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
2、使學生在角色體驗中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文章內涵,明白其中道理。
3、通過朗讀、感悟,使學生知道愛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索、研究,后來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激發學生觀察、思考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使學生在角色體驗中抓住重點詞語,體會課文。
教學難點:
對“愛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索、研究,后來成為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的正確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展示實物)
你們看,這就是小羅盤。(讓學生動手擺弄)
提問: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玩意兒?(可能會說:有意思的,好玩的,新奇的,神奇的……)隨機板書學生所說
師:課文說它是神奇的小羅盤,我們今天繼續學習11、《神奇的小羅盤 》好嗎?
二、新課:
1、默讀課文,思考:小愛因斯坦為什么認為它是神奇的小羅盤?
2、愛因斯坦小時候生病時,爸爸拿來什么哄他玩?(小羅盤)
這個小羅盤什么樣?(只見羅盤里有一根針在輕輕抖動……那根針一半紅……指向北方。)
問:愛因斯坦是怎樣觀察、擺弄小羅盤的?(自由讀2-4自然段,并畫一畫)
3、交流:把你找到的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
4、匯報:[口語交際:伙伴間互相補充]
課件:呈現三次擺弄的句子(再讀一讀)
請你邊讀邊用動作表演表演,好嗎?(學生動作)
問:就這樣擺弄小羅盤,你想知道小羅盤是什么反應嗎?
實物投影:老師按三次動作依次擺弄小羅盤
請學生觀察,發現紅針的反應。
并引導學生分別說出:“仍舊指向北方;還是指向北方;始終不肯改變方向”。
追問:“仍舊”什么意思?“始終”說明什么?
師:我們就這樣擺弄小羅盤,它的紅針都始終不肯改變方向,你覺得小羅盤怎樣?(太神奇了)
課件:三次擺弄及羅盤反映的句子(2-3自然段)
請你再讀一讀這些句子,感受一下小羅盤的神奇吧。
師:通過愛因斯坦擺弄小羅盤時的樣子,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愛觀察、愛思考)板書:觀察 思考
指學生問:“小愛因斯坦,你這樣愛觀察、愛思考,面對這始終不肯改變方向的小羅盤你還想怎樣?”(拆開看看、到底找找有什么東西拉著它……)快讀讀第四自然段。
5、你愿意表演小愛因斯坦擺弄小羅盤的樣子嗎?
口語交際:四人一組,一人表演,其他人提意見。
誰愿意代表你們小組給大家表演。(指一名同學上臺表演)其他人評價。
問:不管你用什么辦法,小羅盤還是這樣。小愛因斯坦,你在想些什么呢?[理解“沉思”的意思及明白“沉思”的是一個問題]
課件:是什么力量拉著它,使它指向北方呢?
是什么力量拉著它,使它總是指向北方呢?
問:(讀一讀)你覺得哪句好,為什么?[指導讀出疑問語氣]
師引讀:就是這小小的羅盤,喚起了愛因斯坦的好奇心,激勵他去探索,去研究。后來,他成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問:你覺得這個小羅盤怎么樣?(真是太神奇了。)
歸納板書:所以,開始你認為它是好玩的小羅盤,是新奇的小羅盤,現在你覺得說什么樣的小羅盤更合適?(神奇的小羅盤)板書課題
三、朗讀全文:
現在我們面對這神奇的小羅盤,就和愛因斯坦一起從疑問開始,去探索,去研究,
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用你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吧!
你想對愛因斯坦說些什么?
你想知道小羅盤的奧秘嗎?課下搜集資料,我們再來一起研究,揭秘吧?
板書設計:
神奇的小羅盤
觀察 思考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