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集錦八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考作文 篇1
人的生命中,寶貴而美好的東西很多。有一種美好,夢幻絢爛,五彩斑斕,像漫天遍野的原上草般生機勃勃,卻又轉瞬即逝,稍不把握便如流沙從指尖滑過,消逝得無影無蹤。這種美好,就是青春;青春,有無限的可能。
我的人生,注定與常人不同。從我出生甚至是未出生的某一刻開始,我就有了“殘疾人”這個身份。這身份讓我不能到學校接受系統的教育,讓我與這個社會好像無法產生接觸和關系,讓許許多多夢想、精彩、收獲都與我無關。但,我也有青春。雖然我肌肉萎縮、脊柱側彎,不能走路和坐立,日復一日地躺在同一張床上;雖然我寫本文時還不到十九歲,年紀輕輕,但在我的記憶和感覺中,我去過很多地方,有過很多非常豐富的經歷。
我記得,有一次,我站在一望無邊的大森林里。這古木參天的大森林是在山間的,空氣清新,花果飄香。養眼的綠色隨處可見,四周幽靜,微風送爽。在這大自然的環境中,我不時看到幾只鹿出沒,它們頂著美麗粗大的鹿角,朝我這位來客望了一陣子,眼睛里充滿天真,似乎在想為什么以前從沒見過我。鹿走遠后,又有幾只小兔子從自己的窩中爬出,極其快速地爬到另一個窩中,像跳動的小球讓人看不清,要知道,兔子可是有三個窩呢。鮮花芬芳嬌艷,各色花朵都在綻放,讓賞花的我心醉。靜下心來,我聽見嘩啦啦的聲音,那聲音讓聽覺受到滋潤。我循聲走去,發現一條清泉,從黑黑的大石頭上緩緩流過。
我想,如果從遠處看,我一定像一顆小點,身處大寫意的山水之中,活在高遠的天與廣闊的地之間,與清秀又豪邁的大好河山為友,與自然融為一體,一片清雅。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啊。
我蹲下身,用雙手捧起泉水,仰頭喝了下去——啊,好甘甜!忽然,我聽見風旋轉的聲音,知道有人來了,便趕緊躲在一旁的樹后,悄悄地觀察著。只見一只活蹦亂跳的猴子,頭戴金箍、腰圍虎皮,揮動著手中金色的棒子,向這邊走來。風旋轉的聲音就是他揮動棒子帶來的。在他確定前方沒有危險后,一匹白馬馱著一位面容慈祥的高僧,也走了過來,白馬旁邊還有一只直立行走、肩扛釘耙的豬;一個滿面胡須的和尚。我想知道他們會經歷什么,于是開始跟蹤他們。
他們發現樹上綁著一個小孩兒,小孩兒向他們訴說自己悲慘的遭遇,并請求解救。白馬上的高僧一聽便要救,可那猴子卻極力阻止,然后他們走遠了。可過了一會兒他們又回來了,我也只好跟著他們原路返回。高僧還是救了小孩兒,誰知小孩兒是個妖精,把高僧抓走了。怎么辦?我怎樣才能幫助高僧脫險呢?我來到妖精的住處,差點就把妖精打敗了,只是妖精一噴火我就無能為力。
后來,我就隨著那猴子,去了天上的很多地方。天上真是仙氣飄飄,美輪美奐!云海不斷翻滾,宮殿大氣輝煌。我感到十分逍遙自在。我跟猴子請來各路神仙,但都沒能打敗妖精。最后,還是觀音菩薩厲害,讓妖精動彈不得。妖精也棄邪歸正,成為了善財童子。我的這段經歷,真美妙呀,它是我在閱讀小說《西游記》時進入我的記憶中的,就好像我真的經歷過一樣。
我記得,有一次,我坐在一間教室里。我向周圍隨意望望,發現同學們都是白人。老師是個神父,他沒有發現我的膚色與其他學生不同,我猜他一定挺愚蠢的,不是那種有智慧的、親切的神職人員。神父氣急敗壞地抱怨,叫幾位學生站起來,質問復活節的蛋糕里被誰撒入煙灰。結果,一個小男孩被他開除了。我悄悄跟蹤那小男孩,想知道這回又有什么發現。
原來,小男孩早年喪父,家里非常貧困。我跟隨他,去車站食堂做雜役,見過了各種壓迫和,深刻認識到一些有錢人是多么不把窮人當人看。我就這樣跟他一起過著辛苦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我陪伴著他和他的好伙伴,看到一支隊伍來到這座小鎮。他加入了那支隊伍,進行了幾次激烈的戰斗,把我看得熱血沸騰,讓我覺得自己的事都是小事,那一場場戰斗讓我忘記了自己。
戰斗結束后,我隨他一起參與建設。這時的他已經長大了。我跟他穿過白樺林,走過龐然大物般充滿機械感的工廠。建設鐵路的工地條件非常簡陋,我冷得受不了,上下牙打架,渾身哆哆嗦嗦,心想自己會不會被凍死在這里,那是刺骨的寒。可他呢?依然在勞動!
后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直至癱瘓在床、雙目失明。他開始了文學創作的事業,先是把字寫在硬紙板上,后是請人代錄。我原本以為自己癱瘓在床還堅持創作,是挺厲害的,但他可不僅癱瘓在床,還雙目失明,我覺得他比我厲害多了,我一定要戒驕戒躁。最后,他的作品出版了,獲得巨大認可。我跟隨他的這段經歷,讓我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懂得珍惜此生寶貴的時間,是我在閱讀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進入我的記憶中的,就好像我真的經歷過一樣。
我記得,有一次,我躺在一艘河船的一角。我那隨意的掃視,讓我不由得心里一緊——跟我躺在一處的都是黑人!那些黑人戴著手銬腳鐐,一點都沒有反抗的意識,我想也是沒有反抗的能力吧。他們那樸實的眼神看起來充滿痛苦,那老老實實的樣子讓我心疼,那無聲的表達似乎已道盡了一切。有一位老黑人非常好,他很可親,笑容憨厚,總是跟我講一些他的人生感悟,我聽著那些人生感悟,覺得除了有些軟弱的成分以外,其他地方還是挺有道理的。他用十分親切的語氣告訴我,他原來的女主人是多么聰慧大氣,是一位有頭腦的夫人,只是男主人欠債才不得已把他賣掉的。
仿佛一道光芒照亮了這里,一位可愛的白人小妹妹朝我這邊走來。小妹妹金發碧眼,膚色如雪那么白,五官很美麗,像一個可以玩兒的洋娃娃,讓人有抱住她的想法。看到她,我想起了很多溫柔美善的東西,她就像是世界上最純、最善、最美的存在,是一個小寶貝,讓
我在某些瞬間以為所有人都是無害的。她在這里與那位老黑人聊得很開心,并很快與老黑人成為了好朋友。她家很有錢,她想買下老黑人。我說:“我是黑人叔叔的朋友,你把我也買下吧。”她對我這個大姐姐露出屬于孩子的微笑,讓她的父親把我也買了下來。
我陪著小妹妹來到甲板。兩岸風光雄壯瑰麗,有一種顏色鮮明、濃墨重彩的渾厚的美,這美帶著幾分狂野。我仿佛看到我身處的河船,是如何充滿力量地將河水劈開,攪起并拖動河中的浪。我來到了小妹妹那華麗氣派的家中。她家可真大呀!無數黑奴忙上忙下,花園被花朵裝點得好看至極,建筑給人一種極富裕的感覺。我在她家生活得很好,與她和老黑人的友誼讓我快樂,我們的生活真是享受。只是,小妹妹的母親總是嫌這嫌那,還說我的到來加重了她的頭疼病,讓我感到美中不足,不過我的心胸可比她寬廣得多,所以她的牢騷對我并沒有造成什么影響。
有一段時期,我隨身攜帶的物品總是又有找不到的。后來才知道,我的物品是被一個小女黑奴偷走的。那小黑丫頭古靈精怪、渾身野性,對什么都不在乎,不管我問什么,她都不好好回答,只是嘿嘿傻樂。我試了很多辦法,想讓她變好,但都沒有用。就在我準備放棄時,白人小妹妹用她那顆柔軟的心,感動了小黑丫頭,讓小黑丫頭意識到自己也是人,并且對大家越來越好,還把我的物品都物歸原主了。我的這段經歷,多么有意思,它是我在閱讀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時進入我的記憶中的,就好像我真的經歷過一樣。
通過閱讀,我體驗到了許許多多不一樣的人生。我覺得,我經歷了無數次輪回轉世,每次看一本新的書,我都宛如脫胎換骨,變成了一個新的人物,擁有了一個新的視角。我不僅閱讀小說,還閱讀文章、詩詞等體裁,感受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優美意境,擁有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赤子情懷。我最喜歡的書是《道德經》,這本書給人智慧啟迪,也帶來審美愉悅。前人的經驗以文字的形式傳遞給我們,讓我們想前人之所想、感前人之所感,讓我們不走或少走彎路,讓我們了解更多人的故事、痛苦與快樂,而不是只知道發生在自己和周圍人身上的事。但我們也不能讀死書,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書上的內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做書本的奴隸。我的閱讀方式,是網上閱讀,而我上網的方式又與眾不同:讓別人在我的床上放好便攜桌,將顯示屏放在便攜桌上,用幾本書把顯示屏墊高,再把鼠標放在我的手邊。我用一根右手食指點擊鼠標,點開一本又一本書,點出一段又一段旅程。
而我的盲人網友,他們閱讀的方式與我又不一樣了。他們在網上看的東西,都是讀屏軟件念給他們聽的;而他們在現實中看書,則需要觸摸盲文,也就是那些凸起的點。我與他們雖不是一種殘疾,但都失去了很多健全人與生俱來的東西,也都得到了珍貴的閱讀文字的能力。這能力既基礎又高級,讓我可以演繹屬于我的青春,呈現屬于我的精彩,散發屬于我的光芒。所以,我的青春也是夢幻絢爛、五彩斑斕的。
這就是我的青春閱讀,像漫天遍野的原上草般,充滿著生機和力量。你的青春閱讀呢?
高考作文 篇2
望著湛藍的天空,心中別有滋味。奔走在茫茫高考路上,抬頭一片星空,俯首一方黃土。十幾年的艱辛,只為那一縷溫暖的陽光。從年少的張狂,到淡定的成熟,描繪了一幅拼搏的畫作。
面對即將來臨的高考,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期待高考之后的解放,有人擔心成績不好的窘迫。縱觀歷史,多少文人墨客考場失意,多少悲歡離合因考而生?而我們沒得選擇,只有奮勇向前,才能贏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多少次揮汗如雨,我們都挺了過來,縱使傷痛填滿了記憶,我們也無怨無悔。高考就是人生的一道坎,每個人都得努力去跨過它。就算留下的只是憧憬,我們也心甘情愿。因為我們的心里,裝下了永遠不會消逝的奮斗史。
不得不說,我們從小走到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沉浸于題海中,我們不會感到累,不會感到失落,也不會感到傷心。無數個日日夜夜不遺余力的拼搏,鑄就了我們淡然的心境。只有聽別人說起,才會覺得我們真的很苦。學校和家,兩點一線的生活,我們走了十多年。上學有繁星相伴,放學有孤月相隨。每天三分之二的時間埋頭在書本中,只為了將來可以過一個幸福的生活。我們的肩膀有勞損,我們的指尖有無法復原的功勛。不過,我們不會去關注這些,在我們心中,唯有那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我相信,我堅強的翅膀,一定可以助我飛向那無垠的藍天。
高考作文 篇3
精神和物質是對立統一、密不可分的。我們懷念五六十年代人的精神風貌,但我們絕不愿回到那個時代的物質生活中去。同樣,當我們今天生活在相對物質豐富的年份,人們又是多么想望那份曾經擁有的精神家園!有了物質基礎可以促進精神文明,因為經濟充裕了,人們可以求知求學,可以知書達理,可以樂善好施。但物質豐富也容易帶來享樂、攀比、仇隙。這種時候非常需要有好的社會環境和精神引導。
依錢學森老人的家世,他盡可以享受錦衣美食的生活,甚至可以在大洋彼岸做著無數人羨慕的科研工作。而他卻選擇了報效祖國,而且是要沖破各種阻撓、迫害的漫長之旅。當他融入祖國,看到那一代偉人以身作則,億萬人民精神飽滿地為新中國建設而忘我奮斗,錢老被中國的領袖和人民的精神感染著。而今,他又感染了我們無數人。
高考作文 篇4
我想生活在沒有高考的時代。那時候就不用整天埋頭在教室里,被眼前那一摞摞厚重的書本遮住人生的視野。那樣,親愛的老師們不用埋頭在一摞摞卷子里,為我們有意、無意的考次糟糕的成績而大費頭腦,更無需為了讓我們能夠專心做那么些累人的習題、背誦一些枯燥的教條而大費口舌進行說教。外界的世界是燦爛的、開闊的,藍天、白云都會那么真切,大可沒有必要讓書本把整個頭腦折磨的迂腐而木訥!
我想生活在沒有高考的時代,那時候可以漫山遍野的欣賞花草,觀察、記錄、思考一些身邊的自然景象,感受最真切的生活。假若可以,每天都可以躲在樹蔭下,悄悄讀幾頁書,或者與身邊的小花小草、天空的小鳥,偶爾玩一些小游戲,不必擔心被各學科煩躁的知識所包裹,沒有太多空洞的精神說教,更無需為那么些繁瑣的試題而累大頭腦,整垮身體與意志。
我想生活在沒有高考的時代。那么,親愛的老師們的主要精力,就不是那么些空洞的理論與推理,有的時間,我們在現實中總結、發現點點滴滴的知識,無需估計這個題會考、那個題不會考而受考試大綱的束縛,有的時間,我們每個人可以去發現自己的一點點特長。假如,高考之前就可以獲得那些自由,那么就可以找尋一片沒有骯臟分數與作弊的純凈學術氛圍,選取自己喜歡的一兩門課程去認真地咀嚼與揣摩,不必顧忌刁蠻的考試,專門選擇那么些自己不喜歡的.問題去考。自己就是自己精神世界的主宰,只要身邊有那么一些智慧通達的師長,不是那么些為了謀求個虛榮而違心地強迫大家學習的書匠,從身邊指導我們每個人生活的道路,多么自由、多么開闊。知識的世界固然繁瑣,然而,在自己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變得簡簡單單。
我想生活在沒有高考的時代。那時,就沒太多的考試壓力,對人才的認識也不是以死板的分數為標準,那時,我們可以自由的博學,不必在乎會因為對一兩科知識的厭煩,而讓高考體制抹殺自己的全部才能。假若可以,知識的疆界就不單單是做數學題、背各種各樣繁瑣的問題。那時,就可以放開手腳在各種名著里攻讀,感受名人的精神生活,而不必被一些鉆進習題集的迂腐書生的認識綁架個人的追求,更無需為各種讓人不開心的考試而遠離自然與生活,進行各種繁瑣的訓練。
我想生活在沒有高考的時代。那樣就沒有各種各樣的學術論文、職稱評審的****現象,老師們無需費盡心思去討好各級領導,并傾盡一生的去追求各種骯臟的榮譽,他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目光放在讓學生獲得最有益發展的角度。而不會像現在這樣,為了一而再的提高分數,歇斯底里的布置各種各樣的作業,那些做法早已讓學生厭煩,然而,那些所謂的精神說教者們,還在苦口婆心的嘮叨著:不好好兒學習,考不出去,就在家種地吧!然而,看看那些費盡氣力、耗盡家中無數資財考出去的,還不是在大城市的一角里,拿著低微的工資享受著“月光族”的貧窮與無奈嗎?還有,今天的教師們只是為了考試而教育,又有幾人真正深通與遵循教育規律育人?一個高考的體制,讓全民都陷入追求高分數的惡性教育循環之中,多么迂腐,多么不智不值呢?
我想生活在沒有高考的時代。那時候,就可以學習一些狩獵的基本常識,可以養殖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可以學習有趣的耕種知識,更可以探索大自然的奧妙,曾經,那時候的教育天地是多么的開闊呢?然而,即使像今天這樣,呆頭呆腦的鉆進了書本教條的深處,我們依然不能抱怨知識對庸人的捉弄。依然要調整自己的厭煩狀態,高呼著:“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
想起日前一位最可敬的高考專業戶,十六年的時光奮力高考,假若一個聰慧的人,在人生最鼎盛的十六年時光中,若是全神貫注的把精力集中在一端,或許他會成為一個文學家、數學家、自然科學家、生物學家,或者其他富有深厚學識的學者,然而,泡在高考體制里,卻只有年復一年的失落,愚昧自欺的振作精神!阿門,讓高考只作為崇高的信仰吧,留給那些癡迷的人,對于我們眾多的俗子,還是腳踏實地做好一方面就是不勝感激了。
真正把時間耗在高考之中,或許,他老人家只想以自己一生的范進式作為去向世人昭示:看呀,我把最寶貴的生命奉獻給了高考,我的失敗將會是下一世成功的基礎!
高考作文 篇5
一聲脆響,那顆名貴的鉆石在學徒手中一分為二,讓很多知名切割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就這么被解決了。
比經驗,學徒無疑差的太多,而他成功的原因除了一點點的運氣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盯著鉆石的眼睛里沒有欲望。相比之下,那些經驗老到之人都明白這顆鉆石潛在的價值,當他們拿起工具時,內心里充滿了恐懼,十分害怕將鉆石切壞,自己也因此傾家蕩產,沒準還要受到同行的嘲諷。于是他們一遍遍地思考,一遍遍地折磨自己,心中的鉆石已碎了一地,雙手已經發抖,試問這種心態又怎能不放棄嘗試呢?
經驗固然重要,同樣它也會使人保守,失去勇氣與決絕。而很多時候,成功更喜歡有沖勁兒、沒有心理包袱的人。
因為心中的鉆石碎了一地,所以現實中不敢拿起工具。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每當面對重要的選擇時,總會猶豫,總會徘徊,腦海中不停地放著選擇后的失敗,考慮的太多,反而成為了失敗的原因。
中國古代講求心外無物,沒有熱切的希望,沒有失敗的恐懼,心中自然沒有了碎了的鉆石。有時候經驗恰恰是制約我們的無形鏈條。在泰國,將大象綁在一根竹子上,它便再也不會逃脫,原來,在象還小的時候,將他們拴在一根竹子上,小象拼命掙扎都無濟于事,慢慢地小象長大了,有了掙開竹子的能力,可內心自己無法掙開的經驗卻讓它們失去了再次嘗試的欲望。因為認為自己掙不開,所以真的掙不開;因為心中的鉆石碎了一地,所以現實中再也不敢去輕易嘗試。
害怕什么,什么就將出現;恐懼什么,什么就將到來。思索的越多,失去的越多。與其渾渾噩噩走向失敗,不如停下來,平靜自己的內心,拋開欲望,拋開恐懼,將心沉浸在事物的本身,努力去做,不去關注事情的附加值,培養一種心外無物的境界,養成敢拼會拼的性格,成功便向你招手。
經驗很重要,勇氣更加重要。如果有勇氣去拼搏,有經驗來指導,二者相輔相成,還有什么做不成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碎了的鉆石,它告訴我們不要去嘗試,告訴我們會失敗,就像一道鎖鏈,不讓我們進步,而讓我們放棄。可是人生是逆水而行,只有消除了內心的碎鉆石,努力去做才會成功。這樣也許會有風險,可也只有這樣,人生才會成功。
高考作文 篇6
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溜掉的小魚總是最美麗的,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大概所有的人都認為別人的人生多美滿自己的多殘破。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那些閃光也不過他人賴以生存的一絲希望罷了。 ——題記
家中有一個親戚的女兒在高考中失利。她的母親大為不悅,決定取消帶她游北京的暑期旅行計劃,早早為她報了一個暑期補習班,假期結束,她又要為穿過“黑六月”再復讀一年。
這個女孩子本來成績并不差,只是因為心理壓力所致,考試發揮失常。像這樣的女孩子,我覺得做父母的更應該帶她到北京來旅行,一來舒緩心情,見識一下外面多彩的世界;二來看看北大、清華,可能更容易激發她的斗志。不幸的是,母親就簡單把她趕回了高考的牢籠里了事。
之前在報紙上看到一串數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字,參加國內高考的報名總人數是1010萬人,而全國普通高校的錄取總人數只有567萬人,這就意味著有近一半的考生會成為“落榜生”,他們絕不是邊緣人,而是另一大主流,這些人還有什么其他的人生出路嗎?
當然有。高考按照分數來評定學生的好壞,這應該只是整體社會的評價系統之一,而不是全部。高考成績好,一定程度上證明你的考試水平高,書本學習能力強,但是這種評定方式實在太過單一,不足以囊括一個開放社會需求的更加多元的精彩要素。每一個高考落榜生要想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所要關注的根本應該是,我既然不擅長書本學習,應付考試,我的比較優勢到底在哪里?我怎么跟哪些名校的畢業生競爭?或者,我怎么樣找到一個他們根本無法跟我想比的領域?
這些決定了你未來事業成就的高度,你必須得去找。成功的人有成功的規律,失敗的人有失敗的規律;幸福的人有幸福的規律,不幸的人有不幸的規律——而在這些規律里,學歷只是一個非常渺小的要素。
比如,你可以選擇去踢球,你可以選擇去彈琴,你可以選擇去寫作,你可以選擇去做銷售,你可以選擇去做程序開發,你可以選擇去到培訓中心教課,你也可以選擇去創立一家企業,許多比較成功的人,他們并沒有大學的學歷證書。趙柏聞曾在記者的提問中回答:“我不反對高考,只是覺得高考很無聊。因為高考那些東西頂多準備3個月就夠了,要拿出來一年準備是一件很無聊的事。高三那一年我干了很多比準備高考有意思的事。別人參加高考是他的自由,我不參加高考是我的自由。”
延參法師說:人生的道路千千萬,哪一條都可以實現生命的意義,不要讓這一場高考決定自己一生的命運。延參法師講的話很實在。生活的無奈,有時并不源于自我,別人無心的筑就,那是一種陰差陽錯。生活本就是矛盾的,白天與黑夜間的距離,春夏秋冬之間的輪回,于是有了挑剔的喜愛,讓無奈加上了喜悅的等待。
我們存在于高考的世界,而高考之外的世界更加的美好。這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高考,而是想告訴大家在為著高考而努力的閑暇之余也要注重于其他方面的發展。不要只顧著刻苦學習而冷淡了德智體美的,否則它們會在冷淡中死去,不再復存。若是你還未注意到高考之外的重要,那么請從現在開始培養吧。高考之外的天空,更加美麗。
我喜愛茶。茶,是無聲的,于無聲之中勝似有聲,于靜默之中給人以強大的力量。
茶,是感性的,在你孤獨無助時,像母親般溫柔,撫慰你所有的感官,愉悅你的靈魂,鼓舞你奮發前進。
茶,是理性的,像導師一般,讓你在安靜的氛圍中沉著思考,理清思路,不被外界所侵擾。
茶,世間的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的變數盡收納于它的浮浮沉沉之中,如明鏡般洞悉世間萬事萬物,每一次都能傾聽你的內心獨白,與你進行一場心靈對話。
擁有的時候,便細細品味,好好珍惜。愿自己是一盞茶,安然地品,安靜的想,用一生換得茶客一種緩慢的享受。
高考之外的人生并不枯燥,反而走出高考看高考之外的人生會更加有意義。高考之外,世界更加精彩。
高考作文 篇7
試評階段將制定作文評分標準
于前日結束的語文、數學閱卷準備工作已進入尾聲。今年,北大、清華仍將分別作為語文、數學的閱卷點。昨晚,語文閱卷服務器運抵北京大學計算中心,清華大學計算機開放實驗室也已對外暫停開放。
昨日,有語文閱卷組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天起將開始三天對高考作文的試評。據了解,在試評階段中,各大題題組長與小組長將通過對試卷的評閱和討論,制定出語文作文、閱讀等主觀題的評分標準。
該負責人介紹,每人將試評二三百份試卷,試評總數可達數千份。有閱卷組教師介紹,試評的卷子數量越多,分類標準越細。
今年新增的150字微作文,雖然只占10分,但評分時依然會按照切題、立意、語言等幾個角度進行全面評價。
根據往年對大作文的分類,通常會把60分的總分值分為四檔,30分以下為四類文,30分以上每10分一檔。不過,今年大作文的分值雖然減少了10分,但依然會按四等分層次,分檔標準會在試評期間產生,每一檔都有若干樣卷,供閱卷教師評分參考。
12日語文閱卷人員將全部到位
為保證閱卷公正,每位考生的試卷會隨機發給兩位評卷教師,若兩位教師給出分數在規定分差之內,則取兩個分數的平均值;超過規定值則發給第三位教師評判,該教師所給分數與之前任一教師的分差符合規定,則取平均值;若三個分數的分差均超出規定,卷子得分會由閱卷組討論給出。
在作文評分方面,學生只要寫標題,且未答“不靠譜”內容起碼可得2分。
據此前北京市語文閱卷領導小組介紹,6月12日,語文閱卷人員將全部到位,進行培訓,明確閱卷標準,熟悉樣卷,在經過試評之后再開始正式閱卷。
此外,數學閱卷老師也將在今天進駐清華大學計算機開放實驗室。
高考成績何時公布?昨日,新京報記者從部分學校教師處了解到,高考成績或將于6月23日左右出爐,但截至發稿時,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尚未對外公布具體時間。
【閱卷·語文】
北大閱卷區加裝安檢門
今年是北京大學計算中心第7次承接高考語文閱卷任務。今年,計算中心二層、三層8個機房約600臺計算機已全部暫停使用,作為閱卷區。閱卷老師預計有300余名。
昨日上午,工作人員仍在對機房進行調試,完成電腦壓力測試、修改電腦注冊表,并封閉計算機USB接口、光驅、軟驅。
調試準備期間,工作人員完成了機房計算機的物理隔離,切斷了周邊無線網絡信號,并進行網絡訪問控制,設置判卷賬戶的操作權限。
機房內部,裝有攝像頭監控,實行24小時錄像監控。
今年,北大閱卷區的封閉管理措施將比往年更為嚴格。
以往,進入二樓,需有保安檢查相關證件方能獲準,甚至連閱卷老師吃飯的地點都有保安在現場。而二樓、三樓機房區的兩側,仍和大樓其余部分相連,為嚴防無關人員進入,還設有警戒線,并加派保安值守。
考慮到這樣會耗費人力,今年,北大計算中心在二層、三層加裝鋁合金門,閱卷開始后就將鎖上,保證閱卷區與外界的通道,只剩中間走廊的樓梯出入口,但在那里,將仍有保安把守。不過,保安人手將相對減少。
閱卷區今年還將開辟區域,供公安人員使用,這是因為,今年,在閱卷區新增了安檢門。
昨日下午1時30分許,新京報記者在北大計算中心三層看到,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安裝、調試一臺安檢門,而在二層走廊,也有一臺裝好的安檢門。
兩個安檢門均位于走廊通向機房的區域,閱卷人員進出機房時都需通過安檢門。
據介紹,今年,閱卷人員除攜帶閱卷證進出外,不能將手機、書包等物品帶入閱卷機房。
【閱卷·數學】
清華閱卷點對外封閉9天
除北京大學作為高考語文閱卷點外,清華大學還將作為高考數學閱卷點。
數學閱卷點設在清華計算機開放實驗室。在實驗室玻璃門上,貼有通告顯示,按照學校安排,6月8日至6月16日,實驗室不開放,17日后,正常開放。
計算機開放實驗室工作人員證實,自昨日起,實驗室的3個機房已暫停對外開放,而相關工作人員已到實驗室機房拷貝系統,今天,數學閱卷人員將正式進駐。
根據慣例,數學閱卷工作由中學老師、大學教授、在讀博士生組成,實施五級管理,博士生只承擔最基礎的閱卷工作,而評分標準的制定和調整,仍由高校教師和中學教師負責,以確保閱卷質量。
“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網上咨詢周”活動后續兩個階段將于6月份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繼續進行,其中第二階段時間為6月10日至13日,第三階段時間為6月23日至27日,每天咨詢時間為9:00至17:00。
由于6月份各省陸續公布考生成績,且大部分省市實行出分填報志愿,因此考生咨詢問題最為集中。主辦單位提醒考生,咨詢周之后各省市招辦和高校即進入緊張的錄取環節,考生要珍惜咨詢機會,仔細瀏覽各高校在平臺發布的招生信息,把握關鍵問題,提高咨詢效率。另外,在第三階段期間,平臺將與多家省招辦聯合舉行“高考網上咨詢省市專場”活動,請各高校與考生積極參加。
咨詢周網址:http://gaokao.chsi.com.cn,http://gaokao.chsi.cn。
從“高考獨木橋”到“名校獨木橋”如何化解高校生源危機與社會高考焦慮?
20xx年高考雙休日開考,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xx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在連續下降5年后首次出現反彈,達到939萬人,生源下降帶來的高校生存危機似乎得到緩解,但更深層次的危機已經顯現,高校必須未雨綢繆。一些高校不僅面臨嚴峻的招生困境,錄取后不報到現象也越來越嚴峻。很多高職高專的不報到率超過30%,一些地方本科不報到率超過10%。生源危機持續發酵已為高校生存帶來嚴峻挑戰。
而與此同時,在今年高考期間,不少媒體都把目光投向位于安徽六安大別山腳下的一所學校——毛坦廠中學——剛剛播出的《舌尖的中國》第二季,有該校學生父母為學生送飯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這所學校有著一連串神奇的數據:20xx年高考考生11222人,一本達線2503人,占22.3%,9312人過本科線,達線率82.3%,并且連續4年都保持如此水準,有網友稱其為“亞洲最大的高考機器”,而這所中學所在地,則被稱為“高考鎮”,一切圍繞高考進行,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對于這種現象——一邊是高考升學率逐漸提升,一些高校陷入生源危機,一邊是高考焦慮日益嚴重,各地出現專門針對高考,甚至有些妖魔化色彩的“高考加工廠”和“超級中學”——很多人感到不解,高考資源已經逐步豐富,為何高考焦慮有增無減?這貌似“矛盾”的現象,正折射出我國高考制度和高等教育資源的問題,即高考還沒有打破一考定終身,從當年的“上大學獨木橋”,變為“名校獨木橋”,一些二本、三本和高職高專院校并沒有回報給受教育者高質量的教育,被考生拋棄,于是高等教育資源的增加并沒有帶來高考壓力的緩解。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推進深層次的教育改革,深化高考改革,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給每所高校平等的發展空間。
“打破一考定終身”需招考分離
新華社在高考開考前發了一篇報道,稱目前我國一些地方及高校先行先試,打破“一錘定音”的錄取模式,探索更科學、多元的模式,為新一輪高考改革探路。比如在浙江,今年有34所高校在錄取時不僅看高考成績,還要參考面試成績和高中平時成績。這三者的比例分別為50%、30%、20%,被稱為“三位一體”式選拔。在今年浙江30余萬考生中,通過這種模式錄取的考生將為3470人。
這被輿論解讀為建立了多元評價體系,擴大了學校的招生自主權,是高考改革的積極嘗試。但其實,根據具體的招生錄取規則分析,這種在集中錄取框架內的“三位一體”改革嘗試,價值十分有限,首先,考生要獲得試點校的“三位一體”招生資格,必須事先參加該校的面試,否則,就失去機會,這種操作辦法,可以推廣到其他高校嗎?如果全國高校都采取這種方式,每個學生在高考前要趕多少學校的面試場子?其次,“三位一體”試點高校被安排在提前批招生,這意味著,考生只能把這所學校填報在提前批第一志愿方可獲得資格,這其實限制了學生的選擇權,而高校在錄取時,只能對投檔進來的學生,按照高考分數、面試成績和高中平時成績重新計算綜合分排序錄取,這種操作方式,與藝術類、體育類考生的招生,按照文化課和專業課的總分錄取錄取,并無本質差別。“三位一體”的“改革”,表面上看,高考分數只占50%或60%的權重,擺脫了唯分數論,但在提前批投檔時,考生的高考分數必須達到投檔條件,只有投檔進高校,高校才可能“三位一體”,這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大學具有充分的自主權。
事實上,只要納入集中錄取,高校實行的招生,就不是自主招生——“三位一體”招生如此,90所高校的自主招生也是如此(自主招生和是集中錄取制度相嫁接的)——包括后來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紐約大學采取的招生方式,都是類似的“三位一體”,放在提前批招生。這一模式的基本特點是,投檔權還是掌握在教育考試部門,而每個學生在高考錄取中只能拿到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
對于打破一考定終身,20xx年頒布的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到,要推進考試招生相對分離的改革,去年出臺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此進行了進一步強調,以此觀之,真正有價值的“三位一體”甚至“多位一體”,是建立起基于統一測試的高校自主招生體系,最方便的操作是,把統一高考的功能從目前的選拔轉變為評價,高考成績公布后,每所大學自主提出申請者的成績要求,達到成績要求的考生同時可以申請若干所高校,高校獨立進行錄取,在錄取時可結合考生的統一測試成績、中學學業成績、大學面試考察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每個考生可以獲得多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再確認,如此,擴大了學生選擇權,也落實學校的招生自主權,真正建立起多元評價體系。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消息,今年將公布高考改革方案,我們期待高考改革方案能以考試招生分離為基本原則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而不能只是在現有錄取制度框架內進行價值并不大的學科調整、分值調整。此前傳的沸沸楊的英語科目改革,實質就是科目改革。
高校平等競爭自主辦學方可擴大學生選擇空間
有一些人擔心今年高考人數的增加,會影響到高考錄取率,使高考競爭激烈,這種擔心從全局看,是多余的。在近年來的高考中,每年都有上百萬的考生在考后放棄填報志愿(達到二本線的想上一本,或者達到三本線的想上二本),以及被錄取后放棄報到(對學校或對專業不滿意),因此,增加的27萬,相對于這放棄的100萬,并不算什么,而那些往年學生報考不踴躍(甚至在一些地方招生中遭遇零投檔)、報到率不高的學校,也不可能看到高考報名人數增多而高興起來,對生源的吸引力不高,報考人數再怎么增加,也跟他們沒有太大的關系。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總體看來,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雖然我國高等教育資源日益豐富,但卻人為地把高等教育資源分為三六九等,高校被各類教育工程、計劃以及高考錄取批次分為985高校、211院校、一本、二本、三本、高職高專,再加上在當前的人才評級體系中,采取簡單的學歷標準,這導致整個基礎教育,都把一本升學率,尤其是上985高校、211院校作為辦學目標,甚至在一些中西部地區,出現了不上一本,就不算上大學的觀念,認為上二本、三本、高職高專根本沒有出路,還不如去打工。
我國高考升學率已經超過75%,但一本錄取率在全國范圍內只有9%左右,當大家都把一本作為升學追求時,可以想象,這樣的高考競爭甚至比10年前還要激烈——在高校擴招之前,雖然整體錄取率不高,可上大專,也被認為很不錯了。
二是高校缺乏辦學自主權,無法辦出個性、特色和高質量,有的高校甚至從一辦學起,就在做販賣文憑的生意,這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高的情況下,還會有一定生存空間,而隨著大學生人數增加,大學生就業難,再這樣“空心化”辦學就沒有出路。
當前,不少輿論在呼吁高校要面對生源危機積極進行轉型,但問題是,高校有轉型的自主權嗎?他們能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自主設置專業、開設課程,采取適合自己的人才培養模式嗎?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到,要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但放權改革的進程十分緩慢。
生源的危機的出現,會對推進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倒逼”作用——如果再不把辦學自主權交給高校,讓高校能針對社會需求,調整專業、課程,辦出特色,將會出現一批學校因生源危機而破產,這是教育部門必須正視的問題。“倒逼”能否起到作用,取決于政府部門最終是否放權。
另外,要讓每一所大學辦出特色,還需要給學校平等競爭的空間,這也是擴大學生選擇權,從單一的成才模式走向多元成才模式的必然要求。做到這一點,我國政府應該退出對高等學校的行政評審、評價,取消各種行政性質的教育工程、計劃,取消一系列教育歧視性政策,打破分批次按計劃集中錄取,不再把高校分為什么一本、二本、三本——在目前的教育管理體系中,民辦院校相對于公辦院校低人一等,職業院校相對于普通院校低人一等——政府部門要做的是,依法監管每所學校依法辦學、平等競爭,只有在競爭的環境中,各類學校才會辦出一流水平,都成為受教育者值得考慮的選擇。
這才是我國發展教育的根本出路,不但拯救面臨生源危機的高校,也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成長的空間,把基礎教育從應試教育中解放出來。如此,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整個社會的高考焦慮。(熊丙奇)
高考作文 篇8
莘莘學子,十年寒窗,嘔心瀝血,以紙為帆,以筆為槳,曳游學海,逐夢彼岸,兩日凝練,騰躍龍門,這便是中國高考的真實寫照。高考以它的全面性、公正性、區分性成為了泱泱大國選拔人才的不二選擇。但在高考這條陽關大道之外,也有著不計其數的幽徑可通向成功的巔峰,但沿途荊棘叢生、蜿蜒崎嶇,身處在這同樣艱險的幽徑中,你應將天分與努力交織混合,熔鑄成一把利劍,披荊斬棘,堅定且堅實地邁向峰巔。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踟躕徘徊、冥思苦想,你面臨著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擇:是正前方的高考大道,還是周圍的幽美小徑。前者的入場券是你知識的廣度,后者的入場券是你洋溢的天賦,單項知識的深度。你會像弗羅斯特一般“久久站立/對著其中一條極目眺望/直到它蜿蜒拐進遠處的樹叢/”而我將自己的贊美和鼓勵毫不吝惜地傾灑給毅然踏入幽徑的勇士們——他們揮灑熱血以成就高考之外的人生華章。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無論理化之驕子,抑或文學之翹楚,當你做出選擇后的首要任務便是登高望遠,樹立遠大并適合你所選道路的目標。正如紀伯倫所言:“人意義不在于他所達到的,勿寧在于他所希望達到的。”目標的確立,是在高考之外道路上邁出的最為踏實的一步。在前行的道路上失去了目標,猶如輪船失去了尾舵,飛機失去了副翼,勞力傷神卻是無用功甚至南轅北轍。所以唯有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好方向,才不至于在高考之外的道路迷失自我。
我國當代最杰出的橋梁專家茅以升也選擇了一條類似于高考之外的一條不平凡的道路,11歲那年看到文德橋崩塌的悲慘情景,就立下志向,要為人們造一條結實的橋,一座可以承載天地之重的大橋。從此走上了橋梁建筑的道路,實現了自己不渝的目標理想。由此觀之,遠大且適宜的目標是成功大廈建立最重要的基石,當目標以熱愛、責任、勤奮為支撐時,理想成為現實便指日可待。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海子曾說:“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遙馬亡。”登高望遠給予你信心與勇氣,但倘若少了孜孜以求的精神、拼搏向上的執念,在高考之外的崎嶇小徑仍是寸步難行。選擇這條道路的勇士定有非凡的天分,然而光有天分是不足以成事的。天分是飄忽云端的錦彩,是閃耀水面的流光,雖然能夠感知,但并沒有真正被你攥在手心,成為你成功天平上的砝碼。當你驀然想起它的存在,也許它早已隨著時光流走。
當你發現自己洋溢的天分,請攥緊它,如同攥緊你的生命。然后朝著它的方向前進,以瘋狂的堅持,歇斯底里的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堅持。我們不憚于進展緩慢,周身皆是針砭藥石,反復出現的全是誘惑。當我們的目光耀若流星,當我們的步伐穩若泰山,背影沉重,請牢記,這一切皆非虛功,因為那時,豐收將似心跳一樣清晰,觸手可及。如此這般,就算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因追逐遠方的太陽而灼燒了自己的翅膀,墜身于萬頃碧波也無怨無悔。
江淹之“江郎才盡”,仲永之“泯然眾人矣”如警鐘長鳴。是故,為了在這艱險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你必須往天賦這臺推進器中加入勤奮作為燃料,在高考之外的學科競賽、創新比拼的平臺上肆意張揚自己的才華與能力,昂首向成功邁進。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踽踽獨行于高考之外的僻徑,天道酬勤從來都是真理。只要功夫深,自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請試看,無數名人志士緊攥天分、勤勉求實,雖未踏上陽關大道,仍成“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境界:司馬相如用靈動的筆,譜寫一章章錦繡詩賦,縱使失意也從不退縮,終成最炫目的文曲星;黃巢屢屢落舉,但卻不自暴自棄,他將心系天下、關愛百姓的拳拳赤心,傾灑在腐朽大唐的國土上,終成一段氣貫寰宇的歷史;馬云在高考的道路上是一個失敗者,但挫敗并沒有壓抑他敏銳非凡的創新意識和商業眼光,在高考之外的道路上用天分、熱愛、拼搏筑造商業帝國。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孜孜以求終能水到渠成、超越自我。
思前想后,生角與丑角,高考與其之外道路倒也相似。人生乃一大舞臺,汝愿當堂堂正正的生角,抑或愿當插科打諢的丑角乎?推及此,丑角悲乎?愚乎?恐非也!嬉笑話、俏皮話無不滿腹,以致出口成章,恐自子建、東坡、容若、魯迅一干文豪所不能及。丑角非悲,以己之愛逐夢遠方;丑角非愚,以己之學博人之樂。生之意義何在?充實也、自足也。若使一丑角攀至生角之巔峰,然無樂,何益矣?頂峰固然無限風光,孰謂半山無景邪?
高考之外,道路繁若星辰,請仰望那顆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北極星,穩健而激昂地追逐它的光芒!
【高考作文集錦八篇】相關文章:
1.高考作文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