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與評析

發(fā)布時間:2017-03-03  編輯:1002 手機版

 作為經典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幾十年來一直是初中教科書的講讀或精讀課文,歷來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人教版和蘇教版等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都編入了該文,放在七年級下冊,屬精讀課文。怎樣設計教學,才能體現(xiàn)語文課程教學的新理念,是教師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下面就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寫百草園部分(以下簡稱“《從》文第一部分”)的教學設計進行評析。

 

一、教學背景

 

這是一名教師公開教學的教學設計。教科書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在第一單元,是第一課,精讀課文。是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二、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學習課文描述百草園生活的部分,體會作者對百草園作為兒時樂園的特殊感情。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多角度,多層次,井然有序寫景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當我們游覽某處風景名勝或文化遺跡之時,除了自己用心觀賞之外,往往需要導游給我們作一番詳細的講解。那么,你認為一個出色的導游最基本的素質應該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投影打出:能準確挖掘景點的妙處,并將它準確傳達出來,以增強游客游覽的興趣。)

 

今天,大家將面臨一項艱巨的任務,那就是為魯迅老屋后的百草園擔任導游,引導游客游覽百草園,領略百草園的美。當然,在此之前,我們必須進行必要的培訓。這堂課就是“導游培訓課”,希望每一位學員都能順利過關!

 

教師板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導游培訓課

 

(二)美點概覽

 

雖然,我們暫時還不能身臨其境去觀摩真正的百草園。但是,我們手頭有最好的資料:魯迅的回憶性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們先“紙上談兵”,和少年魯迅一道共同領略百草園的無窮樂趣。

 

1.提出初讀要求:

 

自讀課文1~8自然段,用“在魯迅的眼中,百草園是,你看那”概括百草園的妙處。

 

2.學生初讀課文。

 

3.學生匯報初讀情況。(指名回答)

 

在魯迅的眼中,百草園是美麗的,你看那高大的皂莢樹……

 

在魯迅的眼中,百草園是神秘的,你看那美女蛇的故事……

 

在魯迅的眼中,百草園是有趣的,你看那雪地捕鳥游戲……

 

4.概括百草園的美點。

 

學生回答,引導比較。教師板書:景物美傳說美游戲美

 

(三)美點欣賞

 

我們已經知道了百草園美的所在:景物美、傳說美、游戲美,那么美在何處?讓我們親自去領略吧!

 

1.提出閱讀提示。

 

1)課文第2自然段,描繪了哪些景物?它們的特征分別是什么?作者按怎樣的順序介紹景物的?

 

2)為什么作者敘述美女蛇的傳說?

 

3)雪地捕鳥著實有趣,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捕鳥知識?作者又是怎樣描述雪地捕鳥過程的?

 

2.學生細讀課文。

 

3.教師引導學生匯報讀書心得。(指名回答,組織討論)

 

方法一:打出投影片(兩幅:一幅與第2自然段對應,一幅與雪地捕鳥對應),以持續(xù)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句子。

 

方法二:組織學生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引導學生體會整體到局部的順序。

 

方法三:用一系列動詞準確地描述一個游戲。引導學生體會這段話動詞的準確使用。

 

(四)練寫“導游詞”

 

1.組織學生質疑問難,探究重難點內容。

 

2.梳理學生問題,突出以下問題:

 

1)怎樣向游客介紹百草園春夏秋冬的景色?

 

2)你打算向游客講述美女蛇的傳說嗎?

 

3.組織學生分小組研討,并引領學生讀課文。

 

引導點撥一:介紹景物一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二要繪聲繪色、聲情并茂,調動游客的觸覺、視覺、聽覺、味覺等多種感覺器官;三要按一定的順序,做到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做到這三點,就可以勝任導游工作。

 

引導點撥二:介紹景物能調動游客的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是一個出色導游的素質。

 

4.學生在小組內練習寫、說、評“百草園導游詞”。

 

(五)課堂“導游”

 

1.組內選出“優(yōu)秀導游”,并向全班匯報“導游”特點。

 

2.各小組“優(yōu)秀導游”在教室內導游,全班同學評價。

 

(六)作業(yè)設計

 

請同學們回家向父母或親戚朋友導游百草園。

 

三、教學設計評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第一部分教學設計能夠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注重語文實踐,教學具有創(chuàng)造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得以落實。

 

整節(jié)課安排了學生自己初讀課文,細讀課文,質疑問難,小組研討,組內練習寫、說、評“百草園導游詞”和組內、全班“導游”等活動,教師始終在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的語文實踐創(chuàng)造著空間和時間。組內評選“優(yōu)秀導游”,并向全班匯報“導游”特點和各小組“優(yōu)秀導游”在教室內導游,全班同學評價的設計,努力體現(xiàn)新課程評價的理念。學生讀文前明確要求和閱讀提示,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問題抓住重點,指導讀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對重難點內容探究的引導點撥,注重方法的指導,引領學生進入課文,與文本對話,與事物對話,這些都表明教師發(fā)揮了教學的主動性。

 

2.教師發(fā)揮了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

 

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首先表現(xiàn)在對教科書內容的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師用“導游培訓課”的新形式設計教學,整堂課設計了“美點概覽”“美點欣賞”“練寫‘導游詞’”和“課堂‘導游’”四個環(huán)節(jié),巧妙地把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精讀訓練整合在教學中。此次,教師對課后“研討與練習”作了獨特的處理。“研討與練習”第二題第1題和第三題,放在學生細讀課文后匯報讀書心得時處理,作為指導學生理解內容和詞句的方法,一方面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學習了表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還表現(xiàn)在把課文的重難點化作學生的說寫實踐:1怎樣向游客介紹百草園春夏秋冬的景色?2你打算向游客講述美女蛇的傳說嗎?學生討論后,練習說、寫、評“百草園導游詞”,較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作業(yè)設計把課內延伸到課外,既鞏固了課內所學,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情感,也具有創(chuàng)造性。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第一部分教學設計在以下幾方面明顯存在不足。

 

1.教學設計內容不完整。作為課時教學設計,本設計缺少學習任務分析、學生學習準備分析、教學目標分析與界定、教學資源配置等要素。教學過程設計,雖注意了對師生雙邊活動的設計和教學媒體的設計,但相互之間的組合不夠明顯,尤其是媒體的使用幾乎沒有設計。

 

2.教科書的編寫意圖沒有充分體現(xiàn)。人教版語文教科書在編寫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每單元有主題和閱讀訓練重點!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文是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是精讀課文。第一單元以成長為主題,訓練重點為“學習這個單元,要整體體把握課文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從》文第一部分教學設計,在“注意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方面做了精心的設計,而在“整體體把握課文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情感”方面做得不夠,令人遺憾。

 

3.語文基礎重視不夠。“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是語文教學姓“語”、體現(xiàn)語文特點的必然要求。識字寫字、熟讀課文、朗讀背誦、揣摩詞句、體會情味等是語文學習的基本練習,一刻也不能忽視或淡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第一部分教學設計在這些方面存在的缺憾,反映了語文新課程教學的流弊。

 

4.應注意學生閱讀期待的激發(f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第一部分教學設計的“導語”和初讀、細讀的過渡性話語,起不到激發(fā)閱讀期待的作用。比如,課始階段,如果學校條件許可的話,教師播放百草園的觀光片,可能效果就不一樣。

 

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第一部分教學設計中,我們欣喜的看到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已經開始化作教師的教學行為,語文課程改革正在期待的方向發(fā)展。其暴露出來的問題,足以清醒我們的頭腦:語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必須提高。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最新在线网址 | 一本精品热在线视频 | 日本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欧美一区二区狠狠 | 亚洲国产AV网址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