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歌》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母親河禮贊》。《長江之歌》是電影專題片《話說長江》的主題音樂。
二、說學情
七八年級的學生中一大部分已處于變聲期,在這段時間里,學生們的聲音不穩定,發聲持久性差,唱歌費力,還有他們雖然喜歡聽影視音樂,但更多的是關注劇情,就音樂與畫面,音樂與劇情間的關系并不十分關注。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長江之歌》旋律,用親切,真摯的感情演唱。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音樂體驗,歌唱模仿,師生共同探究,學生分小組合作,綜合利用音樂知識對教學內容有全面的把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B.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C. 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四、說重難點
1)教學重點:準確把握旋律的音準和情緒。
2)教學難點:掌握歌唱的方法,歌曲的曲式結構。
五、說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運用整體感知法,小組討論法,探究法,視聽法等
六、說教學過程
1).導課:本課的導入我采用長江風景圖片。
2)、歌曲簡介:《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
3)、歌曲欣賞:欣賞《長江之歌》。
4)、小組討論:問:歌曲抒發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5)、歌曲學唱:本課的重點,首先隨錄音模唱,通過第一遍模唱,使學生熟悉旋律,找出換氣點,第二遍模唱,我會指導學生吸氣如聞花香,呼氣如吹灰的方法來演唱,第三遍模唱讓學生注意聲音位置的統一,保持氣息均勻流暢。
6)師生互動:教師領唱,男女生分組展示。
7)、課堂小結:通過學習本課內容,讓學生感受到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
七.教學展望:
1)音樂課堂具有富有個性、充滿快樂、富有想象、動態生成、富有創意、充滿意境的課堂 。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有不足和不當之處還請老師予以指正,謝謝大家。
《長江之歌》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學習《長江之歌》這首歌詞,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感,為本課另一首歌詞和本單元后三篇課文的學習做鋪墊。《長江之歌》寫出了長江的多彩神韻、磅礴氣勢和源遠流長,表達了祖國兒女對長江的無限贊美和無比依戀之情。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蕩滌”“磅礴”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歌詞的具體內容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領會課文運用第二人稱增強親近感的寫作方法。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主,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體會歌詞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組織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借助資料,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文本。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祖國兒女對長江的無限贊美和無比依戀之情。
(2)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感。
本課的重點是:體會歌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難點是:體會并掌握運用第二人稱增強親近感的寫作方法。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由于《長江之歌》所述內容和所要表達的主題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先讓學生搜集資料,然后借助電教手段創設情境,增加具體直觀的內容,以讀助講,導引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從而了解長江的多彩神韻、磅礴氣勢和源遠流長,感受祖國兒女對長江的無限贊美和無比依戀之情。
在以讀助講,導引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住文本的感情基調,善于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使學生領會課文運用第二人稱增強親近感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感。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采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方法,堅持以學生的自我感悟為主,引導學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礎上和同學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入理解歌詞的內容。同時,讓學生反復、大量朗讀,在朗讀中更好地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領會歌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具準備
有關課文內容的課件,多媒體電化教學設備。
五、說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導入階段、導學階段、應用評價階段。
導入階段:播放歌曲《長江之歌》,在音樂聲中導入新課。
導學階段:(1)教師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的地方。(2)學生匯報他們搜集的有關長江的資料。(3)教師出示自己搜集的一些有關長江的資料,并講解。(4)自由誦讀課文后共同學習本課的生字詞。(5)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為什么說長江有母親的情懷?然后小組討論,集體交流見解,教師點撥。(6)全班齊讀課文,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7)教師播放歌曲《長江之歌》,學生跟唱。
應用評價階段:分為課堂小結、課中交流和課后背誦并學唱《長江之歌》三個方面。特別是課中交流,教師要敢于放手,鼓勵學生發言,讓學生大膽表述對課文的理解。
六、說板書設計
長江之歌
長江——母親
(贊美、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