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內活動應怎樣注意安全?
在教室內活動,有許多看起來細微的事情值得同學們注意,否則,同樣容易發生危險。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防磕碰。目前大多數教室空間比較狹小,又置放了許多桌椅、飲水機等用品,所以不應在教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游戲,防止磕碰受傷。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傷;需要登高打掃衛生、取放物品時,要請他人加以保護,注意防止摔傷。
3.防墜落。無論教室是否處于高層,都不要將身體探出陽臺或者窗外,謹防不慎發生墜樓的危險。
4.防擠壓。教室的門、窗戶在開關時容易壓到手,也應當處處小心,要輕輕地開關門窗,還先留意會不會夾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災。不帶打火機、火柴、煙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險物品進校園,杜絕玩火、燃放煙花爆竹等行為。
6.防意外傷害。不帶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圖釘、大頭針等文具,使用時必須有老師指導,用后應妥善存放起來,不能隨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傷害。
二、課間活動應注意什么?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松、調節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能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神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繩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秋冬季傳染病預防常識
深秋天氣漸冷,秋冬季也是一些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猩紅熱等呼吸道傳染病,是最常見的傳染病。
一、基本知識
1.水痘 :病人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傳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癥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軀干、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癥狀都是輕微的,可不治而愈。
2.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顯腫脹前6-7日至腫脹后9日期間具有傳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發熱、頭痛、無力、食欲不振等前驅癥狀,發病1-2日后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現唾液腺腫大,通常可見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
3.風疹 :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傳染性。 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出疹、淋巴結腫大和結膜炎,病程短。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基本的預防措施是相通的,我們只要注意預防,就能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二、預防方法:
1、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穿堂風,以免著涼。
2、不到人口密集、空氣污染的場所去,如大型超市、肯德基店、游樂場所、影劇院等。
3、勤洗手,并用流動水徹底清洗干凈,包括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或擦凈。
4、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5、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小學生每天有保證十小時的睡眠時間,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
7、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機體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營養。可以吃板藍根、醋浸大蒜頭等方法預防。
8、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每天保證有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9、當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有必要可以接種疫苗,但必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10、避免接觸傳染病人,盡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去。
11、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12、學校將繼續做好晨檢工作,如有發現生病的學生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原則上是回家休息,積極治療,過了傳染期才能返校讀書,以免傳染病的蔓延。
13、病愈的學生要到展覽路社區服務中心保健科開具復課證明方可復課。
秋冬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愿同學們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愿每個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