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韓世忠是哪個朝代的

時間:2021-04-14 12:13:01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韓世忠是哪個朝代的

  韓世忠是哪個朝代的呢?下面隨小編一起看看相關內容吧~

  韓世忠朝代:

  宋代

  初顯將才

  宋哲宗元祐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090年1月26日)[1-2]  ,韓世忠出生于延安一普通農民家庭。自幼喜歡練武,學習刻苦認真。少年時期就有過人的力氣。性情憨直善良,喜歡行俠仗義。不慕功名。韓世忠長到十六、七歲時,生得身材魁梧高大,渾身是勁兒,勇力過人,家鄉有人對他說,有如此好的功夫,應該去當兵為國效力。

  崇寧五年(1106年),年僅十八歲的韓世忠參軍。他所在的部隊駐在西北地區,經常與西夏發生沖突。韓世忠入伍不久就參加了戰斗,因作戰勇敢就由士卒升為小隊長,只管十幾個人。官職雖小,但韓世忠仍能積極負責,他領導的那些士兵都比他年紀大,可是韓世忠作戰勇敢,處事公道正派,說話正直在理,所以大家都聽他的。有一次宋軍攻打西夏的一座城池,久攻不下,韓世忠打紅了眼,一個人爬墻沖進去,殺死守城的敵軍頭領,把他的腦袋扔出城外,宋軍受到鼓舞,一涌而上,攻下城池。不久,西夏的監軍駙馬親率夏軍向宋軍反擊,宋軍有畏怯之狀。韓世忠問清駙馬的身份和作用,然后率幾名敢死士卒,沖入敵陣,這突如其來的沖擊讓敵人驚慌失措,韓世忠沖入敵陣直奔元帥帳,還沒等西夏兵明白過來,手起刀落,將監軍駙馬的頭砍了下來。西夏兵大亂,爭相奔逃。諸將都稱贊韓世忠的勇敢,說他年紀雖小,卻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因此,經略使上報朝廷,請求破格提拔韓世忠。可是,當時主持邊事的童貫卻懷疑匯報的真實性,只同意給韓世忠升一級。[7]

  抗擊金兵

  宣和三年(1121年),宋軍與金兵戰于燕山南,幾路兵馬均被金兵打敗。韓世忠率五十余騎巡邏于滹沱河上,不巧與金國騎兵兩千人遭遇。韓世忠遇事冷靜而果斷,他告訴士卒:“慌亂就等于死,不要亂動,一切聽我安排。”他讓一個叫蘇格的小隊長率部分人搶占高坡,列陣其上,觀而不動。又派出十余個騎士,把在河準備搶渡的散亂宋軍組織起來,得眾數百,讓他們列陣擊鼓吶喊。然后,他率幾名敢死騎士,徑直沖入金兵隊陣之中,專砍打旗的金兵,連殺幾個之后,其余舉旗的紛紛將旗放倒,河邊的宋軍士卒擊鼓高喊:“金兵敗啦!金兵敗啦!”傾刻間金兵大亂,蘇格率占據高地的騎兵自上而下殺來,金兵丟下上百具尸體,亂紛紛向北逃去,韓世忠又追了一程才收住坐騎。

  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正在滹沱河一帶擔任防守任務的韓世忠被金兵數萬追逼退入趙州城內。敵兵圍城數重。城中兵少糧乏,軍心不穩,有人主張棄城而遁。韓世忠傳令下去,有敢言棄城者斬。當天夜里,天降大雪,韓世忠選精壯士卒三百人,悄悄出城,偷偷摸進金兵圍城主帥營帳,殺死主帥,后偷襲金兵駐地,挑起金兵內部誤相攻殺。一夜大戰,金兵死傷過半,無心再戰,于是潰散退去。

  韓世忠在河北一帶堅持抗金斗爭數年,官階不高,所率兵馬并不多,但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因此,其威名震懾金兵。[7]

  解救高宗

  參見:苗劉之亂

  靖康之變,開封城陷,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兩人作了金兵的俘虜。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在南京(商丘)當了皇帝,是為宋高宗。趙構在南京登基之后,一路被金兵追擊,從商丘跑到揚州,又從揚州跑到杭州,最后跑到海上去躲避金兵。在岳飛等人的抵抗下,金兵退出江南,趙構又從海上返回杭州。為了平息輿論,他罷免了投降派宰相汪伯彥、黃潛善等人,任朱勝非為宰相,王淵掌樞密院事,呂頤浩為江東安撫制置使。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將官苗傅、劉正彥對朝廷不滿發動兵變,殺死了王淵和宦官康履,逼趙構讓位給三歲的兒子。呂頤浩約韓世忠、張浚等大將平息叛亂,解救趙構。

  韓世忠身邊兵不多,就在鹽城一帶收集散卒,組織起幾十人的部隊,從海上來到常熟。約見張浚等人進兵到秀州,然后詐稱休兵,不再前進。實際暗中作攻城的準備。苗傅、劉正彥知韓世忠來攻,就俘虜韓世忠的妻子梁紅玉作為人質。宰相朱勝非已假意屈從苗、劉,對他們說,與其逼韓世忠戰,不若遣梁紅玉去勸降韓世忠。苗、劉果然讓使者跟隨梁紅玉去見韓世忠。梁氏回到丈夫身邊,使者到來后,韓世忠燒了詔書,砍了使者,下令進攻杭州。韓世忠在杭州北關擊敗叛軍防守部隊,苗、劉驚懼,率二千主力逃跑。

  韓世忠救出趙構,趙構告訴他,宮中的中軍統制吳湛和苗、劉是一伙的,此賊不除,宮中不安。恰在此時,吳湛率兵前往迎接韓世忠,伸手與韓世忠相握,韓世忠力大,順勢捏斷了吳湛的手指,喝令拿下,與其他叛將一并斬于市曹,苗、劉之亂遂平。韓世忠因功勞最大,從此成了趙構的親信,被任命為武勝軍節度使、御營左軍都統制。此次平亂,確立了韓世忠在南宋將領中的名聲和地位。[7]

  圍困完顏宗弼

  參見:黃天蕩之戰

  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兵再次南下,突破長江天險,攻破了建康(今江蘇南京)等重要城鎮,躲在杭州的趙構又要逃跑。韓世忠面見趙構,慷慨陳詞:“國家已丟失河北、河東、山東諸地,再把江淮丟掉,還有何處可去?”趙構根本聽不進去。他任命韓世忠為浙西制置使,防守鎮江,而自己則逃到海上。鎮江其時已處敵后,韓世忠領命僅率所部八千人急趕鎮江。金兵在江南搶掠一陣之后陸續退去。韓世忠駐守于松江、江灣、海口一帶,聽到金兵撤退的消息,韓世忠立即分兵把守要地,準備乘機斬殺金兵。埋伏的宋兵差一點兒活捉金兵元帥完顏宗弼(即兀術)。

  完顏宗弼向韓世忠下了戰書,約期會戰。韓世忠與敵約定日期,在江中會戰。金兵因不習水戰,韓世忠就利用敵人這一弱點,封鎖長江,幾次交戰大敗金兵,還活捉了完顏宗弼的女婿龍虎大王。完顏宗弼不敢再戰,率金軍十萬(此處《金史》記為四千[9],十萬之辭或有夸大)退入黃天蕩,企圖從此處渡江北逃。

  黃天蕩是江中的一條斷港,早已廢置不用,只有進去的路,沒有出去的路。韓世忠見金兵誤入岐途,就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待金兵進去之后,立即率兵封鎖住出口。完顏宗弼率金兵被困于黃天蕩內,進退無門,眼見十萬士卒就要被餓死蕩中,完顏宗弼派使者與韓世忠講和,愿意把搶掠的財物全部送還,向韓世忠獻寶馬,以此為條件,換條退路,韓世忠一概不答應。完顏宗弼只好重金懸賞求計。完顏宗弼重金從一個漢奸那里買來了良策。黃天蕩內有一條老鸛河,直通建康秦淮河,因年久不用而淤塞,派人挖通即可從水路逃出。完顏宗弼派人,一夜之間挖通此河,企圖從水道入建康。途經牛頭山,剛收復建康的`岳飛在此處駐有軍隊,見敵人從這里出來,立即調集大軍猛擊,完顏宗弼只好退回黃天蕩。

  韓世忠準備置敵于死地,他派人打制鐵索和鐵鉤,一遇敵船定要消滅。眼看敵人無計可施,只有等死,此時又一個漢奸向金兵獻策,教他們乘宋軍揚帆行船之時,集中火箭射船帆,燒毀宋軍戰船,這樣便可逃出黃天蕩。完顏宗弼大喜,依計而行,果然有效,宋軍船只被燒毀許多,金兵乘機沖出黃天蕩,向北逃過長江,撤回黃河以北地區。韓世忠僅用八千軍隊,困敵十萬兵馬于黃天蕩,戰四十八天,殲敵萬余。此戰意義非凡,激起了江淮人民的抗金情緒。韓世忠因黃天蕩戰役以巧制敵,其威武雄姿和將帥風范傳遍江淮地區。[7]

  大儀鎮大捷

  參見:大儀鎮之戰

  紹興四年(1134年),韓世忠任建康、鎮江、淮東宣撫使,駐扎鎮江。此時,岳飛收復襄陽(今湖北襄樊)等六郡后,偽齊皇帝劉豫派人向金國乞援,金太宗完顏晟命元帥左監軍完顏宗弼率軍五萬,與偽齊軍聯合,自淮陽(今江蘇邳縣西南)等地,兵分兩路,南下攻宋。金軍企圖先以騎兵下滁州(今屬安徽),步兵克承州(今江蘇高郵),爾后渡江會攻臨安(今浙江杭州)。

  九月二十六日,金軍攻楚州(今江蘇淮安),韓世忠軍自承州退守鎮江(今屬江蘇)。趙構急遣工部侍郎魏良臣等赴金軍乞和,并命韓世忠自鎮江北上揚州,以阻金軍渡江。十月初四,韓世忠率兵進駐揚州后,即命部將解元守承州,邀擊金軍步兵;自率騎兵至大儀鎮(今江蘇揚州西北)抵御金騎兵。十二日,魏良臣路一行過揚州,韓世忠故意出示避敵守江的指令,佯作回師鎮江姿態。待魏良臣走后,韓世忠立即率精騎馳往大儀鎮,在一片沼澤地域將兵馬分為五陣,設伏二十余處,準備迎擊金軍。翌日,金將萬夫長聶兒孛堇從魏良臣口中得知韓世忠退守鎮江,遂命部將撻孛也等數百騎直趨揚州附近江口,進至大儀鎮東。韓世忠親率輕騎挑戰誘敵,將金軍誘入伏擊區,宋伏兵四起,金軍猝不及防,弓刀無所施。韓世忠命精騎包抄合擊,并命背嵬軍各持長斧,上劈人胸,下砍馬足,金軍陷于泥淖之中,傷亡慘重,金將撻孛也等二百余人被俘,其余大部被殲。

  捷報傳到杭州,群臣入賀,趙構命令對韓世忠及各部將論功行賞。大儀鎮之捷,是南宋所謂“十三處戰功”之一。當時有人認為這是南宋中興武功第一。[10]

  此役雖為“小勝”,且金軍隨后的北還,也主要是因為金太宗病重、金國內部將有變動。但在戰術運用上,大儀鎮之戰“因和平使者以誤敵,然后用伏兵戰法擊破之”,“此則在戰術思想上極為重要”。[11]

  斥責秦檜

  在南宋政權內部始終存在著抗戰與投降之間的斗爭。以岳飛、韓世忠等戰將為代表的主戰派,拒絕妥協投降,反對與金議和;而以秦檜等文臣為首的士族勢力,企圖偏安一隅,因此,反對抗戰,主張妥協議和,最終走向了屈膝投降的道路。

  韓世忠不懼金兵,聞警則動,見敵則戰。他堅決主戰,收復失地。紹興十年(1140年),在金兵大肆南侵的形勢下,韓世忠竟率為數不多的軍隊包圍了被金兵占領的淮陽,然后擊敗金兵主力于泇口鎮。戰后,他因功被拜為太保兼河南、河北諸路討使,封英國公。

  正當韓世忠擴大隊伍、規劃進取之時,形勢急轉直下,投降派勢力獲得了趙構的支持,因為岳飛率領的抗金大軍已在中原一帶大得其勢。趙構所擔心的是一旦打敗金兵,迎回他的兄長(宋欽宗)。所以,在他的支持下,秦檜收了韓世忠、岳飛、張俊三位抗金大將的兵權。秦檜一日之內連發十二道金牌,強令處在抗金最前線的岳飛罷兵回臨安。因韓世忠對趙構有救駕之恩,被升為樞密使。明為升官,實為剝奪其兵權。

  岳飛父子被捕下獄,朝中攝于秦檜獨霸朝政,無人敢言,但韓世忠不管這一套,他面見秦檜,當面指斥道:“岳飛父子何罪?為何將其關押?”秦檜答曰:“岳飛之子岳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斥道:“‘莫須有’三字能服天下嗎?”好友勸他,得罪秦檜日后難逃報復,而韓世忠卻說:“今吾為已而附合奸賊,死后豈不遭太祖鐵杖?”

  悠游而終

  韓世忠見岳飛父子被處死,大好的抗金形勢白白喪失,自己又無能為力,便毅然辭去樞密使的官職,終日借酒消愁。[7]  晚年喜好釋、老,自號清涼居士。[13]

  紹興十二年(1142年),改封潭國公。八月,韋太后(顯仁皇后)在“紹興和議”簽訂后,從金國抵達臨安,韓世忠隨趙構在臨平鎮朝謁韋太后。韋太后在金國時,早已聽聞韓世忠的威名,特地將他招至簾前,問道:“這是韓相公嗎?”慰問良久。[14]  次年,韓世忠進封咸安郡王。[15]

  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任鎮南、武安、寧國三鎮節度使。[16]  趙構多次召韓世忠及其家人進宮飲宴,“眷禮深篤”,屢賜其名馬、寶劍等。[17]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秋,韓世忠病重,上表辭官。八月四日(9月15日)[4]  ,被策拜為太師。同日,韓世忠病故于臨安,享年六十三歲。[3]  追贈太師、通義郡王。[18]

  乾道四年(1168年),宋孝宗趙昚追封韓世忠為蘄王。[19]

  淳熙三年(1176年)二月,孝宗追賜韓世忠謚號“忠武”,[20]  并命禮部尚書趙雄撰《韓忠武王世忠中興佐命定國元勛之碑》。孝宗還親書“中興佐命定國元勛之碑”十字。[18]

  嘉泰四年(1204年)四月,宋寧宗趙擴下令在鎮江府為韓世忠立廟紀念。

【韓世忠是哪個朝代的】相關文章:

韓翃是哪個朝代的06-17

韓昭儀是哪個朝代12-02

韓翃是哪個朝代的詩人01-28

韓翝哪個朝代的詩人01-27

韓世忠阻擊金兵01-09

傾世皇妃是哪個朝代06-13

王世貞是哪個朝代的06-16

嚴世蕃是哪個朝代06-27

宋史韓世忠傳閱讀練習04-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午夜一区二区 | 天天日天天射伊人色综合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日本久久夜夜一本婷婷 | 亚洲乱码免费伦视频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