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同一個名字》教案【1】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每張紙條上都一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大家自愿資助受人愛戴的沃爾特、詹森回鄉,使學生感受到文中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融洽關系。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教學難點:
為什么每張紙條上都寫著同一個名字?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同一個名字〉〉。
二、初讀。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流利。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學習。
3.課文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
1.“時至今日,我還記得白鐵皮屋頂上飄舞的彩帶,仿佛還能聞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氣,仿佛還能聽到那動聽的歌曲!薄獮槭裁磿r隔20年,作者依然對這件事的印象如此深刻?
2.有感情地朗讀。
3.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受說一說。
四、課堂練習。
1.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抄寫下來,多讀讀。
2.小練筆。
把最近班級里發生的一件感人的事寫下來。
四年級上冊《同一個名字》教案【2】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準備:
美洲地圖;課文掛圖。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2.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不理解的問題。
3.教師指導。展示美洲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美國的新澤西州與
波多黎各,感受兩地相距遙遠。體會波多黎各移民們的夢想,體會到移民們回鄉探親的不易。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如,“修士、移民、教區”,學生可能不理解,教師作適當的講解。
二、默讀課文,促進領悟。
在充分閱讀的基礎,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相關詞句,領悟以下問題:
(1)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們是怎樣希望有機會回家看看的。
(2)當“我”念到沃爾特•詹森的名字時,人們為什么歡呼,向他道喜,同他擁抱?
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幾個主要人物。說一說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想象他們內心的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插圖描繪了人們簇擁著沃爾特,向他道喜祝賀的場面)
(3) “每張紙條都用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這說明了漂泊他鄉的波多黎各移民都把回鄉探親的機會讓給沃爾特,說明了大家對沃爾特的愛戴,同時間接地反映了沃爾特幾十年來“熱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們”,“多年來給予大家的關懷和友愛”,所以人們才不約而同地把“回鄉之旅”的機會讓給沃爾特。)
討論以小組形式展開,再推薦代表在班級交流。
教師引導:移民們都把回鄉探親機會讓給沃爾特,說明大家對他的愛戴,也說明沃爾特幾十年來熱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們。
(4)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只要是學生真切的感受,哪怕十分幼稚、膚淺,都要給予積極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