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地震災害的發生,人們往往這樣喟嘆道:太突然、強度太大、破壞力太強烈、人們猝不及防……雖然目前人類還無力阻止它。但人類在災害面前也并非無所作為,通過實施積極的舉措,提高全社會防御地震災害能力,爭取在最大限度上降低震災損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社區關于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2016社區關于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1】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八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 建設安全城市”。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16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蘇府辦〔2016〕78號)文件精神,圍繞防災減災日主題,結合本區實際,就做好我區“防災減災日”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期間的各項工作,特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
2016年5月9日至15日為我區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周,5月12日為我區集中宣傳日。
二、活動內容及分工
(一)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系列活動。
1.宣傳周期間,各相關部門根據本行業領域特點,圍繞今年防災減災日活動主題,針對城市面臨的災害風險隱患,圍繞建設安全城市目標,開展面向本行業系統和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區減災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按職責落實)
2.向社會公眾開放消防、氣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等設施和場所,在有關科普館、科技館等開辟防災減災專區,開展防災減災基本技能公眾體驗活動。(區公安局、區科技局、區地震局、區氣象局、區科協、區紅十字會、消防大隊等負責落實)
3.利用戶外廣告、公交車、氣象信息等顯示屏和科普宣傳櫥窗等資源,插播宣傳片和防災減災宣傳標語。(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區城管局、區交通局、區氣象局、區科協等負責落實)
4.協調電信企業向公眾發布“防災減災日”公益短信。(區經信委負責落實)
5.利用吳江區學校安全教育、氣象短信等平臺向公眾發布“防災減災”公益短信。(區教育局、區氣象局等負責落實)
6.區兩臺一報等媒體制作播放防災減災公益廣告。(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新局負責落實)
7.針對城市內澇、地質災害、臺風等災害以及火災、燃氣泄漏等事故,組織開展人員疏散和搜救、群眾生活救助、傷員救治、應急指揮、物資調運、信息共享等預案演練活動。(區減災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按職責落實)
8.5月12日,區舉辦大型廣場宣傳咨詢、應急裝備展示、急救知識培訓和觀摩應急避難場所等活動。(區減災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協調落實)
(二)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活動。
要充分認識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認真分析城市災害發生的特點和規律,針對各類易發災害可能帶來的威脅,重點排查城鄉社區各類老舊建筑和民房、學校、醫院、生產經營場所、大型商場、影劇院、城市地下管網等人員密集場所和重要設施,摸清災害風險底數。對排查出的災害風險隱患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治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和時間進度,促進綜合防災減災工作的全面落實。(區減災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落實)
(三)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周系列活動的宣傳報道。
充分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網絡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和手段,組織兩臺一報等媒體,對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情況及各地、各部門防災減災經驗做法等進行集中報道,營造防災減災輿論氛圍。(區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新局等單位負責落實)
(四)推進基層減災能力建設。
以“防災減災日”為契機,開展防災減災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結合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加強基層災害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區應急預案,增強社區的綜合減災能力,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和災害應急演練等活動,不斷提高社區居民自救互救技能和社區防災減災能力。(區減災委員辦公室、各區鎮等負責落實)
以上各項活動,請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進一步細化實施方案,加強協調配合,逐項抓好落實。
三、活動要求
各區鎮、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抓緊細化完善方案,加強協調配合,逐項抓好落實。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嚴格執行消防和大型活動治安管理的有關規定,確保活動有序開展,區減災辦做好相關聯絡溝通和綜合協調工作。活動開展情況請于2016年5月20日前報區減災委辦公室。
【2016社區關于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2】
根據《國家減災委員會關于加強城鄉社區綜合減災工作的指導意見》(國減發[2016]3號)精神和《寧波市防災減災“十三五”規劃》以及市民政局、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推進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村)創建工作的通知》(甬民發[2012]120號)要求,現就我區開展2016年“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按照民政部、省、市有關部門提出的有防災減災組織機構、有防災減災應急預案、有應急避難場所、有定期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居民普遍掌握有必要的減災自救技能、有減災防災自愿者隊伍的“六個有”減災示范社區標準為要求,以宣傳防災減災知識為基礎,以增強防災減災意識為核心,以提高防災減災能力重點,積極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不斷完善社區防災減災處置預案,健全防災減災隊伍,提高應對各種災害的能力,確保今年完成創建任務。
二、工作任務
(一)健全減災管理組織領導機制。各街道要成立相應的減災領導機構,組織專門班子,及時制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并督促今年創建社區組成減災協調機構,明確減災目標,制定減災計劃和實施方案,使減災工作做到組織到位,任務明確,責任落實。
(二)制定社區災害應急救助預案。結合創建社區所在區域環境、災害發生規律和社區居民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社區災害應急救助預案,明確應急工作程序和管理職責,尤其是應急反應、群眾轉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職責,確保責任落實。社區在有關單位的支持下、按照應急救助預案,經常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形式多樣的預案演練活動,使社區居民掌握必要的緊急疏散、自救互救、醫療救護等技能,以及消防滅火、電力搶修、煤氣搶修等急救技術。
(三)設置各種社區減災避災場所和設施。一是設置減災避災場所。充分整合人防工程、學校、社區服務場所等設施建設減災避災場所。避災場所要建立規范的運行制度,要營造減災、防災氛圍,使其成為群眾減災教育中心。同時避災場所應配置相應的救災倉庫,儲存必要的救災設備和救災物資,以備災時所需。二是在人員較為集中的場所和地段劃定緊急疏散通道,設置逃生導向標等設施,并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三是治理社區災害隱患點,盡早排除各種災害隱患。
(四)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減災工作氛圍。一是在“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日”、“國際減災日(10月份第二個星期日)”等重要節點開展集中的專題宣傳活動。二是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櫥窗、板報、LED電子屏等載體,定期進行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三是在社區學校、老年活動中心、社區文化中心等活動場所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四是對社會公益機構、社會團體、居民群眾、志愿者、救援隊伍等,要結合培訓人員特點,開展多種類型的培訓。五是有條件的社區,利用社區網絡作為信息平臺,向社區居民推廣防災減災理念、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五)組建社區減災志愿者服務隊伍。創建社區都要組建一支10人以上的社區減災志愿者服務隊伍,人員主要由社區保安、基層民兵和其他志愿人員組成,主要任務是結合社區實際情況,參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遇有災害事件及時匯報,同時協助社區做好災害應急準備、緊急救援和群眾轉移安置工作。
(六)強化弱勢群體應急保護措施。社區對兒童、老年人、病患者、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情況要設立臺帳,登記清楚,在遇有災害緊急情況時,社區要對兒童、老年人、病患者、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切實保證弱勢群體能夠及時得到救助和妥善安置。
三、時間安排
2015年度“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從3月正式啟動。各街道要督促指導各創建社區對照民政部印發的《全國“減災示范社區”標準》逐項落實創建任務。各社區要在按逐項落實創建任務的同時,做好社區綜合減災各方面和過程的檔案記錄(包括文字、表格、照片、錄音、錄像等)。8月底前,區民政局將對創建社區進行考評抽查,于9月15日前向市民政局上報工作總結。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適時進行抽查評估,對建設工作不達標的社區取消資金補助,對建設工作成效顯著的社區,優先推薦參加全國或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評選。對已命名的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要在每年10月10日前登陸“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申報展示管理系統”,更新社區基本信息,并簡要填寫本年度防災減災主要活動開展情況。省、市將對已命名示范社區的動態工作進行評估,并適時組織實地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是堅持以人為本,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內容,街道、社區要充分認識開展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組建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工作隊伍,加大社區減災工作資金投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完善措施,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二)科學謀劃。創建活動涉及廣大社區居民的切身利益,街道、社區在制定實施方案時要科學謀劃、注重實效,方案出臺后要精心組織實施,要按照市區的相關要求和部署,深入開展好創建活動。
(三)強化宣傳。減災工作重在宣傳。街道、社區要通過新聞媒體、張貼宣傳標語、散發宣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社區減災知識以及創建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積極引導社區居民自覺參與“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
(四)突出重點。“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的落腳點在基層,作用體現在基層,重點也在基層。街道、社區要充分發揮創建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針對當地人文、地域和災害特點,做到綜合減災重點突出,特色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