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是《阿里山紀行》閱讀試題,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學好語文相關知識。
閱讀《阿里山紀行》的節選部分,完成下列各題。
幾乎在樹身之間穿行,我們終于看到了神木。它是臺灣著名的紅檜,木有香氣,高達58米,胸徑6.5米,可以說是罕見的龐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樹齡約有三千年,被發現的歷史近一個世紀了。這些或許是它被冠名為“神木”的原因吧。同時,我也明白了,沒有那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這樣的樹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臺的前幾周,一聲焦雷,從神木貫頂而下,一劈為三,中間全成枯焦。兩段橫臥地上,一段還站著。即令受此巨創,被用碗口粗的鋼索系在另幾棵原始大樹上,依然拔地參天,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
【小題1】用四個字概括臺灣著名的紅檜被冠名為“神木”的原因。
答:
【小題2】“神木”已遭雷劈,為什么“它仍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
答:
【小題3】選文運用哪些修辭手法,有何作用?(舉一例談談)
答:
【小題4】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說到了阿里山”,聯系全文內容,你認為選文對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小題1】香、高、粗、老
【小題1】因為即令受此巨創,但還被用碗口粗的鋼索系在另幾棵原始大樹上,依然拔地參天,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他那“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的精神依然存在,所以他仍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
【小題1】修辭手法1分,作用2分。
【小題1】神木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而阿里山又是臺灣的標志性風景區,最后一段揭示了神木的不怕挫折,百折不撓的深邃內涵,所以也揭示了全文的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