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作為中國的文字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學好文言文也應該是理所當然之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古文翻譯全集,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古文翻譯
公輸
公輸盤給楚國制造云梯(這種)器械,(已經)制成,(楚國)將要用它攻打宋國。墨子聽說這件事后,(立即)從魯國出發,行走了十日十夜趕到了郢都,會見了公輸盤。
公輸盤說:“先生有什么見教呢?”
墨子說:“在北方有個侮辱我的人,想借助您(的力量)殺了他。”
公輸盤很不高興。
墨子說:“請允許我奉送(給您)二百兩黃金。”
公輸盤(氣憤地)說:“我堅持道義,絕對不殺人。”
墨子站起,拜了兩拜,說:“請允許我解釋。我在北方聽說您制造云梯,將要用來攻打宋國。宋國有什么罪呢?楚國土地有余而人民不足,葬送不足的百姓而去爭奪多余的土地,不能說是明智(的做法)。宋國沒有罪卻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愛(的舉動),知道(這道理)卻不(向楚王)據里力爭,不能說是忠誠(的行為)。勸阻卻達不到目的,不能說是堅強。您以不殺少數的(人)為道義卻把殺眾多的(人)當作道義,不能說是明白事理。”
公輸盤被說服了。
墨子說:“但是,為什么不停止呢?”
公輸盤說:“不可能,我已經把這件事報告楚王了。”
墨子說:“為什么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公輸盤說:“好吧。”
墨子拜見楚王,說:“現在這里有個人,舍棄他的彩飾車輛,鄰家有輛破車卻想偷竊;舍棄他的錦繡衣裳,鄰家的粗布衣裳卻想偷竊;舍棄他的好飯好菜,鄰家的糟糠卻想偷竊。這是怎樣的人呢?”
楚王說:“(這個人)一定是患有偷盜的疾病啊。”
墨子說:“楚國的土地,方圓五千里,宋國的土地方圓(僅)五百里,這好像彩飾車輛同破車相比。楚國有云夢大澤,犀兕、麋鹿布滿于此,長江漢水里的魚鱉黿鼉多得天下無比,宋國是所說無野雞野兔鮒魚(的地方),這好像好飯好菜同糟糠相比。楚國有高大松樹、文梓、黃楩樹、楠木、樟樹(等名貴木材),宋國沒有大樹,這好像錦繡衣裳同粗布衣裳相比。我認為楚王派官吏攻打宋國,是和這些相類似。”
楚王說:“好呀,雖然如此,(但)公輸盤為我制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國。”
于是召見公輸盤。墨子解下衣帶作為城堡,用木片作為(防御)器械。公輸盤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術,墨子多次抵御了它,公輸盤的攻城器械用盡,(而)墨子的守衛抵擋(方法卻)有富余。
公輸盤(雖然)里屈,但還是說:“我知道所能用來抵御你的(方法)了,我不說。”
墨子也說:“我知道你所用來抵御我的(方法)了,我不說。”
楚王問其中的緣故。
墨子說:“公輸盤是意思,不過是想殺了我。殺了我,宋國不能防守,于是就可以進攻了。然而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經手持我(制造)的守成器械,在宋國城上等待楚國來進攻了,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的抵御者)。”
楚王說:“好吧!我不攻打宋國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時人心所向、內部團結。一座三里是小城,雖然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城墻并不是不高,護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裝備并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成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啊。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界限,鞏固國防也不能靠山川的險要,征服天下更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也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些連親戚都背叛的人當然是勝券在握。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濱而被舉用,白里溪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的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饑餓,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內心困擾,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中表現出來,然后才能為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往往會導致滅亡。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享受必將導致滅亡。
魚我所欲也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寧愿放棄魚而選擇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我寧愿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比死更嚴重的,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種不能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躲避災禍的手段,哪一種不能采用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筐米飯,一碗湯菜,有了它就能生存,沒有它就會死亡。可是輕蔑地、呵斥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見了“萬鐘”的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原接受,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原接受,現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原接受,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難道不應該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國的宰相,莊子前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驚恐不安,在國都里搜捕了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 ,你知道它嗎? 從南海起飛飛往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這時候,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 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 ,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恐‘嚇’我嗎?”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莊子于惠施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條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施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可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哪兒知道魚的快樂’ 的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曹劌論戰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 曹劌說:“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進宮廷去見莊公。曹劌問莊公:“您憑什么跟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占有,一定拿來分給別人。” 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帛之類的東西,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 曹劌說: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是不會保佑您的。” 莊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的清清楚楚,也一定憑實情處理。” 曹劌說:“這才是盡了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時請允許我跟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莊公(一上陣)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 齊軍擂過三通戰鼓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 齊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說:“不行”(說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又登上車前橫木了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之后,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劌答道:“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時勇氣減弱,第三次擊鼓時勇氣已經枯竭了。敵方的勇氣已經枯竭而我方的勇氣正旺,所以打敗了他們。(齊國)是大國,難以摸清(它的情況),怕的是有埋伏,我發現他們的車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