受。童年的自己可以擁有喜怒哀樂的自由,可以隨意地發泄個夠。愛就愛透,恨就恨透,一點也不會讓自己的喜怒哀樂按捺太久。什么時候,什么感受,一起一落都跟著心情的節奏……而當十八歲到來,童年不再,那顆單純的心也已傷透。才發覺自己真的老了,那七彩的童心也隨著歲月離開了,走遠了。只能將自己沉浸在那迷惘的回憶里,看著自己的心慢慢老去。
十八歲,我老了。
十八歲,我不愿這樣老去……
高三了作文 篇3
題序:深圳中心書城,無意間在散文集里看到這一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本是帶著對《茶花女》的賞析,機緣的邂逅它,并將它載入扉頁,只怕回憶再美,也抵不過流年逝水。
時光扭轉,冷落了一季繁華,只留余香在枝頭和我輕捻過的指尖,隨風而逝!昔日的姹紫嫣紅,昔日的芬芳四溢已被蔥蔥綠葉所吞噬,過度的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無聲無息。
三個月的春光已將盡數,所有的美麗呈現了,所有的美好遇見了,所有的沒也該告別了。收拾起留戀的眼神,收拾起不忍的心情,點燃希望的等待,我們微笑揮手、轉身、迎接。
親愛的花兒:別怨時光匆匆,煞白了你動人的色彩,淡褪了你迷人的芳香,干癟了你婀娜的姿態。生命已展現過最華麗的時刻,還有何不滿,就期待吧?光陰荏苒屬于你的終究會再次到來!
親愛的人兒:別恨時光無情,任隨滄桑肆意,斑駁回憶,回憶里的相遇,回憶里的笑容,回憶里的細語,回憶里遠去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宣紙,也模糊了我的心。青春已升華到最溫婉的一刻,還有什么不足?就等待吧,成長的道路會讓你邂逅對的相遇!
只是、只是、只是我已習慣了,傍晚時分,披著殘陽,頂著月色,在屬于我們的世界來回漫步,細數你曾經的花朵和現在的累累果實,呼吸著空氣中你的香氣,似乎略有果子的苦澀和甘甜,仰望著紛飛的葉,搖曳在風中,久久不能墜落,是自然的考驗還是生命的不服,它在尋覓那方最愛的黃土,然后輕輕擁抱,就像我們幻想的擁抱,還唱著不老的“神話”!而今卻空余我獨自的嘆息。
“一花一世界,一頁一追尋,一曲一長嘆。由始至終我都無法參透其意,暗自領悟,三年又三月的時光里是否讓我的徒勞傷神得以解脫?
高三了作文 篇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離開生活了三年的初中校園。一想到以后不能在這里上學,不能和現在的同學在一起學習,心里便空落落的。
三年的時光就像一個調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回憶。
升入一年級的我們,像個什么也看不懂的小孩子,滿臉新奇。那時的我們,到校最晚,放學最早。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睡。一次大考,成功的將班里的同學分成了三個等級。優等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當班主任接過他們那寫滿成績的試卷時,不禁老淚縱橫,欣慰的說道,這才是我教的學生啊。而中等生的作用就是將老師從理想社會拉回現實社會,告訴他們說,這世上沒有桃花源,還是好好教書吧。最可憐的便是差等生了,長期占據在后兩排,只有在打掃衛生時才能想到他們。
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年,我們升入二年級。終于擺脫了初一新生的身份,不用再受高年級的打壓,我們也屬于半個統治階級了。與此同時,待你長發及腰體也開始流行起來,終于體會到什么叫女為悅己者容,男為己悅者窮了。
初三的我們,把對方當成敵人,奮力拼搏只為那成績單上鮮紅的成績。你追我趕,分秒必爭,這才是屬于我們的青春。
回想這三年,感嘆著時間跑得太快,再也追不上他的腳步,輕輕地他走了,正如他輕輕地來。現在的我們,不應去過多的感慨時間去哪兒了,而是努力去追過剩下的時間。
成長是一個歷程,我們能做的,只有去珍惜。
我獨自一人事盤坐在落地窗臺上,窗前滿滿的全是冰涼的水珠,窗外漫著大霧,時不時透來幾股冷風。
短暫的寒假不知覺中就恍了大半,我難得這么不吝惜時間來安靜的讀會書;像是方才瞥見了書上的一幅漫畫,是關于親情的,我便稍微看了兩眼。不過先是附上了一杯熱奶茶,暖了下手,撂在一旁。這是我的習慣,看書或者看電影前總要先喝點什么。
喝完第一口后就連忙看了起來,漫畫后面是文章,文章前面有導語,這部分的幾篇文章大概是寫兒女對父母衰老的傷感和父母對兒女單飛的無奈的。都是回憶文,更加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致。我衷于回憶,因為我思念那些美好的日子。
高三了作文 篇5
恍若隔世,睜開眼又是一年陽春日。刺目的陽光不再是冬日那般無力,微風如指腹撫在臉頰,不再像刀刃般沁涼。門前小樹又抽新芽,去年的幾片枯葉還黏在枝條上,搖曳著不肯落入泥土化作養料。抬首又見天空澄明,失了隆冬的喑翳,欣賞著云卷云舒。嘆息著世間的瞬息萬變,無論怎樣去追念往事終成憶,一切都不會再回來。低頭把玩著沒來及修剪的指甲,心中暗澀,時間你去哪了?可是做了它的養料?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柔柔的旋律合著淺淺的歌詞,一點一滴的砸在了心頭,任淚水順著眼角滑到唇邊,用舌尖舔舐,干澀的難受。回頭看到暖暖的.燈光下映出父母幾根冷冰冰的白發,淚花又一次氤氳在眼眶中,低頭吸吸酸澀的鼻子。不禁回想,在我們還追著青春的尾巴嬉戲時,父母昔日健碩的身影早被時光壓得蹉跎了。當我們在討論著哪位明星換了新發型,戴了新飾品的時候,可有認真看看父母那張我們最熟悉卻默寫不出來的臉龐?追逐著理想的我們有沒有想過停下片刻,去扶一把為了我們而步履變得蹣跚的摯親?時間你去哪了?你怎么舍得讓疼愛我們的父母,爬了滿臉的皺紋,花了明朗的爍目,葬了青春的年華?時間你去哪了?小豆丁的身高終于不再那么一點點了,她也蓄起了長發,懂得了好多的道理。可是,時間你去哪了?為什么你要在父母身上留下那些涂鴉?是在怪她不聽話嗎?她終于知道父母是用來孝順疼愛的,不會再任性的索取了。時間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躲了,把時光刻在父母身上的印記擦去好不好?
忽然有些艷羨起都教授來,每次看他靜止時間,心里總是暗含激動。看吶,雪花在天與地中間停止了降落,摩天輪在午夜十二點停止了轉動,一切美好都定格在那一瞬間。很喜歡那個靜止時間的背景音樂,讓人好似真的相信了世界可以靜止。都教授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曠世絕戀,的是所有人心底吶喊著的夙愿。假如都教授真的存在,是不是可以解開人生老病死的死結?讓我們常伴父母左右?世上最讓人哭笑不得的就是沒有如果,都教授不可能存在。生命永恒固然很好,可是在時光漫漫長河中,親情又會不會泯滅其中?父母需要的不是一個擁有超能力的都教授,而是兒女對他們最真誠的心。
不再糾結時間去哪了,好好對待爸媽是我們這一生最重要最幸福的事兒。門前小樹新嫩襯枯葉,你感受到了它們在春風中的私語嗎?
高三了作文 篇6
五一期間我和幾個小伙伴去紅巖博物館參觀,可是博物館里的人寥寥無幾,我感到很詫異,心里充滿了無數的疑問:“為什么被列為重慶市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卻無人問津?人們卻忙什么去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回來路過步行街看到男女老少,人山人海,高場叫賣,熱鬧非凡。我心想:原來這里人氣才旺啊!這是什么原因呢?
我滿腹狐疑地回到家里向媽媽討答案,可是媽媽神色凝重的回答卻讓我驚住了,她說:“是啊!現在的人們只顧著娛樂,歷史傳統文化都快無人問津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現象啊!”
娛樂節目通俗易懂,素材來源于生活,融入了許多虛構的成分,經過了藝術加工。使我們更愿意花時間去看。人們在繁忙的工作后,看過娛樂節目放松身心,減輕疲勞。然而它的檔次不高,生命力不強,比如說網絡歌曲可能一夜走紅,影視明星可能一曲成名,可是過了幾天就消聲匿跡了。然而傳統文化就與之有天壤之別,它強過歷史的考驗和見證成為了經典,為世人所傳頌。
現在傳統文化在我們的心中逐漸的淡漠了。比如說重慶作為一座抗戰名城,歷史上的陪都。紅巖博物館里記錄下了山城重慶在抗戰中的一點一滴,渣滓洞、白公館、歌樂山烈士陵園等紅巖基地。見證了革命先烈當年的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的光輝。而拿紅巖精神與我們當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敬業愛國是一致的,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所以紅巖精神是需要我們去學習和傳承的,那種為祖國熱血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任何時候都需要的,這是我們實現祖國大業的動力。
作為四大文明之國的傳統文化底蘊豐厚,這是一代代國人經過千錘百煉,一點一滴傳下來的,留下來的是經典,其中享譽世界的《西游記》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拍成電影電視。唐詩宋詞元曲;眾多詩詞名人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詩名詞,為世人傳頌,成為中國燦爛的文化瑰寶。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了解的,去感受的,這樣才能使傳統文化在我們這一代發揚光大。
我們應該怎樣去正確了解傳統文化呢?
我們要在緊張的學習中擠出寶貴的時間,選擇健康向上的電視節目,塀棄低俗不雅的娛樂節目,宏揚高尚的傳統。時間就像海綿,一點一滴的擠出來的,多看書看報,了解歷史,關心時政,上知天文地理,下肢社會人文,多學習,多鉆研。
我們是新時代的接班人,弘揚傳統文化,我們歷史使命任重道遠。讓中華文明古國文化的奇葩之花在我們的手中,綻放得更加生機勃勃!
高三了作文 篇7
離別的酒容易醉!
當大家又要回到自己的位置去努力時,我以為自己早已變得麻木,早已把短暫的離開看的淡如流水,可是當他們端起酒杯一杯杯喝下,然后這群平時看上去沒心沒肺的大孩子,說著自己內心對家的留戀,說著對這群朋友的不舍,說著平時不曾對爸媽說起的心里話,說著他們內心那些委屈,那些心里對未來的憂慮,那些……說著說著,眼淚在眼里打轉,但不會流下,眼睛早已紅透了,努力的睜大,咽下那酒化作的淚。
突然間想起自己去杭電前是多么痛苦,那時真的都恨透了上學,但是現實是除了上學,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干啥!
既然去了,我就不想過自己以前的那么累的日子,我要在那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從新開始自己,我要活得簡單,甚至活得傻我都不在乎,至少我會覺得生活是新的,仿佛一下子回到剛上高中時的簡單,我感激那的每一個認識的人,離爸媽遠了自己更懂得自己該干什么,會想自己從沒想過的問題,會把自己的生活過的自己喜歡的一塌糊涂,那種糊涂卻是發自內心的自然。的確,我不能說自己真的做到了最好,但是至少沒什么違心的,也許結果不是很完美,但是過程真的很美,一群很淳樸的同學,好多很盡心的老師。
每當心里煩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也是那,想到那那群朋友,想到走在那街道上的親切,想到自己永遠不怕曠課在那遇見熟人那種爽快,想到宿舍被窩睡著的那種感覺!時間永遠都是在你過的最愜意時它溜得最快,當剩下幾天就要走時,那種不舍,讓我除了珍惜別無它法,畢竟那只是一個短站的停留地而已!但是不管別人怎么看它,我一輩子都會感激的,感激那些宿舍里和我一樣的懶家伙們,感激那些不愛上課愛睡覺的死黨們,感激那些“叨叨沒完”的老師!
我這邊的朋友都說我變得不象以前那樣開了,我就告訴他們說我補習補傻了,也許真是傻了,傻的已經不知道怎么和這些同學開玩笑了,傻的恨不得忘記自己還曾經還在那浪費了生命!
現在什么都不愿意多想,就是想珍惜那些想珍惜的東西,那些值得珍惜的東西,無論現實怎樣,即使明天就打破今天平靜,我不想對不起任何人,這樣也就對的住自己!
父母就不用說了,心里最神圣的人,無論他們做什么都是為了我們,正因為這樣才要把自己整得更有質量!
今天幾個朋友坐在一起吃飯,心里真的很難受,原來酒精真的可以讓人釋放,那些話雖然帶著醉意說出,但卻比清醒時說的話更真,他的話聽得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難受,有點后悔今天去了,其實不是不懂,只是在逃避面對這些話題,當拉出這些話的時候,不得不去想的時候,就好像拉開自己藏好的傷口,除了珍惜現在身邊的一切,也無能為力了,這些話大家記心里!
高三了作文 篇8
如果問我學會了什么,那就從我想要的來說吧!我對生活的要求根本就沒有多少?很多要求都是聽得別人說的。梭羅在瓦爾登湖里說過的,那些老一輩的經驗并不一定適合現在。所以說我們到底能從前人的經驗學到什么,或許學到的不過是我們往后的悔恨吧。
我想要學到什么?活下去的能力?和什么樣的追求?我把這種追求稱為我自己對生活的體驗感。循著這份感覺我似乎才能感覺到自己意識活動的方向。并不太喜歡別人告訴我我怎么做怎么做就可以得到什么!似乎是一種很有邏輯的方法,可是總感覺對于我的意識來說少了很多東西。是一種限制,當我不假思索的相信了別人說的話,我就仿佛變成了無路可走的惡鬼。我仿佛躺在一種無力感中。世界蒼茫的大,我卻只是其中的一粒塵埃。
我很難去思索什么是活下去的能力。一種可以養家糊口的能力,一份家大業大的財產。我相信這些都能讓我像一個正常人一樣活下去。可是當我的需求越來越多是,我就仿佛被綁在了這輛戰車上,前后沒有退路的,走在別人說過的路上。我到底學會了什么?我學會了一種思索,我推演自己的生活,這樣做著的,讓我和別人的要求越差越遠。所以說別人都沒法理解我了。我如何去思索,便是去找屬于自己的那一份體驗感,體驗感又怎么解釋,我覺得是一種心靈的活動,這種活動分為內在的心靈體驗和外在的表達象征活動。也就是說我站在一個相信自身感知的位置尋求和客觀環境的更多的契合點。我只有不斷地進行各種可能性嘗試,通過長時間的積累,才能讓自己完整的生活在社會中。
除了對自身外,還有一種對社會的思考。社會作為一種有別于我自身的體驗。這種客觀環境,他似乎有著自己的規律性和不可磨滅性。每一個生活中的人似乎冥冥之中都受著一雙無形的手的引導。可是社會是不斷在進步的,自然創造了人,人創造了社會。我們如何去理解社會,首先要理解的就是個人了。然后我們才能去思考,社會的發展方向,和如今社會的不堪之處。
我學會了什么,其實我只希望自己能學到是一種對生活的不斷認知。我似乎已經沒有什么能力了,我似乎躺在了被人遺棄的角落,其實我相信自己,透過了那一層薄幕,在不斷的思索嘗試下,慢慢的遺忘了時間的。我在一個地方,枯寂的世界里,是一份花開的香。
【【推薦】高三了作文集合8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