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功人士比爾·蓋茨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2017-05-06  編輯:孫彩秀‍ 手機版

  導語:提起微軟,大家就會想起比爾·蓋茨──微軟的創始人、微軟的精神象征;而一談起比爾·蓋茨──這位富可敵國的世界首富,人們就不能不想起軟件巨人微軟公司。蓋茨和微軟的關系,就如同上帝和天堂、閻王爺和地獄一樣密不可分。下面是關于成功人士比爾·蓋茨的小故事,歡迎閱讀。


  母親的影響力

  蓋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他和兩個姐妹一起在西雅圖長大。他們的父親William H. GatesII 是西雅圖的一名律師。他們的已故母親Mary Gates曾任中學教師、華盛頓大學的校務委員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的女主席。

  比爾從小就精力過人,早在嬰兒時期自己就能讓搖籃晃動起來,從小就極愛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從外祖母循循善誘的啟蒙教育到父母不辭辛苦地為比爾·蓋茨尋找適合他天分發展的社團與學校,無不為他天賦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氣。

  蓋茨三四歲時,母親外出總是把蓋茨帶在身邊,當母親在學校里向學生講解西亞圖的歷史和博物館的情況時,蓋茨總是坐在全班最前面,盡管蓋茨是個好動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現得比其他學生還要專注、認真。

  讀書與思考

  蓋茨從小酷愛讀書,盡管他是個兒童,但他喜愛讀成人的書。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隨意翻閱父母的藏書。長著一頭沙色頭發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復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

  他在讀書的同時,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里面藏著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無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么以后的百科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又笨重了嗎!能有什么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來,只要小小的一個香煙盒那么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后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禿丘上的橡樹

  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一次,蓋茨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說:

  “與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于禿丘上的橡樹。因為小草千株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

  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股的深思熟慮。他在一篇日記里寫道:

  “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么東西出來。”這種“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外祖母的鼓勵:使勁想

  蓋茨的外祖母特別喜歡和聰明的小蓋茨一起做游戲,尤其是涉及一些智力的游戲。她教比爾下跳棋、玩籌碼,還有打橋牌等她所喜歡玩的東西。玩游戲時,外祖母總愛對小比爾說:

  “使勁想!使勁想!”

  她也常常為比爾下一步好棋、打一張好牌而拍手叫好。外祖母還常常讓比爾·蓋茨讀書,給他講故事,比爾·蓋茨從中受益匪淺。外祖母意識到比爾·蓋茨在思維與記憶上的潛力,她總是不失時機地激活比爾這方面的潛能,有時祖孫倆到公園散步,外祖母常會與比爾·蓋茨交流下棋的技術或看某篇佳作,讓比爾尋找更新下法或表達更獨到精辟的見解。

  明智的父母

  中學畢業后,比爾·蓋茨很想到哈佛大學去讀書,這也正是父母們最大的心愿。幸好,比爾·蓋茨的父母并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私產,必須讓孩子們來完成父母喜歡的事。經過冷靜思考后,父母放棄了讓兒子當律師的想法,讓比爾·蓋茨在大學領域里自由發展。這一點幫了比爾·蓋茨的大忙。

  但一年后,更大的難題擺在了比爾·蓋茨的父母面前:比爾·蓋茨要離開哈佛,放棄錦秀學業,與別人一起創辦計算機公司!比爾與父母多次交談,平靜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了解兒子秉性和志向的父母又能說什么呢!或許兒子的天賦與計算機事業是最佳的切合點吧!比爾·蓋茨便毅然離開了令億萬學子向往的哈佛大學,開始在軟件領域大展鴻圖。1975年比爾正式創辦微軟公司,二十多年后,成為世界頂尖首富,個人資產近200億美元!

  比爾·蓋茨的成功,是個人天賦與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個問題

  一個國際上比較出名的雜志商人,想創辦一個叫《機會》的刊物,就想讓比爾·蓋茨給寫個發刊詞,看樣子這個出版商人還是比較有名氣的人物,要不也不敢請比爾給寫發刊詞,商量了半天,比爾·蓋茨說沒時間搗鼓這個發刊詞,不過還是答應了,允許比爾蓋茨座飛機時留15分鐘采訪時間。出版商人也覺得是個機會,于是就準備了幾個問題,好像其中一個是這樣的:

  “人一生中最不容易抓住的是什么?還有一個問題是:啥東西失去了不會再來。還有一個問題是:什么事不可能第二次敲響你的門”。

  出版商想的很好,如果在這三個問題中比爾有一個回答“機會”倆字,這個發刊詞就有了,誰知道,當問到比爾人生最不容易抓住的是什么時,比爾蓋茨回答到:

  “孝順”。當問到啥東西失去不會再回來問題時,比爾回答:

  “行善”。當問到啥人不會第二次敲響你的門問題時,比爾卻說是:

  “初戀”。

  比爾·蓋茨多大個人物啊,他回答的問題竟然如此的平淡,樸實。不光出版商沒想到,我也很納悶,可細細想來這幾個巧妙的回答,其中確道出了幾個普通人都值得深省的問題,從比爾的回答可以看的出,比爾起碼算是個孝子。

  現在中國很多的年輕人,過多的想到的是自己卻很少想到自己的父母,這種現象太普遍了,為了自己能過上好日子,結婚時啥好要啥。恨不能把父母的養老錢全部軋干吸凈,老人一輩子生吃儉用,都給孩子了,可在孩子的眼里還覺得這是應該的。

  這樣的年輕人我遇到的太多了,真為我們的這個社會擔憂。現在的許多年輕人已經到了只要過的好連父母都不管了了的地步,誰還樂意行善?縱觀歷朝歷代,無論再腐敗再無能,都非常注重對國民的“傳統道德的培養”,自古就有百行孝為先的講法,現在社會上這種風氣有點弱了,卻趕不上古代了。

  不達目的不罷休

  小蓋茨的父母還盡可能鼓勵和提供他各種機會,在他逐漸長大時,父母鼓勵他參加童子軍的野營活動。

  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了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后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第二夭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只是向隨隊醫生要點藥棉和紗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繼續上路了。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站檢查,當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的非常嚴重,下令醫治,才中止了這次行軍。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么不早點停止行軍。蓋茨卻淡淡他說:

  “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

  蓋茨不論做任何事情他都會全心全意花上所有時間去最出色完成。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一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

  “不管蓋茨做什么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中的環境已無法滿足比爾·蓋茨天賦的進一步發揮。小比爾有時會責備母親智力不足呢!于是,父母把目光投向社會,積極為比爾尋找屬于他的空間。在一次活動中,比爾·蓋茨給班上準備一份報告,叫《為蓋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這篇報告幾乎成了全家人的事,他的外祖母幫著弄封皮,連父親也插手幫忙,氣氛很活躍。

  小學畢業后,父母在征求比爾·蓋茨意見后,送他進了湖濱中學。在湖濱中學讀書時,他常按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安排學習。比爾·蓋茨在喜歡的課程上下功夫,學得非常棒,癡迷上令他今后傾注畢生精力的計算機。

  曾擔心兒子患有自閉癥

  在微軟成功的初期,當比爾·蓋茨開始成為世界知名人士時,幾乎所有人——從《財富》雜志的記者到門口雜貨店收銀員,都忍不住會問老蓋茨這個問題:

  “你是怎么培養出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的?有什么秘密嗎?”

  面對這樣的問題,他常常自言自語:

  “就算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吧,因為連我自己都沒有搞清楚!”

  “小時候,父親總是早早地收拾文件夾,出去做法律咨詢。”比爾·蓋茨回憶說。他的童年大部分時間是與書和母親相伴度過的,他很早就通讀了《世界大百科全書》,還經常拿國際關系、經濟學和諸如生命的本質是什么這樣的問題為難父母。而父親能做的,就是不停地購書、去圖書館借書,他不得不及時返還圖書館一部分書以便借出更多,來滿足兒子不竭的閱讀量。

  老蓋茨認為,在比爾·蓋茨的學前教育中,培養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這得益于比爾·蓋茨的外祖母嘉米。老人總是喜歡讓孩子們讀故事書,并從旁指導,嘉米讓他們搶著大聲閱讀書的內容并加以討論,結果是孩子們迅速掌握了大量詞匯。

  每個孩子都是蓋茨

  比爾·蓋茨小時候并不是個讓人喜歡的家伙。他做事磨磨蹭蹭,經常遲到,總是咬鉛筆頭,吃飯時讀書,很少疊被子,不愿意與同學交往。他很少疊被子——這一惡習還被他帶到了哈佛大學。微軟CEO、蓋茨的校友史蒂夫·鮑爾默說:

  “他常常沒有脫衣服就進臥室,躺下就睡。床鋪當然很亂,因為他從來沒有時間整理床鋪。”他的妹妹利比也說:

  “他真的很臟。”

  這樣的一個孩子如何成長為微軟帝國創始人、連續27年的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的父親老蓋茨在《每個孩子都是蓋茨》一書中講述了比爾·蓋茨的成長故事。

  “作為父親,我從沒想象過,這個住我的、吃我的、用我名字的叛逆小男孩有一天會成為我的老板,”老蓋茨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道,引起臺下哄笑,

  “但,這就是現實。”

  今年84歲的老蓋茨曾經是西雅圖的一名律師,在退休前,他是Preston Gates & Ellis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這家律所后更名為K&L Gates,是全美十大律所之一,旗下有超過1800名律師。

  1994年,相伴40年的妻子瑪麗因癌癥逝世后,老蓋茨就一直希望用各種社會工作讓自己忘卻悲痛,特別是妻子鐘愛的慈善事業。1998年退休時,老蓋茨接受兒子和兒媳梅琳達的建議,擔任比爾和梅琳達基金會聯席主席一職,為孩子們打工,并從事慈善事業至今。

  廉潔的蓋茨

  比爾蓋茨的工資在美國的企業巨頭里屬中下水平,年薪只有五十來萬美元,在微軟也不算最多。使他四度蟬聯《福布斯》世界首富的是他手中5.157億股的微軟股票。

  微軟股票是1986年3月13日上市的,當時每股值21元。比爾的股份最多,占21.57%的份額。微軟股票歷史最高價為119.44元,以此計算比爾的身家最高達616億美元(尚不包括其它部分資產)。剛上市時比爾的財富值1.5億,其增長速度為每秒鐘135元,每分鐘8105元,每小時48.6萬!難怪人說即使比爾在路上看到了五百元大鈔,也不值得浪費四秒種(值540元)彎下腰去揀。若以1998年的增長速度,一萬塊錢的票子也不值得他“老人家”折腰。

  從 1986年3月13日起,比爾的財產以59.66%的年復利率增長,而同期內道瓊斯工業指數的平均增長率為11%。想象一下這么多錢是什么概念。如果把這些錢用一美元的鈔票一張接一張連成一長條,每秒鐘放兩張,一天24小時,你也得干851年才能鋪完。它的長度將有836.7萬公里,等于到月球走10.8個來回。讓你從1986年3月13日開始撿,得以每小時76公里的速度不停地撿才能撿完。直著壘起來高度有5848.7公里,重5.47萬噸,體積有2.7萬立方英尺,可以塞滿79.4架波音747-400貨機,這些飛機還會因超重而飛不動。要想能飛起來,得動用442架波音747-400才行。如果比爾把錢全部塞在床墊里,即使是美國最大的床(78×80英寸),他每天早上也得從14.7公里高的床上“跳”到地上。假定比爾體重為180磅的話,則他的每盎司體重值2045萬美元,比黃金還貴6.84萬倍。

  美國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權力中心呼風喚雨的政要在比爾眼里只能算叫化子:總統年薪20萬,副總統和高院首席大法官每年都掙17.15萬,其他八個最高法官各16.41萬,535個參眾兩院國會議員均為13.67萬(實際上這些人領的津貼比工資要高得多),這些人合計年薪不到7千5百萬,比爾可以供養他們長達715.7年之久。就算司法部的每天一百萬元罰款要他自掏腰包的話,現有的錢也足夠從容付上147年。

  這么多錢可以買到什么:可以買31.57架航天飛機,或者344架波音747-400,拍攝268部《泰坦尼克號》,買15.6萬部勞斯萊斯產的本特利大陸型豪華轎車,供46.4萬個哈佛學子讀完四年本科(包括食宿雜費)。限你在22年內(蓋茨聚財的時間)花掉的話,一個月要花2.03億,一天668萬,一分鐘要用掉4638.5美元,而且一刻都不能停。

  然而,蓋茨卻是始終拿著50來萬的年薪,蓋茨還發誓說,將來死后只留給兒子1億美元的遺產。

  執著的蓋茨

  和省里來的領導聊天,談起比爾蓋茨,因為領導是學計算機的博士,對蓋茨了解甚多,于是,領導介紹說:

  “在60、70年代,計算機都是應用在美國的軍事領域和部分高科技領域。那時候的計算機體積很大,像一座碩大的機器。比爾蓋茨,早在17、8歲就有一個夢想,就是想讓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用上計算機。于是,在他上大二的時候,就已經寫出了關于BASIC語言的一篇論文,拿給那當時的美國計算機權威專家看能否使用。結果,被那計算機專家一口回絕。后來,蓋茨就組織了幾個熱愛并且落懂計算機的人,幾個人合伙干了起來。一直發在到現在,成為全球計算機第一大亨。”

  據說,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蓋茨離開了哈佛大學,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與孩童時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創建的微軟公司中。在計算機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這樣信念的引導下,他們開始為計算機開發軟件。蓋茨的遠見卓識以及他對個人計算機的先見之明成為微軟和軟件產業成功的關鍵。

  由此我就想:多么執著的比爾·蓋茨!

  由這個故事,勾起筆者想起比爾·蓋茨的幾個小故事。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专区 | 久久精品人人看人爽 | 热久久99精品综合久久 | 天堂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