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師》說課稿和評課稿
《莫泊桑拜師》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的課題是《莫泊桑拜師》,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說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莫泊桑拜師》這篇課文敘述了法國作家莫泊桑青年時請福樓拜指導寫作,經過老師的細心指導,莫泊桑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寫出了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的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3、懂得仔細觀察、勤奮練習、不斷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點撥法,高年級的段的學生,有了較強的閱讀感悟能力,所以對于文本,我又采取了這種教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批注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一)第一課時教學設想
第一教時的教學我從題眼入手,抓住3個問號展開。上課一開始,板書好題目,請學生讀一讀,思考下:讀了題目有些什么思考?由這個引發3個思考:1、莫泊桑是怎樣的人?2、請教什么?3、“師”指誰,怎么教?
學生帶著疑問初讀課文,并自學生字詞語。然后,交流收獲,解決前面的3個疑問。在引導學生交流時,注意課文內容挖掘的深淺:只要能讀流利課文,對課文條理有個清楚認識。為下課時學習作鋪墊。
(二)第二課時教學設想
1、在回顧舊知中切入
復習回顧第一教時內容:請學生簡單介紹莫泊桑是怎樣的人?福樓拜是怎樣的人?教師小結過渡: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莫泊桑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再三請教作品被喻為法語典范的福樓拜的?而福樓拜又是怎樣指點的呢?這個切入點是順著第一教時遺留問題展開的,由于第一課時已經作了內容疏通的鋪墊,再次提出能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重點段落,明確本課的主要學習內容。
2、自主學習中悟重點段,引導在批注中學習。
莫泊桑第二次請教是本課時教學的難點所在。如何進行細致的、有效的觀察是現在的孩子所欠缺的,這里一連串的問話也體現了福樓拜本身的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青年一代的悉心指導。在幫助學生理解“怎么會沒有什么好寫的呢?這一主題時,我設計了三個層次:首先是讀文中的問句說一說自己有哪些發現、哪些疑問,這是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引發思考;然后引導學生再讀思考,你還能懂得什么?這是對文本內容的一個挖掘,教會學生學會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真正的意圖,讓學生明白學會觀察、不斷積累是寫作的必由之路,同時進一步了解福樓拜的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第三步再次提出疑問:福樓拜還會問什么?這是讓學生融入角色,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高年級段學生,有了較強的閱讀感悟能力,所以對于本文,我引導學生采用邊自學,邊寫批注的方法。
學生自己默讀課文,找出寫莫泊桑的句子,找出寫福樓拜說的話。邊讀邊找,邊找邊寫上自己的閱讀感悟。例如:說的話中感悟到什么?通過某個字,某句話,讀懂了什么?
3、適度拓展
課文內容結束后,我向學生簡單介紹了莫泊桑的作品,一段關于馬車的描寫,引導學生閱讀評析。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布置的課外作業是;A、賞析《項鏈》片段。B、仔細觀察放學時的校門口,寫意小片段。
以上,是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三方面對文本進行的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有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提供寶貴意見,謝謝各位老師!
《莫泊桑拜師》評課稿
《莫泊桑拜師》文章主要寫從小酷愛寫作的莫泊桑為了能夠寫出好作品,拜福樓拜為師,福樓拜給予悉心指導的事,表現了莫泊桑對所酷愛的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樓拜循循善誘、關心后輩的名師風范。郭老師在教學時,能創造性的處理運用教材,學生在整個課堂學習中,表現得極為輕松,讓聽課的我為之一震。
一、積極引導個性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也特意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郭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這一理念顯得尤為突出。
例如:
師:讀了福樓拜得話你有什么新發現?他香告訴莫泊桑什么?
生:那富麗堂皇的馬一回事,跟裝飾簡陋的馬車是一樣的走法嗎?
師:哦,可以從馬車不同得裝飾曲寫。還有嗎?
生:還可以從不同天氣下得馬車去寫。烈日炎炎下的馬車是怎樣走的?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就是從這方面去寫的。
生:……
師:同學們讀書可真認真、仔細!如果是你,你還會從那些角度去寫馬車和敢馬車得人?、
生:從不同路面得情況寫。例如平坦得馬路何彎曲得小路馬車師怎么行走的去寫。
生:可以從馬的健壯情況去寫。瘦弱得馬何強壯得馬走得也不一樣。
生:……
學生通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閱讀課文,他們的側重點也就不一樣,但郭老師并沒有將它們生硬的湊和起來,形成共性,進而使課堂充滿生機,暢所欲言,無疑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
二、努力創設對話空間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郭老師在教學中始終在引領學生,用語言、神情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因而在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空間里,學生學得舒心、學得輕松也學有所樂。
郭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總用親和、啟發性的話語引導學生說話:如果是你,你會從那些角度去觀察馬車?從福樓拜的話中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老師?從莫泊桑幾次求教中你又認識了一個怎樣的莫泊當?……諸如此類的.充滿人性化的語言,使學生一下拉近了與老師的距離,在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空間里,老師與學生平等地對話,共同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三、扎實訓練口語表達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在課程目標(階段目標5~6年級)中也明確地指出:對于閱讀說明性的文章,要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本文《莫泊桑拜師》在重點介紹莫泊桑如何勤學好問,福樓拜如何悉心指導莫泊桑寫作得。福樓拜對莫泊桑說得話很值得深思,郭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時做了一個引導者得角色。讓學生從中去感悟,并用自己得語言表達出來。
郭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莫泊桑第三求教時選用了自學得方式。當然不是完全放手不管,他出示了自學要求,以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在匯報過程中,學生顯得很是胸有成足,說得也頭頭是道,有理有據。在匯報:你是如何理解“青年人貴在堅持,才氣就是堅持寫作得結果”這舉話時,學生表現很精彩。
生:堅持就時勝利,寫作就是堅持得結果。
生: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師:那平時你時怎么努力得,能結合自己實際說說你得理解馬?
生:我以前特別害怕寫作,簡直就時談寫色變。不過媽媽一直堅持寫日記,現在我覺得寫作不再時那么困難得事情。
生:是喲,有時候覺得很辦到得事情,其實只要堅持就變得很簡單。我是個特別膽小得人,以前從不一個人待在什么地方,哪怕時白天。后來自己慢慢戰勝自己,現在覺得一個人可以很清凈弟做很多事情,不再會產生恐懼得心里。
生;……
學生在這種嘗試練習中,學生的技能得到訓練,顯得扎實有效。
四、認真學習寫作方法
語文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們應該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文本教材,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來武裝頭腦,采用靈活多變扎實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引導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真正學到知道。
郭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時會運用文本,因為這篇課文本身就是一個知道寫作得文章。郭老師移花接木,從莫播桑的一篇小說中截取了一段寫馬車的句子,讓學生欣賞,從中感受莫泊桑的寫作技巧。這都源于導師——福樓拜的悉心指導。也讓學生從中學習寫作方法:要認真觀察;要長期堅持寫作;要努力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得特點。
記得一個老師說過:“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我覺得郭老師的這節課就做到了倡簡、務本、求實、有度。他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學生為本,以讀為本,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一大師福樓拜的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莫泊桑勤學好問的學習精神。郭老教學形式豐富多彩,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翅而翔”,課堂便是希望起航的地方。
【《莫泊桑拜師》說課稿和評課稿】相關文章:
《勸學》說課稿和評課稿06-05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莫泊桑拜師》評課04-06
《莫泊桑拜師》優質課教學設計04-07
初中課文《愛蓮說》說課稿和評課稿?05-06
《囚綠記》評課稿和說課稿?06-09
《池上》說課稿+評課稿04-06
《江南》說課稿+評課稿?06-14
蘇教版六下《21莫泊桑拜師》說課稿04-03
讀莫泊桑拜師有感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