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課文
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從北京出發,不過幾十公里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長城》課堂練習題
一、帶著問題來讀書
1 長城東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全長__________公里,所以又稱_______________.
2 作者遠看長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近看長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_____。
3課文第4自然段起__________的作用。
A總結全文 B聯想升華
二、讀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多里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_______________,是用_______________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 ( )著方磚,十分__________,像很寬的馬路,_____可以并行( )。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撩望口和射口,供( )撩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__________,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
1 給短文中加點字注音,并按原文填空。
2 這一自然段主要描寫了長城__________的特點。
3 “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多里就來到長城腳下”中“不過”的意思是( )
A 不到,僅僅。說明長城離北京很近
B 只是。說明長城離北京得有一百多里。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