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三年級語文下《珍珠泉》教案1
《珍珠泉》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通過對珍珠泉的描寫,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表達了對家鄉熱愛的感情。教學本課,筆者以“口語交際”的形式組織閱讀,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探尋美、體驗美和交流美。使學生既復習鞏固了本單元的閱讀方法,又為后面的“口語交際”做鋪墊。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認識5個字(包括一個多音字“擔),能用“緣故、樸素”造句。
2.練習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每一段的基本意思。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7個生字,用“緣故、樸素”造句。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師:說說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泉,它有什么特點。我國還有很多神奇的泉,你知道嗎?(學生可說“資料袋”中的內容,也可說自己搜集的內容。)作者吳然的家鄉也有一眼泉,叫——板書課題《珍珠泉》。
2.學生自讀課文。
師:這眼泉為什么叫珍珠泉?在作者的眼里,它是一眼怎樣的泉?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讀讀課文。
同桌輪讀課文,互相訂正讀錯的字詞,最后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二、招聘“導游”,模擬“游客”
1.師:風景優美的“珍珠泉”迎來了很多游客,景點管理部門想在我們班招聘一批小導游,你們想當小導游嗎?
播放旅游景點中導游解說場面的片段(30秒鐘之內)。
思考:導游會對游客說些什么?(城市學生對導游這一職業較為熟悉,該環節可省略。)
2.師:要當好“珍珠泉”的導游,你認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學生討論后歸納
(1)要熟悉“珍珠泉”的特點并用自己的話把這些特點介紹給游客;
(2)針對游客最想知道的進行解說;
(3)解說時要富有感情。
3.師:如果你是一名慕名來到“珍珠泉”的游客,最想了解什么?最想對導游提什么問題?
學生討論后小結。可能有以下問題:(1)“珍珠泉”為什么會不停地冒著水泡?(2)珍珠泉為家鄉作出了哪些貢獻?(3)“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潑灑了多少珍珠啊!”這句話什么意思?……
三、品讀課文,準備“應試”
1.出示“導游”招聘條件。
考題
(1)概括介紹“珍珠泉”的特點。
(2)選擇其中一個特點,詳細、生動地介紹“珍珠泉”的美麗景色。
(3)能回答游客提出的問題。
要求
(1)能主動、熱情、大方地為游客作解說。
(2)介紹“珍珠泉”的特點時能運用課文中的優美語句,表達出對“珍珠泉”的贊美,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能認真傾聽游客的提問,并認真、耐心、有禮貌地解答。
2.學生根據招聘條件中的“考題”和“要求”細讀課文,四人小組內每人輪流當導游(其他當游客)進行模擬“招聘考試”。
3.教師巡視各小組“應試”情況,學生推選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師點評、指導。
(1)解說課文第2自然段內容時,要注意“水是那樣綠……已經發黑的樹葉”這兩句話,既要突出綠的程度,又要表達出贊嘆的感情。
(2)解說第3自然段中“最有趣的,當然是那晶亮的、飽滿的、一嘟嚕一嘟嚕從潭底冒出來的水泡了”這句話,要突出水泡的頑皮。“開始水泡很小……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要表現出輕松、活潑的情感。“水面和潭底……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要表現出水泡色彩豐富、晶瑩剔透的特點。
(3)第4自然段有一句話:“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要引導學生思考這句話在什么時候說較好,如何強調重音和停頓,如何表現出發自內心的自豪和贊美。
4.出示“珍珠泉”掛圖,指導學生憑借掛圖解說,并能恰當用一些手勢輔助解說。
四、組內比賽,競聘“導游”
1.組織學生分組(四人一組)進行解說比賽,推選出優勝者(每組1名)。
2.老師為優勝者頒發“導游證書”。
五、總結評價,拓展延續
小導游們,你們的解說盡興嗎?小游客們,你們這次“珍珠泉”之行愉快嗎?
下一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我們自己的家鄉——××,而且還繼續招聘小“導游”。你們準備帶領游客到家鄉的哪個景點參觀,如何解說呢?
新課標三年級語文下《珍珠泉》教案2
教學目標:
1、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麗。可愛、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
教學重點:
了解珍珠泉的美麗、可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記敘得順序。
教具準備:
[!--empirenews.page--]生字卡片、新詞卡片,珍珠泉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題目,初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
1、今天,我們跟隨作家一起去一個美麗而有趣的地方——珍珠泉。(師板書,
學生齊讀課題)
2、誰能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珍珠泉呢?
3、出示課前準備的各地泉水的圖片向學生介紹。
二、初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
1、借助拼音讀準詞語。
Xiāng qiàn tái jué hè yuán
鑲 嵌 青 苔 蕨草 青褐色 緣故
dūlu zhàn pū chī shāi gān hé
一嘟嚕 綻 開 撲 哧 篩 下 干 涸
2、自讀課文,讀準字詞句。
3、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篩選、取舍性的進行生詞新詞的學習。
三、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先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2、那么,文章寫得最詳細的是那一部分內容?
3、文章寫了珍珠泉的什么特點呢?
四、閱讀課文,對比學習。
1、邊讀邊想:讀了課文,你頭腦里出現了怎樣一幅畫面?
2、學生匯報。
3、分小組討論: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體現在什么地方呢?
小組內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4、請各組的代表發言,全班交流互評。
5、你認為珍珠泉最美是哪里?為什么?
(1)、泉水的“綠、清、深”。
老師有感情的領讀,學生口頭填空:
水是那樣 ,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似的。水是那樣 ,又那樣 ,清得能看見潭底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
積在探底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
學生再次朗讀,體會珍珠泉的“綠、清、深”。
(2)、水泡的“色彩斑斕”。
請學生用朗讀的形式把水泡的美表現出來。
(3)、其余部分內容略讀。
(4)、有感情的朗讀“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從這句話里,你還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喜愛)
6、珍珠泉的有趣體現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它有趣呢?
(1)、水泡從池底冒出來很有趣。 (老師反復知道讀,讀出水泡的有趣)
(2)、作者的想法也很有趣。
讀句子,體會有趣:
我很想知道,它哪來那么多冒不完的水泡?
難道是有許多快樂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兒嗎?他們一定玩得很高興吧?
(3)、假如你身臨其境,你會怎樣做呢?(拍照、戲水、、、、、、)
五、自由朗讀,摘抄優美詞句。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詞句或者段落。
2、從文中摘抄優美的詞句,積累詞句。
五、總結,拓展。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隨作者去欣賞了美麗的珍珠泉,他是多么清、多么綠、多么美呀!我們大家都被這美妙的景象所陶醉。其實我們的家鄉也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地方等著我們去發現呢。希望同學們向本文的作者一樣,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會,或者用手中的“神筆”描繪出祖國、家鄉的美麗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