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的地道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22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記敘文如何使用說明方法介紹事物的。

  2、讀懂課文,了解我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樹立民族自信心。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圍繞“地道戰是個奇跡”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942-1944年,日本帝國主義調集了幾十萬軍隊對我國華北敵后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修筑封鎖墻,封鎖溝,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封鎖政策。抗日戰爭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但冀中人民沒有屈服。

  二、學習第一段:

  1.朗讀第一段,說段意

  (地道戰的產生和作用)

  2.板書:地道戰的產生是為了粉碎“掃蕩”。

  3.這一段中哪個詞最能概括地道戰的情況?

  理解“奇跡”(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

  4.課文從哪兒看出地道戰是個奇跡?

  規模作用(1)保護人民(2)堅持生產(3)打擊敵人

  三、過渡:

  這是全文內容的概括,下文具體介紹了地道的式樣和特點,說明地道戰是個奇跡。

  1.指名讀第二步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地道的式樣,并試著把它畫出來。

  2.投影顯示,對照課文內容,看畫的對不對。

  3.說說這種構造的地道有哪些好處。

  a.不同用處的地道在固定的地點,便于辨別。

  b.地道既隱蔽又不妨礙種莊稼。

  c.大洞既牢靠,又能容納很多人。

  d.小洞用處多,為人們生活提供方便。

  e.氣孔設置,隱蔽又透氣,透光。

  總結:這樣的結構可以有效地保存自己,正常生活,堅持生產,足以體現勞動人民的智慧。

  4.再讀第3節。

  四、地道不僅能保護人民群眾,同時還巧妙地設置了一些御敵結構。

  1.自讀課文第5節,找一找地道中設置了哪些御敵結構。

  (陷坑警戒洞迷惑洞孑口)

  2.設想:一群日本鬼子進了村,他們發現了一個地道口,請大家讀一讀第5節,想一想這群鬼子的下場會是怎樣的。

  3.可用“一...就...”來說話,體現地道結構的巧妙。

  “就算...也...”

  總結:這樣的結構,使地道能攻能守,具有了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的特點。

  五、敵人嘗到了地道的厲害,想方設法來破壞,什么火攻呀,毒氣攻呀,大家又是用什么妙法來防備的呢?

  引讀:

  敵人用火攻——

  敵人放毒氣——

  敵人用火攻——

  六、那么人們呆在地道里是否就一無所知了呢?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請兩位同學介紹無線電和有線電。

  總結:

  文章從奇跡開始,到奇跡結束,展現了地道的一系列巧妙設計,從而說明了地道戰是個驚人的奇跡,反映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高清在线人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日韩国产麻豆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