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對照簡化字,認讀括號里的繁體字。
3.讀一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教學重點:
讀一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教學難點:
讀一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朗讀這句話。
(2)要求學生觀察字的行款、間距。
(3)這些字你認為哪些書寫時應引起注意的?
(4)教師重點指導帶有連筆的字“履”、“用”的寫法,并復習“生”字改變筆順的寫法。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及時了解書寫情況)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口述: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看港臺影視片時,或在閱讀一些書籍時,常?梢钥吹揭恍┓斌w字,如同學們都挺熟悉的電(雹)、國(圃)、龍(能)。
(2)學生說出帶有繁體字的句子考教師。
(3)指名讀每組前面的簡化字。
(4)簡化字與繁體字比較。
該(孩)書(害)
紙(紙)爛(煳)
讓學生比較以上兩組簡化字與繁體字,特別注意繁、簡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漢字,讓學生去觀察、思考,發現題中還有哪些簡化字與繁體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怎么去認讀出這些繁體字。
3.練習。
(1)指名認讀,能讀出幾個就讀幾個。
(2)同桌把簡化字那邊掩蓋好,互相檢查認讀繁體字的.情況。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幻燈片:演講--講演雪白--白雪
(2)讓學生讀,比較前后詞義一樣不一樣,有什么不同。教學中通過讀,比較說明理由,讓學生體會到組成詞語的字相同,但因為字序不同,有的詞義相同,有的詞義不同。要注意,學生說每組詞義,主要是領會,不要求機械記憶。
3.練習。
(1)默讀、思考:這題中還有四組詞語,比較看哪幾組前后詞義相同,哪幾組前后詞義不同?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練習結合語言環境為帶點的詞找反義詞。
2.理解并熟記12條成語。
3.讀背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教學重點:
理解并熟記12條成語。
教學難點:
練習結合語言環境為帶點的詞找反義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默讀題目。
(2)討論每小題中加點的詞各有哪些反義詞。
(3)聯系語言環境,思考這里帶點的詞的反義詞該填什么。
3.練習。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在書上填寫。
4.反饋。
(1)分別指名學生匯報作業的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組織討論。
(2)讓學生說一說這三句話的意思。
(3)反復讀讀填好的句子,當堂背下來。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
(2)指名讀、齊讀。
(3)說說這12條成語可以分成幾類。(前五排的10個成語可以分成描寫建筑物和描寫自然景觀兩大類,“舉世聞名”、“蓋世無雙”都是贊美事物有名或最好的)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
雕梁畫棟:指用彩畫裝飾的梁棟,形容建筑物富麗堂皇。
富麗堂皇:形容建筑物宏偉美麗。
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排列著。櫛,梳篦的總稱。比,排列。
別有洞天:另有一種境界。形容風景引人人勝。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陳設或藝術品等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蓋世無雙:當代第一,獨一無二。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自己讀讀《如夢令》,把句子讀通順。
(2)啟發討論“如夢令”是什么。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如夢令”是宋代杰出女詞人李清照寫的一首詞的詞名,詞中寫的是在溪亭一帶游賞活動的'美好回憶。詞中描寫了溪亭、藕花、鷗鷺即水鳥等景物)
(3)教師范讀。
朗讀停頓參考: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人/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4)學生自由輕聲試讀,邊讀邊想想詞的大意。
(5)讓學生嘗試著說說詞的大致內容,教師結合重點詞語作適當點撥。
(“溪亭”點明游賞、飲宴的地點;“日暮”點明時間;“興”指興致;“誤’‘指錯;”爭渡“指急速行駛;”灘“指河湖邊淤積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
(詞的大意是:詞人在溪亭飲宴以后,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來了。直到興致完了,天已經黑了,才調轉船頭回去,結果方向錯了,船行到了藕花深處。因急于找到正確的路徑而急速行駛,把棲息在沙洲上的水鳥驚得撲棱棱全都飛起)
3.練習。
(1)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2)學生練習背誦。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3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修改一段話。
2、理解并熟記六組成語。
3、讀背名人名言。
教學重點:
理解并熟記六組成語、名人名言。
教學難點:
修改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這一段話中常見的錯誤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
(2)出示要修改的一段話。
。3)提出修改要求。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六組成語。不認識的可以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學生讀,思考每組成語是什么意思。
。4)討論,理解意思。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之間練習背誦。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三條名人名言。
。2)指名試讀。
(3)教師范讀。
(4)理解三條名人名言的意思。
許多人自以為機遇很多,不加珍惜,結果一無所獲。
許多人有了機遇,卻認識不到它的價值,以致白白錯過。
機遇來得快,去得也快,要及時抓住。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搜集、講述生肖故事。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搜集、講述生肖故事。
教學難點:
搜集、講述生肖故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2、指導。
(1)按十二生肖推算今年是什么年?
(2)明確說話要求:
所講故事與十二生肖有關。
看到、聽到的.故事都可以說。
講故事的同學要在講臺上用普通話說。
聲音要響亮、舉止要自然。
3、練習。
。1)請學生講與今年生肖有關的故事。
(2)請同學講與自己生肖有關的故事。
。3)請學生任意講一個生肖故事。
二、教學第八題。
“坐”字的寫法:上面兩個“人”字不能寫得太大,靠緊中豎,捺畫都改為點畫,最后一橫要與上面等寬,上面一橫則寫得短一些為好,兩橫起筆收筆可以有些變化。
“器”字的寫法:4個“口”字的寫法略有區別,上面兩個略小,下面右邊的又比左邊的略大,每個都呈倒梯形。
板書設計:
練習7
所講故事與十二生肖有關。
看到、聽到的故事都可以說。
講故事的同學要在講臺上用普通話說。
聲音要響亮、舉止要自然。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分析每個字的字形、筆畫。
2、注意寫字的章法。
3、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要一氣呵成,不要涂描。
教學過程:
一、教師講解兩個漢字的'書寫特點
司氧
本次臨寫的“司”、“氧”均為右上半包圍結構的字。“司”的里面部分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到時候字的重心平穩。
“氧”字著重練好橫折斜鉤斜這一筆畫,露鋒起筆,順勢向右上作橫畫,漸輕,在折處稍提后向右下作頓,再轉勢向下作背彎后回鋒向上輕快挑出。
二、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
三、學生自由練習書寫
四、教師巡回指導
五、師生交流、評價
六、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七、作業:學生練習書寫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要求:
1、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2、理解并熟記12條成語。
3、讀讀背背。
教學重點:
理解并熟記12條成語。
教學難點:
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教師板書這兩組關聯詞語。
學會與別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我們善于把精讀與泛讀結合起來。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2)學生體會討論后,教師幫助學生總結、感知:前一個表示有這樣的條件,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后一個表示有這樣的條件,就會有這樣的`結果。
3、練習。
把下面各組里的兩句話用上適當的關聯詞語,合并成一句話。
。1)我們努力學習。我們取得好成績。
(2)我們多讀課外書。我們的寫作水平提高了。
(3)我們多讀多寫。我們的寫作水平提高了。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練習成語,要求讀正確。
。2)全班讀成語。
(3)讓學生結合查字典說說成語大意。再讀一讀,體會每一行的兩個成語是承接或相近的關系。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古詩。
。2)讓學生嘗試了解詩意。
。3)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正確地理解詩意。
。4)讓學生在了解詩意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5)讓學生練習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口語交際練習:即席演講。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練習:即席演講。
教學難點:
口語交際練習:即席演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讓學生讀一讀練習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講?
2、指導。
。1)請學生讀題目內容。
(2)教師先選擇一個合適話題,指點快速構思的要領,并讓學生嘗試這種方式準備,并在小組中練說,再請幾個學生說一說。
3、練習。
。1)讓學生任選一個話題說一說。
(2)推舉代表在全班面前說一說。
。3)公布即席演講結果。
二、教學第八題。
“撒”字的寫法:中間部分顯得極為重要,所占空間也大一些,左邊和右邊的反文旁則呈相向之勢,簇擁中間。
“鞭”字的寫法:其中左邊的“革”字旁寫得窄一些,整個偏旁左低右高傾斜,最后一橫斜度大一些,使重心右移;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要求:
1.理解、熟記并學會運用12條成語。
2.讀背3條古代名句,理解其意。
教學重點:
理解、熟記并學會運用12條成語。
教學難點:
理解成語、古代名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
懸梁刺股:古時候有個叫孫敬的`人,非常好學,從早晨讀到晚上,為了不讓自己睡著,就在房梁上拴上繩子,套在頭上。還有個叫蘇秦的人,為了讀書時不打瞌睡,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后來,人們以“懸梁刺股”形容勤學苦讀。
鑿壁借光: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匡衡,非常好學,但家里貧窮,買不起蠟燭。于是他挖穿墻壁,讓隔壁的亮光透進一束來讀書。后來,人們用“鑿壁借光”來形容家貧刻苦夜讀,好學不倦。
3.練習。
(1)學生練讀。
(2)練習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自讀三條古代名句。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教師依次講解三條古代名句的意思。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學習知識要有興趣愛好,要樂于追求。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育人行事都要有嚴格的規范,否則就不能有所成就。
第三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
(5)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這三句話。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2)指名讀。
(3)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7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熟記并會運用12個成語。
2.讀背《示兒》這首古詩,并理解詩意。
教學重點:理解、熟記并會運用12個成語。
教學難點:理解成語、《示兒》這首古詩的詩意。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赴湯蹈火:湯,開水。蹈,踩。形容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叱咤風云:叱咤,怒喝。一聲怒喝就使風云變色,形容聲勢威力極大。
卓爾不群:卓爾,超出一般的樣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樣。
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3.練習。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告訴學生,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一首詩。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正確。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
(4)讓學生試說詩的大意。
(5)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體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引導學生從詩句中體會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愛國熱情。)
(6)指導學生朗讀。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練習。
(1)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2)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訓練,學生能在被別人誤會的時候保持冷靜,態度誠懇、心平氣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對方說清楚。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學會解釋。
教學難點: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學會解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七題。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激趣引入主題:同學們,你們被人誤會過嗎?你當時是怎樣向他人解釋的呢?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2、明確目標,落實要求
(1)進入新課,學生讀題,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同學們都知道了單小英的這種解釋不好,那么我們一起來幫助她,看看怎樣解釋才能讓老師接受呢?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
。ㄔ谟龅奖粍e人誤會向他解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向誰解釋,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②解釋什么,這是說話的主體部分,要針對對方的誤會說明原委;③怎樣解釋,也就是解釋要注意方式方法,尋找適當時機。)
(4)出示:
陳文彬很喜歡讀課外書,爸爸看見了總是說:“你就是不好好學習功課,看起閑書來倒挺有勁!比绻闶顷愇谋颍阍撓虬职纸忉屇?
李東方放學回家,路上看到一個小妹妹跌倒了,便跑過去把她扶起來。一位阿姨走出來,不高興地說:“你怎么把我的孩子碰倒了?”
(5)學生自選一題,自擬提綱,分四人小組相互交流,相互補充完善。
(6)同桌之間根據擬定的提綱,相互練說,然后指名個別說。
3、模擬情境,角色體驗
學生分小組,根據自己所選的內容進行口語交際實踐。實踐中要注意體態端莊大方,注意口頭語言與面部表情的結合,必要時還要輔以動作。
4、總結評價,激勵進步
模擬活動結束后,由老師或學生對活動的內容,學生語言運用的正確性和得體性,交際規則進行總結評價,學生糾正自己在本課學習中的不足。
二、教學第八題。
“陪”字的寫法:橫撇彎鉤頃鋒起筆,向右中鋒行筆,至轉折處略頓,提筆向左下撇去,再換鋒向右下漸按運筆,呈彎勢,駐筆,提筆向左上出鉤,不能寫得太大。
“將”字的寫法:豎畫要寫得挺拔有力;兩點處于豎的中上部,其中提點要提到豎畫上,但不要與豎畫交叉,注意提的斜度要適中。
板書設計:
練習1
向誰解釋
學會解釋解釋什么
怎樣解釋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8
一、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注意“不”字的聲調變化。
3、寫幾個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4、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5、熟記成語。
6、讀讀背背。
7、說話:即席演講。
8、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時間: 三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行書特點。
。2)在自備本上練習基本筆畫,教師提示運筆方法。
。3)教師示范書寫。
。4)學生自練。
3、練習。
學生按要求練習描紅。
4、反饋。
將寫得好的字展示給大家看,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讓學生讀一讀練習要求。
。2)教師指出,“不”字在不同的詞語里,它的讀音也有不同,那么,“不”字的聲調變化有什么規律呢?請學生自己先默讀第二行詞語,自己讀一讀。
。3)讓學生觀察比較:上面一行詞語中的的“不”字與下面一行的讀音有什么不同?“不”字的聲調與后面一個字的聲調有什么關系?
。4)請同學說說“不”字的聲調與它后面一個字的聲調的關系。
。5)教師歸納小結。
(6)學生齊讀8個詞語。
2、反饋練習。
四、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讓學生讀一讀練習要求。
(2)成語是漢語寶庫里光彩奪目的明珠。它有多種來源。其中一些成語來源于寓言故事。讓學生討論思考,找出這樣的成語。
2、指導
。1)學生交流匯報,說出這樣的成語,并簡要地說出成語出處的寓言故事。
。2)教師帶領學生一一檢查這些成語是否符合本項的練習要求。
3、練習。
讓學生選擇其中的幾個成語正確、美觀地抄寫下來。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讓學生讀一讀練習要求
(2)再請學生讀這兩個句子。
2、指導。
。1)教師板書這兩組關聯詞語。
學會與別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我們善于把精讀與泛讀結合起來。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2)學生體會討論后,教師幫助學生總結、感知:前一個表示有這樣的條件,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后一個表示有這樣的條件,就會有這樣的結果。
3、練習。
把下面各組里的兩句話用上適當的關聯詞語,合并成一句話。
。1)我們努力學習。我們取得好成績。
(2)我們多讀課外書。我們的寫作水平提高了。
。3)我們多讀多寫。我們的寫作水平提高了。
4、反饋。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讓學生讀一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練習成語,要求讀正確。
。2)全班讀成語。
(3)讓學生結合查字典說說成語大意。再讀一讀,體會每一行的兩個成語是承接或相近的關系。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讓學生讀一讀練習要求。
(2)說說這道題有幾個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古詩。
(2)讓學生嘗試了解詩意。
。3)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正確地理解詩意。
(4)讓學生在了解詩意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5)讓學生練習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讓學生讀一讀練習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講?
2、指導。
。1)請學生讀題目內容。
。2)教師先選擇一個合適話題,指點快速構思的要領,并讓學生嘗試這種方式準備,并在小組中練說,再請幾個學生說一說。
3、練習。
。1)讓學生任選一個話題說一說。
。2)推舉代表在全班面前說一說。
。3)公布即席演講結果。
二、教學第八題。(略)
《練習6》教學設計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9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搜集反映家鄉變化的資料,學寫導游詞,當眾作介紹。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搜集反映家鄉變化的資料,學寫導游詞,當眾作介紹。
教學難點:
搜集反映家鄉變化的資料,學寫導游詞,當眾作介紹。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從”我的家鄉“談話揭示話題:將搜集的材料寫成導游詞當眾作介紹,當一次小導游。
(2)指名讀本次說話的要求。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說話的要求:①明確寫好導游詞的'方法;②將搜集來的資料寫成導游詞;③將準備好的導游詞當眾作介紹。
2.指導。
(1)講清介紹的范圍:家鄉的特產、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礦產資源、民風民俗、民間故事......
(2)圍繞以上幾個方面,組織討論。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那么多的內容,你打算選哪方面?通過什么渠道搜集資料?
(4)講清寫導游詞的要點:資料要翔實,條理要清楚。
3.練習。
(1)寫導游詞。
(2)分小組交流:向小組的同學介紹自己的家鄉。(介紹前,先明確要求:條理要清楚,語言要親切,聲音要響亮)
(3)班級交流:先小組推薦,請能說、會說的同學說,再鼓勵想說的同學說。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議。(可從內容、條理、語言、口吻、聲音等幾方面評議)
(2)小結:鼓勵學生關注家鄉的發展,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第八題。
“即”字的寫法:這個字左右兩邊差不多長,但結構上不能平頭平腳,主要原因在于左邊上下分布均等,而右邊上緊下松,左右重心很難寫在一條水平線上。書寫時有意將左半邊略提高一點,使其重心上移,這樣才能與右邊重心吻合。最后一豎為懸針豎,露鋒收筆。
“吹”字的寫法:一般左短右長的字,左邊要寫得高一些。左邊的“口”形狀小,倒梯形,位置寫得上一些。
板書設計:
練習4
a)明確寫好導游詞的方法;
b)將搜集來的資料寫成導游詞;
、蹖蕚浜玫膶в卧~當眾作介紹。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10
一、成語樂園
中國的文字源源流長,博大精深,成語更是中華文庫的瑰寶。在每一次的練習中都會出現熟記成語這一項。它的要求是:熟記,大概了解成語的意思,高年級能適當運用。
1、把握成語之間的聯系蘇教版教材中每個練習有12個成語,表達著相同或相近的主題,這就給同學們很好的學習切入口。如:高朋滿座賓客盈門一見如故一見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相見恨晚交淺言深形影不離難舍難分情同骨肉十指連心在學習時,我們先來讀一讀,再想一想這12個成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從從整體上感知這12個成語都是表達朋友多、情誼深的,而且每一組的兩個成語意思相近。接著,們再逐了解成語大意。
2、了解這些成語,不僅可以積累詞匯,還可以指導自己怎樣做人。高朋滿座:高貴的賓客坐滿了位子。形容來賓很多。
賓客盈門:客人充滿門庭。形容來客很多。
一見如故:故,老朋友。初次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
一見傾心:傾心,一心向往;愛慕。一見面就產生了愛慕之情。
情投意合:投,契合。感情融洽,心意相通。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合,契合。形容彼此心意相通,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相見恨晚:指認識以后很投緣,很談得來,覺得認識太晚了。
交淺言深:對交情不深的`人誠懇規勸。
形影不離:像身體和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寸步不離。難舍難分:形容雙方關系極為親密,不易分開。
情同骨肉:比喻情誼很深,如同父母兄弟。
十指連心:十個指頭的感覺很靈敏,都同向心里。比喻某人和有關的人和事有極密切的關系。
3、成語的學習重在運用和積累,教材中已經幫助我們歸類了,因此,我們背誦起來就方便了,并且也不會忘了。然而,靠教材中這僅有的成語是遠遠不夠的。那么,在課外應要求學生多看課外書籍,查閱資料,了解中國的成語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寫作中。這樣,中國的成語文化才得以流傳。
二、讀讀《三字經》
《三字經》是古時候一部流傳很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從內容上看,它提倡尊敬、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中,又用較長篇幅告訴了自三皇五帝到宋代的史事,還講了許多我國歷史上發奮求學、終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內容廣博,非常豐富。特別是它采用三言韻語的形式,讀起來瑯瑯上口,不信,試試看。
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摘自《三字經》
你知道,這些句子里都講了寫誰的故事嗎?告訴你吧,古時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奮好學,還能不恥下問,向神童項橐請教。我們現在的學生,要以古代圣賢為榜樣,勉勵自己勤學。漢代學者路溫舒,曾經用蒲草編織成席,代替紙來抄寫《尚書》;丞相公孫弘曾經用刀削去竹青,抄錄《春秋》。他倆貧窮而無書,但好學不倦,終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讀書人,書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學,簡直是貽誤自己的前途。
(我們去讀《三字經》):趙中令讀《魯語》
彼既仕學且勤
趙普在宋太祖時任中書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奮讀《論語》,我們這些還在念書的小學生,難道不該以此自勉嗎?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晉代人車胤幼年好學,因家中貧困,夜讀無油點燈,便捉許多螢火蟲用紗囊包好,懸在桌前取光讀書。孫康寒夜讀書無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讀書。二人不因貧困而廢學,終成大名,F在的學生多有父母資助讀書,更應該刻苦勤奮。
漢代人朱買臣家庭貧困,但他不忘讀書,上山砍柴時,邊走邊背誦書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學,把未讀完的《漢書》掛在牛角上,邊放牧邊閱讀。兩人勤勞而苦學,最后終成為有用之材。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11
學習目標:
1、用鋼筆描紅,努力寫得入體。
2、讀讀每組詞語,了解普通話里輕聲有區別詞義的作用。
3、選詞填空,辨別一些意思相近的詞。
4、給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一段選自《三字經》的話。
7、口語交際:暢想未來
8、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四教時
教學過程:
練習6第一教時總第83教時
一、綠色拷貝
這次鋼筆描紅的一段話選自課文《秦兵馬俑》。我們先來讀一讀,從“惟妙惟肖的模擬”、“生動地再現”、“形象地展示”中,充分展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非凡創造力,字里行間流溢著贊頌、自豪之情。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鋼筆字的特點,細細揣摩一下運筆方法。同學們要從每個字的整體去觀察,不要看一筆描一筆,要一氣呵成。
本次毛筆臨寫的“司”、“氧”都是右上半包圍結構的字!八尽钡摹-和口”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整個字的重心平穩!把酢弊种鼐毢脵M折斜鉤這一筆:露鋒起筆,順勢向右上作橫畫,漸輕,在折處稍提后向右下作頓,再轉勢向下,作背彎后回峰向上輕快挑出。
二、趣味讀詞
同學們,我們來讀一讀每組的詞語,想想他們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原來,我們發現普通話中的輕聲還有區別詞義的作用呢!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讓我們再讀一讀,想一想。
sūnzǐsunzidìdàodìdao
孫子--孫子地道--地道
dàyìdàyidōngxīdōngxi
大意--大意東西--東西
xiōngdìxiōngdiduìtóuduìtou
兄弟--兄弟對頭--對頭
1、(1)我國著名的軍事家。(2)兒子的兒子
2、(1)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多用于軍事)(2)真正的;純粹。
3、(1)主要的意思。(2)疏忽,不注意。
4、(1)東邊和西邊或從東到西的距離。(2)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有時特指人或動物。
5、(1)指哥哥和弟弟。(2)指弟弟。
6、(1)指正確;合適。(2)指仇敵或對手。
同學們,你能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如利害(lìhài)--利害(lìhai)前者是利益和損害的意思,后者則是難以對付或忍受。地方(dìfāng)--地方(dìfang)前者是本地;當地,他在農村的時候,常給地方上的群眾治病。后者是部位,部分,我這個地方有點疼。
三、辨析詞義
讀一讀每個句子,再進行嘗試性填寫。你填的合適嗎?
關于對于為了由于自從經過
(1)(關于)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一連看了好幾遍。
。2)(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李時珍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
。3)(對于)這個問題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
。4)(為了)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鄧亞萍常在雙腳上綁上沙袋練習打球。
。5)陸地上的煤、石油等礦藏,(由于)長期開采,已經越來越少。
(6)我(自從)參加了體育鍛煉,身體強壯多了。
。ň氁痪殻榱擞捎陉P于對于自從經過
寫好字()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種種原因,()這個問題,學校過去一直沒能引起足夠重視。這學期,()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學校組織開展了寫字“大比拼”活動。()開展活動以來,同學們寫字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同學們近一學期的.努力,大家寫字的水平明顯得到了提高。
同學們,我們還可以用這些詞造句呢!試試看。
四、標點符號
被譽為“中華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這“四絕”而聞名于世。小作者同爸爸在暑假里游覽了黃山,他對黃山一絕“怪石”情有獨鐘,他不僅細致描寫了怪石的千姿百態,還有興趣寫了一篇作文,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讀一讀書中的一段話,試著給它點上標點。
去年暑假,爸爸帶我游覽了黃山。黃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態,有趣極了。其中比較奇特的有“猴子觀!、“仙人踩高蹺”、“夢筆生花”、“金雞叫天門”......遠遠望去,真是惟妙惟肖。回來后,我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黃山怪石》。每想到,這篇作文竟在《小學生作文》上發表了。我高興極了!
(練一練)
最近我讀了海洋的秘密學到不少知識對被人們稱為藍色寶庫的海洋發生了濃厚興趣要是有人問我你長大了當什么我就會自豪地告訴他我要當一名潛水員投身大海的懷抱里探索海洋的秘密
(趣味標點)
在一次宴會上,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巴爾肯博士提議,在座的每一個人用最簡短的話寫一篇自傳(敘述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不一會兒,一位神情沮喪的青年,把自己寫好的自傳交給了巴爾肯。自傳只有3個標點符號:--!。自傳的意思是:一陣子橫沖直撞(“--”),落了個傷心自嘆(“!”),到頭來只好完蛋(“!保。當巴爾肯知道了這3個標點的意思后,給這個自傳寫了一個評語,這個評語也只有3個標點符號:、......?這3個符號的意思是:青年時期是人生的一個小站(“、”),道路漫長,前途無量(“......”)豈不聞浪子回頭金不換(“?”)。巴爾肯的評語是對這位青年的鼓勵。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12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成語的意思,并熟記成語。
2.理解諺語的意思,并讀背諺語。
教學重點:
理解成語的意思,并熟記成語。
教學難點:
理解成語、諺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3.練習。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系課文《學會合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3.練習。
(1)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2)練習背誦、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介紹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介紹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介紹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的鼓舞、激勵)
3.練習。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二、教學第八題。
“和”字的寫法:注意第二筆橫畫寫得相對斜一些,且左長右短,最后一筆捺畫應寫成點畫。其中兩撇(平撇、斜撇)寫法上也有明顯區別,不僅要注意筆畫方向的變化,也要寫出筆畫長短的不同。豎畫是垂露豎。
“膽”字的寫法:左半邊的“月”字窄一些,第一筆撇畫是豎撇,先豎后撇;橫折鉤的折豎寫得挺直,其中的橫同下面兩橫間隔勻稱,且兩橫位置偏上,使“月”字重心提高,上緊下松;兩橫可以有點變化,且不與折豎粘在一起,稍留一點空隙,使得這一部分不至于呆板而沒有神采。
板書設計:
練習3
啟示、教益
經驗、教訓
鼓舞、激勵
教學反思: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來知道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
3、了解分號的用法。
教學重點:
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來知道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
教學難點:
了解分號的用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行書特點。
。2)在自備本上練習基本筆畫,教師提示運筆方法。
。3)教師示范書寫。
(4)學生自練。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幫助學生復習查字法,重點是部首查字法。
。2)讓學生判斷“隅”、“鮮”二字的部首。
(3)讓學生數清“隅”、“鮮”二字的.筆畫數。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例句,指名讀。
。2)讓學生上黑板把句子中的分號描粗,描大。
。3)教師用三色粉筆畫出三個分句,讓學生思考:這三部分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4)教師總結。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要求:
1.修改病句,并說明修改的理由。
2.理解、熟記、運用12條成語。
3.朗讀并背誦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教學重點:
理解、熟記、運用12條成語。
教學難點:
修改病句,并說明修改的理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第(1)句話。
(2)這道題毛病出在哪兒?怎么改?
(學生獨立修改后,交流,說明修改的理由)
(3)總結學法:修改病句,一般地先讀懂原句所要說的意思,然后通過語感發現病因,接著對癥下藥修改病句,(注意有的'要求在原句上用修改符號改,有的是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在下一行)最后讀修改后的句子并與原句比較,注意修改病句一定不能改變原句的意思。
3.練習。
(1)學生試著修改第(2)、(3)句。
(2)教師巡視。
(3)同桌交流再匯報。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
首戰告捷:第一次作戰就取得了勝利。
旗開得勝:軍隊的旗剛一展開就打了勝仗。比喻事情一開始就取得好成績。
再接再厲:比喻一次又一次繼續努力,越來越振奮、勇猛。
直搗黃龍: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后泛指敵巢,意思是直沖向敵人的巢穴。
人多勢眾:人多勢力大。
氣貫長虹:形容氣勢盛旺,簡直可以貫穿長虹。
背水一戰:漢將韓信領兵攻趙,命士卒背水列陣,漢軍前臨大敵,后無退路,拼死作戰,結果大敗趙軍,后以“背水一戰”謂決一死戰。
一決雌雄:決定勝負、高低。
勝券在握:有勝利的把握。
馬到成功:戰馬一到就勝利。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聽見風聲、鶴聲都懼怕,看見一草一木都像是追兵。形容極端恐懼,或妄自驚擾。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教師說清題目的要求。(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查字典,把不會讀的字注音,寫出它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詞解釋出來。
(2)自由讀這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師簡介老子和孫子。
(4)指導學生通過讀,弄明白兩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禍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禍患正隱伏在它的內部。教育學生要正確看待幸福與禍患,知道辯證地看待問題,即禍患有可能轉變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轉變成禍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敵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長處和短處,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會失敗;不知道他方的情況而只知道我方的情況,就只有一半取勝的希望,而另一半則是失;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敗。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練習背誦。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15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規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教學重點:
照樣子擴展句子。
教學難點:
了解“一”的變調規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朗讀這句話。
(2)要求學生觀察字的行款、間距。
(3)這些字你認為哪些書寫時應引起注意的?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及時了解書寫情況)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變化的?有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
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
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四聲字前面聲調應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一”的變調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調符號仍按原調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變調規律。
3.練習。
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反復練讀,從讀中進一步體會“一”的.變調規律。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引導學生思考:在學過的詞中有哪些詞語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詞語含有“走”的意思?
(2)同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正確。
。3)指名回答。
3.練習。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3.練習。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課后練習六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教案課后練習04-11
六年級語文教案《課后練習5》04-04
(經典)六年級語文教案《課后練習5》04-04
語文閱讀理解課后練習09-18
三年級語文教案:課后練習04-09
二年級語文教案:課后練習04-11
二年級語文課后練習教案04-13
三年級語文教案課后練習04-07
(薦)二年級語文教案:課后練習6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