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從兒子的采訪中了解爸爸的三個愿望,從《我眼中的爸爸》中了解爸爸這個人。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給課文分層,從不同層次中完成“知識和能力”目標的要求。安排學生采訪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對人生三愿的感悟。
3.學會聆聽別人的發言,并試著去其感悟言語中的深意。
教學重點:
理解爸爸的愿望,理解爸爸這個人,從受到啟發:學會體諒父母
教學難點:
1.從課文內容的探究、談自己經歷的中體悟父母的壓力,感受父母的愛。
2.學會聆聽別人的發言,并試著去其感悟言語中的深意。
教學準備:
演示課件。導學卡。評價表。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種太陽》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交流預習)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采訪嗎?
采訪就是搜集尋訪。也專指新聞采訪,即記者為取得新聞材料而進行的調查、訪問等活動。
(教師板書)。
老師做記者,對同學們進行采訪,請問:你的夢想是什么?
(學生發言,談自己的夢想)
同學們的夢想是遠大、崇高的,有一位爸爸,在接受兒子采訪時所說的夢想跟我們夢想完全不一樣。讓我們一起學習24吧!板書課題
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學生質疑,教師注意引導。)
從課文名稱中我們知道課文講述了“兒子”的一次采訪,那么他采訪了誰,問了什么問題,被采訪者又是怎樣回答的呢?(記下問題,做導學一內容)
二、學生自學,整體感知。(完成導學一)。
三、合作探究,精讀細品。(完成導學二)
1.請同學們結合以下幾個問題來閱讀課文。
通過兒子的采訪了解爸爸的愿望:
(教師出示問題:(1)爸爸的三個愿望分別是什么?工整美觀的寫下來(2)對應爸爸的這三個愿望,兒子的反應又是怎樣的?摘錄關鍵詞(3)此時爸爸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通過《我眼中的爸爸》了解爸爸這個人:
(4)爸爸看到兒子的反應后給了他( )建議?
(5)兒子是怎么做的?
(6)兒子眼中的爸爸是個( )的人?
成年人怎樣看爸爸的愿望:
(7)最后結果是什么?8這時你對爸爸有什么看法?
2.小組學習
3.集體交流(教師點小組,展示導學卡,并讓其他同學針對發言進行補充。)
四、師生歸納,指導分層。(導學卡三)
1.同學們課文分為幾層!課文中有什么標記?
指導作文分段:事情發展變化(從“采訪”到“日記”)。時間有跨度(“第二天”,“后來”)。(還可以是地點轉換,移步換景,主要人物發生變化,話題轉移……)
五、深層挖掘,情感升華。(導學卡四)
1.評論三個愿望。
初讀課文時,我們像課文中的兒子一樣,覺得爸爸的這三個愿望太簡單、太容易實現了。后來兒子知道爸爸并沒有害他。
現在誰來談談你什么時候吃不下、睡不著覺或者笑不出來。
現在你們怎么評價爸爸的這三個愿望呢?
(學生發言,教師引導)
2.評價課文中的爸爸。
你認為文中爸爸是一個怎樣的爸爸?
(學生發言,教師引導學生,使其明白,爸爸的回答是真實的,對待采訪也是認真的。)
3.評價課文中的兒子。
讀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你想對課文中的兒子說什么呢?
(重點引導學生從兒子三次反應來評價兒子,從“愣了”、“著急”、“失去控制了”認識到對爸爸產生了誤解。從而懂得聆聽別人發言,感悟對方話語的深意。多體諒父母)
六、實踐作業,學以致用。(導學卡五)
采訪,應該懂得尊重對方,如實記錄,并體會被采訪者話中的深意。請你們回家后給爸爸媽媽陳述課文中“爸爸”的三個愿望,然后對爸爸媽媽進行采訪,看看爸爸媽媽對這三個愿望的看法。之后也可以問問爸爸媽媽的愿望是什么,并用心體會。
板書設計:
24*兒子的采訪
爸爸: 真實 認真 兒子:用心聆聽、體諒父母
三個愿望:吃得下飯, 愣
睡得著覺 著急
笑得出來 失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