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三年級下數學乘法課件

時間:2017-08-26 編輯:少偉 手機版

  乘法是指將相同的數加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下數學乘法課件,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你。

  篇一:三年級下數學乘法課件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并在實際生活得到應用。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3、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數與代數方面的內容,包括找規律、整理書、電影院和練習一四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表內乘法、兩位數乘一位數等算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乘法的。學習本單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能解釋估算的過程。因此理解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結合具體情境正確進行估算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和算法成為教學的難點。

  第一課“找規律”,讓學生通過計算,探索發現兩數相乘當其中一個因數擴大10倍時積的變化規律:掌握這一規律,兩個整十數的乘法就能口算得出結果。在發現規律之前,計算12×40,120×40對于學生來說是有挑戰性的,他們要把這些算式轉化成熟悉的形式:12×40=12×5×8=?120×40=60×2×40=60×80=?從中應讓學生體會到化未知為已知的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而式子的變形是實現這種轉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課“整理書”,結合“整理書”的問題情境,學習兩位數沒有進位的乘法。首先讓學生估算,培養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直覺能力,回答“200本放的下嗎?”再探索精確計算的各種算法,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和靈活性;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但必須掌握它。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乘法的基礎,必須讓學生體會這兩者的聯系與區別,理解每一層計算的含義。

  第三課“電影院”,結合電影院有多少座位的問題情境,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首先需要理解問題情境,明確要解決什么數學問題,即“這是21排26號,是最后一個座位”是什么意思,把它與來看電影的“500人”聯系起來,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其次提高了對估算的要求,即要求學生能解釋自己估算的方法和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與習慣。至于“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的計算,應該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因為本課的算法與上一課類似,所不同的是需要提醒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注意進位問題。

  三、教學建議:

  1、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和發揮教材情境圖的引導作用,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通過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讓學生體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從而產生更強的學習動機,并學會一定的學習方法。也只有這樣,學生的生活經驗才能變成他們可利用的學習資源,數學學習活動也才能成為有意義的促進個體發展的過程。

  2、重視知識遷移,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已學知識的遷移作用,通過比較,溝通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試一試”、“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練一練”、“算一算”等一系列算法活動,促進知識遷移,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對于交流算法的過程,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回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個性化特點。

  3、要把學生學習與解決問題過程結合起來,加強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倡導算法多樣化。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知識遷移。

  1、競答,出示口算卡片。

  2×3= 5×1= 12×3= 14×2=

  10×4= 30×3= 2×200= 60×2=

  2、聽算競答,說口算過程。

  500×4= 6×70= 90×7= 8×600=

  通過回答,明確:

  末尾有0的多位數乘一位數,只要把多位數0前面的數字與一位數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結果后面添上0,多位數后面有幾個0,就添上幾個0。(為新知學習打下基礎)

  3、(1)肯定學生的回答(師評,生評并對自己提出要求)

  (2)歸納題目特征:多位數乘一位數。

  (3)導入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乘法。(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合作探究

  1、學習“找規律”

  (1)出示第一組算式。

  5×1= 5×10= 50×10=

  學生獨立計算,回答結果,并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學生會利用已學知識和已往經驗,很快得出結果。教師在算式添上得數。同時發現這三道題的結果是5、50、500,每一題比上一題的結果都多一個“0”。學生能發現這一問題,說明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如果提不出,可由老師以“我有不疑問”等巧妙提出。

  學生可能會根據多位數(末尾有0的)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來說明50×10=?這道題的計算方法及結果。如果是,教師應給予鼓勵,但不急于肯定,可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算式:

  這道算式的因數都是幾位數?生:兩位數乘兩位數。

  引導: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是否適應于兩位數乘兩位數,還有待于同學們去探索,去發現。現在你們能否運用其他的已有知識來說明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探討一下:(師巡回指導)

  匯報交流:

  學生可能是:

  生1:50×10表示50個10相加(或10個50),從數位表知它是500。

  生2:50×10=50×2×5

  =100×5

  =500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可能需要補充、討論、完善,或有另外的解釋,只要合理,教師要給予肯定,但要適當加以巧妙的控制]

  剛才,同學們的研討的有理有據。下面我們再舉幾個例子進一步說明一下:

  (2)出示第2、3組算式:

  3×2= 12×4=

  3×20= 12×40=

  30×20= 120×40=

  1).學生回答算式,教師總結評價。

  2)交流30×20、12×40、120×40的計算過程。

  2、探索規律:

  (1)引導學生回顧解題過程并注意觀察三組算式:

  5×1=5 3×2=6 12×4=48

  5×10=50 3×20=60 12×20=480

  50×10=500 30×20=600 120×40=4800

  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討論、交流:

  組內同學相互交流,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發現,從而同伴相互補充、完善。

  (3)小組匯報:

  小組代表發言,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師給予肯定。

  (4)小結: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規律,先計算末尾前面數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積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注:可由學生代表完整表述]

  三、知識運用,拓展提高

  1、嘗試練習

  (1)投影出示課本27頁“試一試”第2題(可直接看課本)。

  要求:a.獨立完成,同桌互查交流。

  b.學生互評,找出存在的優、缺點,供全班交流訂正。

  (2)出示第27頁“試一試”第1題(情境圖)。

  要求:a.說明圖意,提出相應問題。

  b.繪制統計表、計算。

  c .交流、訂正。

  2、練習:

  課本第27頁“練一練”1、3、4題。

  第1題:開火車口算填表(可用投影)。

  第3題:獨立審題、列式、口算,制成統計表,組內互查。

  第4題:獨立解答,交流匯報。(不要求學生會列綜合算式,但可鼓勵有能力的同學嘗試一下。)四、升華提高。

  師生共同完成:這節課的收獲是什么?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你的進步表現在哪里?你給同學們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你學習的同學是誰?你的疑問是什么等等。

  篇二:三年級下數學乘法課件

  單元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知兩位數的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獨立思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經歷估算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并與同伴交流、解釋估算或算法過程。

  3.能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一位數乘三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3.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教學內容:

  課本第27頁“算一算”“試一試”及第28頁“練一練”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景,探索因數是整十熟的乘法計算方法,感受積的變化規律。

  2.能比較熟練進行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并能運用這一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兩位數成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提問:原來我們學過的乘法都有什么內容?

  2.出示課本第27頁算一算第一組,由學生獨立計算。提問:這道算式的因數都是幾位數?板書課題:找規律--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

  二、講授新課:

  1.提問為什么50X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說明呢?

  生答:50X10表示50個10相加或表示10個50相加,就是500。

  教師可以介紹50X10=50X2X5

  =100X5

  =500

  或50X10=5X(10X10)

  =5X100

  =500

  2、出示第2、3組算式,學生口答,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計算過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規律:

  (1)觀察三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全班匯報。

  (2)小結: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規律:先計算末尾0前面數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積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4、練習:30X40140X30

  由學生獨立完成,歸納計算程序,明確步驟。

  (1)先計算14X3=42

  (2)在添上原來因數中被省略的0,即140X20=4200

  5、試一試,課本第27頁1、2

  由學生獨立完成,同桌間說一說計算步驟。

  三、鞏固練習:

  1.書上第28頁1、2

  第2題有多種答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然后由學生獨立完成。

  2、書上第28頁3、4

  由學生獨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寫算式。

  3.第28頁5

  脫式計算,練習、鞏固混合運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號的作用。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提問:原來我們學過的乘法都有什么內容?

  2、出示課本第27頁算一算第一組,由學生獨立計算。提問:這道算式的因數都是幾位數?板書課題:找規律--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

  二、講授新課:

  1、提問為什么50X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說明呢?

  生答:50X10表示50個10相加或表示10個50相加,就是500。

  教師可以介紹50X10=50X2X5

  =100X5

  =500

  或50X10=5X(10X10)

  =5X100

  =500

  2、出示第2、3組算式,學生口答,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計算過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規律:

  (1)觀察三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全班匯報。

  (2)小結: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規律:先計算末尾0前面數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積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4、練習:30X40140X30

  由學生獨立完成,歸納計算程序,明確步驟。

  (3)先計算14X3=42

  (4)在添上原來因數中被省略的0,即140X20=4200

  5、試一試,課本第27頁1、2

  由學生獨立完成,同桌間說一說計算步驟。

  三、鞏固練習:

  1、書上第28頁1、2

  第2題有多種答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然后由學生獨立完成。

  2、書上第28頁3、4

  由學生獨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寫算式。

  3、書上第28頁5

  脫式計算,練習、鞏固混合運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號的作用。

[三年級下數學乘法課件]相關文章:

1.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英語課件

2.小學三年級下英語課件

3.三年級下冊英語課件第1單元

4.三年級下冊英語課件

5.西師三年級數學課件

6.小學生三年級數學課件

7.三年級上冊數學課件內容

8.小學三年級數學優質課件

9.三年級數學課件大全

10.三年級下冊英語第二單元的課件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