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末古詩鑒賞及文言文練習

發布時間:2017-12-17  編輯:林儀 手機版

  (一) (14分)

  張順張貴傳

  張順,民兵部將也。襄陽受圍五年,宋將出重賞募死士,得三千。求將,得順與張貴,俗呼順曰“矮張”,貴曰“竹園張”。俱智勇,素為諸將所服,使之為都統。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輩或非本心,宜亟去,毋敗吾事。”人人感奮。

  漢水方生,發舟百艘,稍進團山下。越二日,進高頭港口,結方陳,各船置火槍、火炮、熾炭、巨斧、勁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紅燈為識。貴先登,順殿之,乘風破浪,徑犯重圍。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絕援,聞救至,踴躍氣百倍。及收軍,獨失順。越數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執弓矢,直抵浮梁,視之順也,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諸軍驚以為神,結冢斂葬,立廟祀之。

  張貴既抵襄,襄帥呂文煥力留共守。貴恃其驍勇,欲還郢。

  刻日既定,乃別文煥東下,點視所部軍,洎登舟,帳前一人亡去,乃有過被撻者。貴驚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至勾林灘,漸近龍尾洲,遙望軍船旗幟紛披,貴軍喜躍,舉流星火示之,軍船見火即前迎,及勢近欲合,則來舟皆北兵也。元兵得逃卒之報,據龍尾洲以待之。貴戰已困,出于不意,殺傷殆盡,身被數十槍,力不支見執,卒不屈,死之。

  (節選自《宋史》卷四百五十,略有改動)

  7.下列句中的 “以”與“據龍尾洲以待之”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固以怪之矣 B.以中有足樂者 C.殺之以應陳涉 D.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8.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A. 在解救襄陽受圍的戰斗中,張貴做先鋒,張順殿后,最終他們迅速突圍。

  B. 襄陽城中已經很久沒有救援了,士兵們聽聞援軍到,士氣頓時高漲百倍。

  C. 張貴抵達襄陽后,主帥呂文煥極力挽留他共同守護襄陽,但張貴拒絕了。

  D.元軍得到了叛逃士兵的消息,在龍尾洲附近設了埋伏,張貴當場戰死。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①毋敗吾事 敗: ②被介胄 被:

  ③貴恃其驍勇 恃: ④舉流星火示之 示: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俱智勇,素為諸將所服,后使之為都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分)

  渡湘江

  杜審言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唐中宗時作者從長安被貶到南方極為偏遠的峰州,這首詩寫于當時流放途中。

  11.品析第三句中的“竄”字的妙處。(2分)

  答:

  12.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2分)

  答:

  (一) (14分)

  7.(3分)C

  8.(3分)D

  9.(4分)①敗壞 ②通“披”穿 ③依靠 ④給……看

  10.(4分)

  ①(他們)都智勇雙全,一直受到將士們的信服,(宋朝將領)讓他們做都統。(2分)

  ②我們的事情泄密了,趕快行動,他們或許還沒有知道(這件事的底細)。(2分)

  (二)(4分)

  11.(2分)“竄”字準確傳神地寫出了詩人被流放途中狼狽的處境和內心的悲苦之情。(答出狼狽的處境和內心的悲苦之情,各1分。)

  12.(2分)對比或襯托(反襯,以樂寫哀)(1分)。第一、二句通過今與昔,哀與樂的對比,用往昔對照今日,用游樂對照邊愁;第三、四句,用南與北、人與物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因被流放而感到苦悶的心情,也表達了對長安的思念之情(1分,不結合具體詩句分析,給0.5分)。


更多相關文章:

1.2014年九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人教版)

2.

3.

4.初三第一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 閱讀練習

5.人教版上期九年級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卷

6.九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基礎知識

7.九年級上期末復習:課文填空題

8.

9.

10.九年級期末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練習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天堂免费mv小视频 | 亚洲日韩色另欧美 | 亚洲全高清久久久久 | 中国三级在线观看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手机版 |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