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課文《憫農》優秀教學設計
三維目標:
A.教學目標
1.學習8個生字,做到會讀、會寫、會認;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古詩大體內容,體會農民勞動的艱辛和不易;
4.教育學生愛惜糧食,愛惜一切有用的東西。
B.過程與方法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看掛圖、看視頻、師輔導、生拼讀、生齊讀、生拼寫等一系列的綜合教育教學方式,達到上述的教學目標。
C.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養成積累漢字,知識充電、正確寫字、珍愛事物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處處重,處處難,點點滴滴都要學好學透才ok.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本學期我們學過古詩嗎?是哪一首?《詠鵝》
2.還記得嗎?怎么讀?
3.很好?讓我們一邊欣賞影片,一邊讀。言畢,師播放影片。
4.我們偉大的`祖國古詩多得數不清,很值得我們去學習,今天,我們又來學習另一首古詩《憫農》。黑板掛圖《憫農》
二.讀好課文,背誦課文:
1.學生自由拼讀古詩,師巡視輔導;
2.指名讀,小組讀。師與四個小組開火車接力讀;
3.齊讀,跟影片一起讀;
4.合書試頌,背誦。
三.學習本課生字:
1.看掛圖上的拼音顏色,有幾種?是何原因?(生字音)
2.逐一找出生字來,師應和出示生字卡片;
3.指名讀 ,齊讀生字,眾議眾評;
4.師逐一指導書寫;
5.每組兩人上黑板來寫,大家評議;
6.讓學生完成課文93頁“描描寫寫”。
四.講解古詩大致內容:
1.展示影片一,提問:圖上有什么?在干什么?
(中午,勞動人民頭頂著炙熱的太陽,在地里艱辛地勞動)
2.展示影片二,質疑,總結:
(一滴一滴辛勞的汗水灑落在禾苗下面的泥土里)
3.展示影片三,質疑,總結:
(要知道我們碗盤里的一粒粒食物,是勞動人民用辛勞的汗水換來的)
4.這些食物來的容易嗎?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
五.總結:
是呀! 一粒粒食物來之不易。我們從小應該做一個愛惜食物的人。我們還要愛惜校產、學習用具、生命、水電……
教學反思:
在條件較為薄弱的農村小學里上公開課,想找點資料,想編輯教具,想找一個大點的顯示器,想找一個聲音大點的音箱,想給大家一個驚喜,卻令我頭痛和無奈。但無論如何,因地制宜而因材施教。是非成敗,評課之后本人再將所有反思集思廣益,綜合取優填于后。
【一年級課文《憫農》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憫農》優秀教學設計04-12
憫農教學設計04-14
古詩《憫農》教學設計03-25
古詩《憫農》優質教學設計05-11
古詩《憫農》教學設計「最新」05-06
《憫農》語文優秀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03-13
《憫農》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4-01
憫農07-17
憫農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