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學生能有效地通過體育的課堂訓練以及課間活動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從而有效地堅持下去,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小學大課間活動實施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小學大課間活動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區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實施方案》,引導和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體育活動,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以大課間活動為載體和切入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規范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和形式,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健康校園、活力校園。
二、實施方法
1、活動時間:每天上午第一節下課后40分鐘內進行課間操和分組體育活動。
2、活動形式:
活動形式分為集體活動、分組活動。課間操采用集體活動的形式,即所有班級在第二節課后集體進場、做操。分組活動是指各班級按大課間活動安排表分組、分散有組織活動。請班主任及隨班老師帶領本班學生到指定地點進行活動,每天由各班班長記錄跳繩成績,每月評比跳繩之星。各班自選組織一支跳繩隊伍,期末進行考核。
3、大課間活動具體安排。
8:45-8:55: 運動員進行曲,學生出操。
1:55—2:15 班級分組活動,按大課間分組活動安排表,由班主任教師帶領到指定場地開展活動。
【2017小學大課間活動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為更好的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才。我校在新課程標準的貫徹實施過程中,以“快樂體育、健康第一”為辦學理念,把開展大課間活動作為作為重要途徑之一,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
二、目標和原則
1.改革學校課間操,優化課間操的時間、空間、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能自覺鍛煉。
2.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積極創新,力求以活動勵德,以活動輔智,以活動健體,以活動塑美,以活動促勞,促進學生五育全面和諧的發展。
3.因地制宜,充分考濾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設備條件,盡力提高活動有效性,發揮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學校師生的綜合素質。
三、組織機構
組長:
組員:
活動檢查:
活動組織
器材組:
四、活動形式
我校大課間活動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二至星期五上午第一節課后進行,時間為30分鐘。采用集中廣播操和分組自發活動相結合的形式,以音樂為背景串聯活動全過程。廣播操大集體做,分組活動是以班級為單位,結合各年齡段學生的特點,由帶隊老師安排,進行活潑多樣的游戲、身體素質練習、器械練習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