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考語文作文集錦七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深山里有兩塊石頭,第一塊石頭對第二塊石頭說:“去經一經路途的艱險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夠搏一搏,不枉來此世一遭。”“不,何苦呢,”第二塊石頭嗤之以鼻,“安坐高處一覽眾山小,周圍花團錦簇,誰會那么愚蠢地在享樂和磨難之間選擇后者,再說那路途的艱險磨難會讓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塊石頭隨山溪滾涌而下,歷經了風雨和大自然的磨難,它依然義無反顧執著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塊石頭譏諷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著安逸和幸福,享受著周圍花草簇擁的暢意舒懷,享受著盤古開天辟地時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觀。
許多年以后,飽經風霜、歷盡塵世之千錘百煉的第一塊石頭和它的家族已經成了世間的珍品、石藝的奇葩,被千萬人贊美稱頌,享盡了人間的富貴榮華。第二塊石頭知道后,有些后悔當初,現在它想投入到世間風塵的洗禮中,然后得到像第一塊石頭那樣擁有的成功和高貴,可是一想到要經歷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難,甚至瘡痍滿目、傷痕累累,還有粉身碎骨的危險,便又退縮了。
一天,人們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藝的奇葩,準備為它修建一座精美別致、氣勢雄偉的博物館,建造材料全部用石頭。于是,他們來到高山上,把第二塊石頭粉了身碎了骨,給第一塊石頭蓋起了房子。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分值比重很大的作文是高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受到考生、家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在日常作文的教學中必須時刻關注高考命題的趨勢與規律,學生在作文學習和練習中也應針對性的訓練,高中語文作文具有目的性,本文探討歷年江蘇高考命題與高中語文作文之間存在的聯系,提出作者的幾點建議和思考。
普遍的觀點認為江蘇的教育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是有足夠的能力進行高考自主命題的,全國統一命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各個省份命題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而江蘇省是自主命題的省份,是由于根據近幾年的命題來看,命題的質量都得到了保障和認可,淺析江蘇高考命題規律和作文“教”與“學”之間的必然聯系,僅供參考。
1.江蘇高考命題的規律性
1.1從立意的角度來看作文命題
高考作文并不是單純性的知識技能考查,更多的是對學生的價值觀的考查,因此在命題的選擇上一般會符合主流思想,具有一定的教育與針對性,語文作文會著重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把一些思想性的東西添加在題目或者材料當中。基于這個規律性,教師在作文的教學中可以加強此類材料的練習和熟知度,積累思想道德品質方面的例子。那么學生在寫起作文來就會比較得心應手。早年江蘇高考就有一篇看材料寫作的話題作文,登山者必須立馬找到避風處的時候在路途中遇見凍僵者,救還是不救的話題,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這就是典型的一個思想道德品質的命題。教師在教導的過程當中,要注意日常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另外比較熱門的命題會以當下熱點為原材料的依據,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社會的關系都是比較受到關注的生本意識。
1.2反應出高中作文教學的走向與趨勢
作文可以反應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作文的寫作水平與日常的學習是分不開的,高考作文命題一般是需要反映出高中作文教學的大致方向的[1],江蘇高考作文前幾年都是以話題作文為主,話題作文可以使得學生的發揮比較自由,可以充分的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新能力,這也能夠體現人性化高考的要求。話題作文都是以一則材料為基礎,教師和學生要注重材料的理解,基于這個大背景之下,高中作文教學的走向不妨超市話題作文,命題作文死板生硬,話題作為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2.作文的教學本質
高中作文的教學本質是讓學生體驗到個性化的社會活動,高考命題往往也是從作文本質出發,但是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重視表明面上的和普遍的寫作體系的訓練,關于寫作手法的應用,而往往忽略了寫作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是表述生命獨特的社會活動和體驗活動的過程。在寫作的教學當中教師把學生變成了知識體系的努力,華麗的辭藻、背誦的事例都成為了重點,這種模式是偏離社會現狀的,是不健全的教育模式。許多名著的誕生都是因為寫作主體的社會經歷,有感而發的思想。因此在作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進行社會活動的體驗。例如江蘇高考作文有一年的高考題目是綠色生活,教師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的.組織課外的活動,增加學生的體驗,著眼于寫作主體的發展,而非一味關注寫作課客體的應用。
3.淺談一點高中語文作文的技巧
作文的寫作離不開作文素材的積累,作文素材的積累大部分來源于閱讀。一般文章有常態的閱讀和教學的閱讀兩種[2]。對于學生而言閱讀首先是常態的閱讀,常態閱讀的文章一般是某一個新的領域中的陌生知識,這類的閱讀可以普及新知,這個過程就是學生了解作者介紹的新知識、新觀點,看懂文章最基本的觀點,這就是常態閱讀。但是在把閱讀當做一門學習的手段時,常態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學閱讀,教學閱讀要求學生不單單是要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要了解文章的格式、布局等,在閱讀中掌握此類文章的策略,教學閱讀即是以教學內容為依據,通讀文章你能夠學到什么,下次寫作能不能運用自如,帶著思考進行閱讀,訓練思維,最終提高寫作的水平。教學閱讀的難度是大于常態閱讀的,提高作文寫作水平需要技巧性的閱讀。筆者認文提高寫作能力必須遵循多改、多讀、多寫的三大原則,其中閱讀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改”,修改是為了發現自身的寫作的短板在哪里,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前兩者都做到了,最后才是多寫,寫作的時候要適當的站在讀者的角度,自己所寫能夠給改卷老師提供什么,而非自己想宣泄什么就寫什么,高考作文往往比日常寫作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技巧性。其實寫作的開端是問題意識,帶著問題意識明確方向去搜集資料(生活素材、書本知識)[3],如當下比較熱門的男號問題、農民工問題、奧運等等,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對資料進行初步的整合,形成自己的觀點后再加以提煉,完善觀點結論和邏輯主線,然后不斷去細化和明確自己的觀點和論據。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作文的寫作與高考命題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在訓練學生的時候要貫穿整個過程,題目、寫作手法、中心思想等等全部都要囊括其中。高考作文在某種程度上是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江蘇省一直是自主命題。命題的情況每年都有所不同,學生要做到應時而變,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作文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應用水平。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中國新休閑、新出行和新支付
若要我用三個關鍵詞給外國友人來呈現我印象中的中國的話,我愿意用廣場舞、共享單車、移動支付這三個關鍵詞。這三個詞都圍繞著中國人口多的國情特點,人口多,廣場舞能火熱,共享單車有市場,移動支付可流行。
首先是廣場舞,它是近幾年來才出現的休閑活動。城市居民尤其是其中的大媽們成群結隊來到廣場、公園等開闊的地方一起跟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著動作較為簡單的舞蹈,隨著這種活動的火熱,就誕生了一個新的舞種-廣場舞。廣場舞的流行不是偶然的,它大概有以下兩個原因。其一,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居民特別是其中中老年人的休閑活動很單一,活動范圍很有限。除了家里,廣場、公園、和大街為他們休閑活動的主要場所。其二,體育鍛煉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主要手段,而常規的體育鍛煉因為其強度大的原因,更適合于年輕力壯的人,并不適合年紀稍大者。而反觀這廣場舞,節奏感強,動作簡單,還可以結交其他一起跳廣場舞的人,既能滿足健身的需要,又能滿足社交需要,這對于提高中老年人的身體、心理素質很有幫助,因此,廣場舞成了中老年人休閑活動的首選。而隨著廣場舞的火熱流行,一些年輕人也隨著家里人加入到廣場舞者的行列,廣場舞也從城市流行到農村。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行廣場舞活動,原本有限的活動空間變得更緊缺。廣場舞者們不僅在公園、廣場跳廣場舞,有部分廣場舞者還在籃球場進行,這妨礙了年輕人進行的籃球運動,同時,跳廣場舞時放的音樂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周圍居民的生活。一個新興的中老年人的休閑方式因為人多而能形成大氛圍,也因人多而遭遇挑戰,這需要更好的管理方式。
然后是共享單車和移動支付。共享單車是在一些大城市新興起的事物,共享單車可以作為人們短途的代步工具,租金便宜,使用方便,同時還能減緩交通壓力。共享單車的流行與它的便捷以及便宜的租金不無關系,人口眾多的國情使得中國也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使用的人數多降低了單車運營公司的成本,最終的結果是運營公司和單車使用者的共贏。盡管近來有競爭者故意損壞共享單車的現象,但也無法阻擋共享單車的流行。而移動支付,是指在移動網絡下進行的在手機等終端進行的交易活動。它的建立在中國眾多的人口基礎上的較低的收費和便捷,使得人們紛紛選擇移動支付。人們在中國用手機刷公交,用微信、支付寶的支付功能進行購買或者出售商品的活動,解決了出門要帶現金的煩惱,這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的突破,但移動支付過于依賴網絡,有被電腦病毒影響的隱患。
人口眾多是中國的基本國情,要了解中國,也必須要了解中國人當下的生活方式,特別是人們的新流行的休閑活動——廣場舞;人們的新流行的出行方式——共享單車;人們的新流行的經濟交易方式——移動支付,盡管這些新方式各有優缺點,但是瑕不掩瑜,同時也反映了中國人當下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高考語文作文 篇4
車水馬龍的喧囂,觥籌交錯的迷離,世界已不再如“三月桃花,兩人一馬,明日即是天涯”般純粹淡然,而是被混沌復雜的種種現實包裹著。
當你在城市的鋼鐵森林中迷失了方向,在錯綜復雜的人際圍城中覺得力不從心,一切映入眼簾的數字和字母此刻都會變成冷漠的嘲諷,唯一能夠感到慰藉的,也許便是那些曾經緩緩路過心頭的文字——是想起“凌晨四點海棠花未眠”時內心的感動;是“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時的灑脫,是“慢慢走,讓靈魂跟上來”時的釋然。是的,語文素養是一個人心底最柔軟的詩意,也是一個國家文化最堅硬的鎧甲。
誠然,我們可以在課堂的教學中,分析問題,領悟規律,跟著老師的步伐,去拜訪那位撐著油紙傘,結著丁香,著粉色旗袍從江南雨巷裊娜走過的姑娘;我們或是通過對古文知識的構建,去感受離騷的蕩氣回腸,去品味蘭亭的瀟灑飄逸,去吟詠蘇東坡的豪放和柳三變的婉約;我們亦可以在社會實踐中,途徑不同風景,體驗人生百態,將最真實的感悟記錄成最動人的篇章……然而,我以為,我們更需要的,是通過課外閱讀來靈活選擇符合我們品位與時代背景的作品,推敲文字背后的深意,進一步了解這個時代的聲音。也正是從大量課外閱讀中積累厚重的文化底蘊,才可以讓我們擁有更獨到的見解,更長遠的目光,可以在社會實踐中有更加細致周到的分析與感悟。閱讀,是文字與心靈的交流,思想與思維的碰撞,語文素養之花,便是在閱讀之美中悄悄綻放的。
“讀夠了《青銅葵花》里的憂愁樸實,誰不惦記著《神雕俠侶》的回腸蕩氣?看厭了賈府里的肅穆迂腐,誰不會想到孫猴子的精靈古怪?在讀《紅巖》心潮澎湃后,想在《邊城》里尋找回歸鄉土的寧靜。”——年僅12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聶希子便有了如此深刻的感悟。每讀過一篇著作,她便記錄下自己的感想,大大小小足有311篇。今年六一,她將文章結集成冊出版,取名為《希子的腳印》,北大教授孔慶東和《百家講壇》“十大名嘴”紀連海更是對該書聯袂推薦。并沒有初高中課本知識與方法的積累,也沒有豐富的社會閱歷,聶希子只是通過對大量文學著作的閱讀與感悟便擁有了極高的語文素養并得到了社會大家的認可。
文以遣志,語可興邦。語文素養決定著一個人思想的深度,也決定著一個國家發展的高度。閱讀,乃悅讀也。悅讀之美,在于孜孜不倦地積累,在于天馬行空地想象,在于觸碰心靈地感悟。
愿我們都可以做一位心悅誠服的讀者,縱使世界愈發聒噪,我們依舊可以在繾綣的文字中收獲內心的豐富與安靜。愿在悅讀之美中綻放的素養之花可以相伴我們,一路靜默,一路微笑,一路芬芳載途……
高考語文作文 篇5
山東萊蕪的九龍大峽谷,峽中谷壑交錯,層巒疊翠。九龍兩條大峽谷組成“二龍戲珠”的景觀外,氣勢恢宏,怪石嶙峋。而景觀內,溪水潺潺,連綿曲折,演繹一幅自然美妙的山水圖。三國時期管輅的《管氏地理指蒙》里這樣說山和水:山隨水而行,山界水而止。山貴于磅礴,水貴于縈迂。
我生在長江里下河地區的蘇北東臺,小時候沒見過山,倒是縱橫交錯的鄉下小河,使得水鄉老屋的前后自然以水為伴。參加工作后,雖然走過、看過不少山,但始終與水有著別樣的感情。在后來捧讀的國學里,更是領悟到“天下至親莫若水,天下至柔莫若水,天下至堅莫若水,天下至韌莫若水”的精髓。
山重在磅礴,而水貴在縈迂。這是大自然的美,是大自然的色彩,天文、地文是自然界的文彩。而一個人更多像水一樣的寬容、深邃、堅韌、柔和、純凈、百折不回,則是人文。人文乃人類社會賴以健康發展的文化精神特征。人文是人社會活動中精神、文化、理念及其具有的價值內涵。“人文”的核心是道德、仁愛內涵.其道德、仁愛是對“人”的發現,對“人”本質的認識,對“人”主體性的揭示。
圣者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智者樂水,達于事理而有似于水,智者循水而行,望水而思。“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系水的品質,人的“知行并進,相資為用”,則是人“不爭”,而重在“行”的可貴。
“靜靜的水”,其實就是一份樂,她在于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雙眼,在于擁有一顆善良感悟的慧心,在于擁有一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然從容,以水為融,與水為樂。
而“流動的水”,給了我們“當你第二次走進同一條河的時候,見到的已不是第一段的河水”的感悟。天心水鏡,水鏡天心,知水品性,悟人生真諦。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人類通過改造自然,推動了物質生活的改善,這也導致了我們對外界世界的過分關心。
“人定勝天,與天斗,其樂無窮。”其哲學的釋義是唯物主義。而經濟學在發展的歷程中,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其合理的推理是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才導致算計與爭奪,導致需求的欲望無限膨脹。而這里我們需要總結的一個重要原點是,需求應該如何界定,企圖用物質去滿足人的虛假欲望,本身就是緣木求魚,未知甚可。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個人地位、財富和或可以變,而惟有向水學習,擁有水的心境不能變。君子養源,源清流清。
高考語文作文 篇6
夜晚,星星在我的眼里閃閃發亮,布谷在我的耳旁一個勁地催,一襲春風吹來,吹得我心里愈加煩躁。
多少年了,沒有在這樣的季節里負犁奮進,真讓我有些心酸啊!我懶懶的叼起一根稻草,傷心的咀嚼著那些曾經見證過的風干的往事。那時節,這樣的夜晚,有星星,有晚風,怎會沒有煤油來照明呢?主人用柴火點燃煤油燈,發行在燈罩里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如詩歌般整齊而富有韻律。現在呢,沒有了煤油,也沒有了煤油燈,只有那遍布屋里屋外街道兩旁照徹大地的電燈,圓的,方的,環形的,柱形的,白色的,紅色的,讓我睡覺也睡不安穩。
現在,那土地再也不需要自己了。土地有了播種機。剛有播種機的時候,我就和它賽過一場。走進田野,我就有一種興奮的感覺。歡快的揚揚蹄子,我就套上犁跑了起來,剛開始還能跟得上那播種機。不一會兒就比它慢了。艱難的耕完一塊地,我明白了:牛怎么能跟不知道疲憊的播種機比呢?
我的兄弟們就一個個少了下來。先是一家賣了,后來就差不多家家都有了。不是賣掉,就是被殺了賣肉。不用耕地了,誰還養我們呢?我見證了伙伴們的死亡:調皮的二牛、沉默的黃衣、能干的白點……到現在,整個村子就還有我們寥寥幾頭了。要不是老主人和小主人鐘愛我,我或許就成為刀下鬼了。我是一頭不用下地耕地的耕牛!
牛欄門吱呀一聲開了,一陣風過來,給裝著空調的牛圈帶來泥土的氣息。我享受地聞了聞,我喜歡這氣息。主人領著一群穿著時尚的人進來。“今晚上我們的活動項目是越野耕地。大家可以任意的挑選一頭牛,牽著他到我們為你們準備的土地上去耕地。喜歡牛的朋友可以騎在牛的身上,體驗一把牧牛童的滋味。”主人又領來了一群游客。就是從主人開始“農家游”開始,我的同伴才有開始多了起來,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也好了起來,一頭牛也開始講營養和衛生。牛也要講營養和衛生,我以前還從沒聽說過。白天上山,在一群陌生人的牽引下吃草、休息;晚上下地,陪著一群陌生人耕地。叫見證過無數人耕地的我來看,這哪叫耕地,懶洋洋的走上幾趟,地就到頭了,把犁的歪歪扭扭,讓我走都走得不舒服。
“我騎這頭黑牛。”一個小孩高興得指著我。“去,黑皮。”老主人熟練的把握牽了出來。讓小孩騎在我的身上,慢慢走出村子。回頭望望,村子又有些變化,東北角冒出了一家工廠,西北角又多了一幢別墅。
星星在我的眼里閃閃發亮,布谷在我的耳旁一個勁地催,一襲春風吹來,我昂起頭“哞”了一聲:我是一頭見證了這個村子的變遷的老牛……
點評:“見證”這個話題可以寫的內容很多,和社會熱點貼得很近。但是往往會讓人描寫議論空洞無物。這篇習作在選材時著眼于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卻選擇鄉村旅游著一個小的突破點,可以算作“小中見大”。
拋棄人的視角,選擇牛的視角,是本文出新的另一大特點。這是一頭牛的自述,處處帶有牛的特點,喜歡犁地,犁地認真,讓人仿佛走進了牛的內心世界。
高考語文作文 篇7
昨天偶然間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今年河南區語文高考作文,作文的題目設置是關于汶川大地震的,而且完全是讓考生寫出自己對汶川大地震的感悟,這樣的作文很多高中語文老師都認為“好寫但是難以得高分”,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汶川大地震是最近一段時間的熱點新聞和社會所關注的事件,對于這樣一個人人都熟知的新聞事件要想寫出深度,寫出銳度,寫出思想度,寫出一篇得高分的作文是很難的,但是這樣的作文也是不容易跑題的,難度不大,但是得高分卻是很難的,難就難在就是因為人人都能寫,但是要寫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文采卻是不容易的,往年的很多高考作文也是以社會熱點新聞作為題目的,這些以社會所關注的熱點作為題目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給了考生很大的自由思維空間,但自由之中也需要一定的作文規范,就今年河南區的語文高考作文,以汶川大地震作為題目寫一篇感悟文章,題材除詩歌,小說以外,這樣的文章要想在短暫的幾十分鐘內完成一篇優秀的作文,是有很大難度的,因為汶川地震中,有很多很多涌現出的英雄人物,涌現出的感人故事,涌現出的堅強孩子,涌現出的偉大母親,還有我們的黨和政府在災難之中與災區人民風雨同舟,同命運共呼吸,一同度過災難,這些都是可以成為作文的內容,但是要想寫出與眾不同,具有自己的獨特思想,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分析這次地震,這是絕對很難做到的,今年的高考作文要想得高分甚至滿分恐怕是難上加難了,今年的河南區語文高考作文的特點就是看起來容易寫起來也容易但是要想寫得精彩寫得完美卻是很難的。
我想今年的河南區語文高考作文,很多考生一定會寫成散文的,散文就是抒發自己感情的一種問題,其實詩歌和散文都是一樣的,有時候詩歌散文就是散文和詩歌的一種完美融合,這篇作文寫成散文有很多好處,一是容易寫,可以把發生在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選擇一兩個特別經典的,例如“敬禮的小男孩”,“親民總理”,“面對死亡堅強微笑的女孩“,“一條沒有發出的短信”,“偉大的母親犧牲自己保護孩子”等等,這些故事都可以選取,然后寫出自己對這些故事和偉大英雄的感想,這樣寫的話,不容易偏離主題,而且還可以自由發揮,散文我估計是今年河南區語文考生大部分的選擇,選擇散文的文體,首先要求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寫這篇作文,首先要保持一個清晰的思路,不能沒有限度的自由,這樣寫的話就容易造成形散而神也散了,因為我估計寫成散文的考生很多,因此要寫出精彩是很難的,因為對于汶川地震,很多人的感想幾乎都是相同的,象對于汶川地震出現的感人故事,大家的感想幾乎都是相同的,對于總理,我們都是感動的,大家都認為溫總理是中國人民真正的好總理,對于那個“敬禮的小男孩”大家都認為那個孩子是勇敢的也是懂得感恩的,對于那位美麗而堅強的用微笑面對死神的小姑娘,大家也都認為她一定是堅強而勇敢的孩子,很多發生在汶川地震中的故事以及出現的人物,大家在感想上幾乎都是相似的,因此寫文章時,需要用自己的語文來寫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悟,這就需要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文學功底,這個不是一時就能發揮出來,這需要的是常見的語文素質的積累和文章水平的鍛煉,因此我認為今年河南區語文作文寫成散文題材的考生一定占據很大比例,但是得高分是很難的,我估計今年河南區的語文作文很難有滿分出現。
這篇作文如果寫成記敘文的話,難度就更大一些,需要選擇一兩個典型故事,然后經過自己的思考寫成一篇好的記敘文,寫成記敘文的話要求考生對汶川地震中發生的故事有很深刻的理解,也需要有很細心的了解,這就是平時多看新聞了,在汶川地震中每一天甚至每一秒都有感人精彩的故事發生,要在這些故事中準確的選擇一個精彩的故事寫成記敘文,難度比散文大多了,寫成記敘文就要求考生在記敘汶川地震發生的故事中寫出自己的感想,以及對英雄的贊美和對災民的祝福,還有對黨和政府的歌頌等等,我估計寫記敘文不是很好寫,需要考生一定的文學基礎。
這篇作文要寫成議論文的話,難度就更大了,首先就要找一個論點,這個論點最好選擇就是一些爭論非常大的話題,象那位在地震中的“先跑老師”就是一個絕對好的論點,可以作文整篇議論文的論點,這個論點其實在網絡上已經爭論的非常激烈了,有人認為先跑老師做的對,在災難之中,首先就是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而更多人認為那位老師做的不對,自己身為老師就要為人師表,不能自己先跑,這樣的人不配做老師,所以這個話題作為議論文的論點,然后自己再同各種論證的寫法,樹立自己的一個觀點,然后加以論證,這篇議論寫得好的話,還是很有希望得高分甚至滿分的,但是這種議論文體比起散文和記敘文要難多了,因此我估計寫議論文的考生不是很多,這需要考生具備很高的文學修養和思想修養。
以上是我對今年河南區語文作文的簡要分析,祝福所有的考生都能金榜提名,實現一次人生中的“鯉魚跳龍門”。
【有關高考語文作文集錦七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