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是指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生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題目
第三單元 雜志的修飾和完善 第18課《整體美化》
所屬學科
信息技術
學時安排
1
年級、班級
七年級 1班
所選教材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一、教學目標(學習目標與任務)
1.學習目標描述(知識、技能、情感)
知識目標:
(1)掌握設置“藝術型”頁面邊框的基本方法
(2)掌握節的設置和應用
(3)進一步熟練運用對文字、段落的修飾和美化
(4)掌握設置頁眉和頁腳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標:
(1)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2)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3)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培養學生的相互協作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和熱愛,同時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處事風格。
2.學習任務說明
通過對雜志進行整體美化,如加上“頁眉或頁腳”,加上藝術形頁面邊框,調整頁面的布局,使你的雜志更酷、更美。
3.問題設計(能激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思考所學內容的問題)
打開計算機中的“D盤――整體美化”文件夾下的“練習稿.doc”
任務一:對文章中的第2頁、第3頁進行不同的“藝術型頁面邊框的設置。
任務二: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對第2頁、第3頁設置相同或不相同的頁眉或頁腳。
任務三:繼續美化練習稿,所需素材可從“D盤――整體美化――素材”文件夾中選取。
任務四:在你的原有作品上進行整體的美化。
二、教學內容和重難點分析
1、 教學重點:(1)“藝術型”頁面邊框的設置 (2)頁眉和頁腳的設置
2、 難點分析:頁面邊框及頁眉和頁腳設置時應用范圍的選擇(即節的設置和應用)
三、教學對象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說明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習慣、學習交往特點等))
1、 考慮到學生實際基礎,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形式授課。
2、 以“任務驅動為主線,學生探討實踐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組內探討、實踐操作掌握知識,對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加以幫助,可通過電子教室強化加深。
3、 堅持讓學生“在做中學”這一理念。
四、教學媒體闡述(學習環境選擇與學習資源設計)
1.學習環境選擇(打√)
(1)WEB教室 √
(2)局域網 √
(3)城域網
(4)校園網 √
(5)因特網
(6)其他
2.學習資源類型(打√)
(1)課件
(2)工具
(3)專題學習網站
(4)多媒體資源庫
(5)案例庫
(6)題庫
(7)網絡課程
(8)澉中學生博客√
3.學習資源內容簡要說明(說明名稱、網址、主要內容)
D盤中的“整體美化”文件夾中的練習初稿.doc,供學生練習使用
每個學生的電子雜志稿供鞏固知識使用
五、學習情境創設
1.學習情境類型(打√)
(1)真實情境 √
(2)問題性情境 √
(3)虛擬情境
(4)其他
2.學習情境設計
設置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愛美嗎?
上身西服、下身牛仔褲美嗎?(分開美,但整體感覺不美)
你們要想別人注意你,還需要注意整體包裝。
電子雜志也一樣,各欄目很美,但需要協調、吸引人,還需要整體美化,展示“美化對比”文稿,激發學生的興趣。
六、學習活動組織
1.自主學習設計(打√,并填寫相關內容)
類型
相應內容
使用資源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拋錨式
(2)支架式 √
(3)隨機進入式
感受自身的美麗――感受雜志的美
“整體美化”中的“美化對比”
積極發言
引導學生感受電子雜志的整體美感。
(4)其他
2.協作學習設計(打√,并填寫相關內容)
類型
相應內容
使用資源
學生活動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