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這一課上得比較“平”,甚至還有點“碎”,沒有什么奇峰突起、立異標新之處,但從中可以看出我平時怎樣對學生進行語文訓練。進行語文訓練,免不了字斟句酌,免不了咬文嚼字,這可能沒有什么“趣”,但對學生來說是切實需要的。在求“活”與求“實”的問題上,我還是首選求“實”。其實我多數的課都是這種風格,想來大家也是。
(一)導入新課,培養興趣
師 提一個問題:中國誰取得的學位最多——就是博士、碩士之類?
生 魯迅。
師 瞎猜。魯迅留學日本7年,什么學位都沒弄到。
生 ……胡適。
師 猜對了,是胡適。得了多少個學位?
生 兩個……三個……10個。
師 都不對。是35個,博士學位。
生 哇!
師 中國第一,世界范圍內也沒聽說誰有這么多——也許老師才疏學淺、孤陋寡聞。當然大多數是各國名牌大學贈送的“名譽博士”。
生 名譽博士不是真正的博士吧?
師 那你說兩者哪個成就高。
生 ……肯定是名譽博士嘍!
師 這就是胡適(照片)。胡適(1891~1962)字適之,現代詩人、文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
胡適是安徽績溪人(胡適故居照片),1891年出生于上海。(父親胡傳、母親馮順弟照片)幼時就讀于家塾,學習四書五經。1904年(13歲)赴上海,入梅溪學堂、中國公學等校。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4年在康奈爾大學獲文學士學位后,入哥倫比亞大學讀哲學。(留學時期照片)
1917年完成博士論文后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和李大釗、陳獨秀主辦《新青年》,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影響極大。(北大時期照片、新青年圖片)
1938年出任駐美國大使(照片),抗日勝利后任北京大學校長(照片),1949-1957年旅居美國(在紐約照片)——因為大陸解放了,共產黨不喜歡他,50年代還組織過對“胡適資產階級學術思想”的批判。當然他也不喜歡共產黨,大陸是不能呆的。
生 (插話)去臺灣了。
師 沒有。因為國民黨也不喜歡他,他也不喜歡國民黨——他提倡個性自由,主張民主啊、人權啊,結果兩黨都不喜歡他,他兩黨都不喜歡(笑),只好旅居美國。1958年任臺灣的中央研究院院長——他影響太大了,蔣介石想利用他。1962年病逝于臺灣。(照片)你看,多有風度!
師 胡適一生著述宏富——注意“宏富”這個詞,什么意思?
生 著作很多,而且規模宏大。
師 對,著作等身啊!——胡適一生著述宏富,在多方面有巨大成就。1917發表倡導文學革命的第一篇論文《文學改良芻議》; 1920年出版中國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1918年發表中國現代最早的話劇《終身大事》——這是三個第一呀!他在《紅樓夢》研究中創立了新的學說,被稱為“新紅學”的代表。后40回不是曹雪芹所作,就是他第一個發現的——四個第一了。他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研究方法,在學術界有很大影響。著有《胡適文存》、《胡適論學近著》、《白話文學史》、《中國哲學史大綱》等。(胡適著作圖片10幅,設置效果次第出現)這是胡適墨跡(2幅):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書法家啊!我們課本前面的彩圖,也有胡適墨跡,打開看看,寫的是什么?
生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
師 有一句名言——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可以斷定,胡適這位大師的身后,一定站著一位偉大的母親!下面學習胡適的——《我的母親》。
師 請你先預習課文,多讀幾遍,在明天老師正式講課之前,完成這張作業(發作業)。
(二)檢查預習 整體感知
師 課文可分為兩大部分。你先看看哪幾段是寫母親的,哪幾段是寫自己的。
生 1~3段寫自己童年的身體、性格特點。4~13段寫母親對我的教育和影響。
師 第二部分是主體,寫了母親哪幾方面的事?……可以按人分——寫了怎樣教育我,怎樣對待——
生 大哥……大嫂……
師 光大嫂嗎?
生 還有二嫂……兩個嫂子么……五叔。
師 各是哪幾段?
生 教育我是5-7段,寫大哥是第8段,嫂子是9-11段,五叔是第12段。
師 歸納段意,要簡練而概括。
生 怎樣教育和管束我;怎樣對待大哥……
師 給這幾個人加個修飾語。
生 怎樣對待敗子大哥;怎樣對待不懂事的嫂子;怎樣對待浪人五叔。
師 有一段既總領第二部分,又在兩部分之間起承上啟下作用——
生 第4段;但這九年的生活……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師 那么這一段可屬上面,可屬下面。——這是什么文體呀?
生 記敘文……傳記——回憶錄。
師 說回憶錄比較合適,也可以說是傳記,因為它選自胡適的——
生 《四十自述》。
(三)閱讀前三自然段
師 下面齊讀第一段: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
師 第一段寫自己童年的身體、性格特點。其中表示自己性格特點的句子是——
生 總是文縐縐的。
師 “文縐縐”是什么意思?
生 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師 這一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哪兩點?作者自己的解釋是——
生 ……(略)
師 看看老師的答案: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自身的原因);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母親的原因)。——誰的好?
生 老師的好。
師 加上括號里的內容,就更嚴謹也更有條理了。——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野蠻”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是“文明”的反義詞嗎?
生 不是……是淘氣……頑皮……膽大……身體強健。
師 應是身體強健。過去有一種說法叫:野蠻其身體。
師 家鄉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遂叫我做——這個字該怎么讀?
生 mén,穈先生。
師 為什么叫他“穈先生”?
生 他小名叫嗣穈。
師 你答得不如我完備:因為胡適小名嗣穈,又“像個先生樣子”,所以叫他“穈先生。”——我們學語文,就是要把語言表述得最準確、最完備。
師 第2段,寫了自己兒時“最活潑”的游戲,是什么?
生 (讀)居然和一群同學組織了一個戲劇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槍,借得了幾副假胡須,就在村田里做戲。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
師 這里用了一個“居然”,表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