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游戲: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學生:喜歡!
老師:老師和你們玩個傳話游戲。老師悄悄對每一組的第一個小朋友說一句話,然后像老師這樣輕輕地一個一個地向后面“咬”小耳朵,會嗎?學生:會!
學生一組一組做向后傳話游戲。
老師:每個組最后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們聽到的是什 么?
生(1):我聽到的是:“我真棒!”
生(2):我聽到的是:“我非常棒!”
生(3):我聽到的是:“我非常非常棒!”
生(4):我聽到的是:“我非常非常非常棒!”
生(5):我聽到的是:“我真的很棒!”
生(6):我聽到的是:“我真的真的很棒!”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棒嗎?學生:棒!
師(伸出大拇指):讓我們一起驕傲地告訴大家:我非常非常棒!學生:我非常非常棒!
老師:小朋友們,剛才傳話的內容是老師對你們的信任,也是小朋友對自己的——
學生:稱贊!
老師:聽了贊揚,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學生:非常高興!
老師: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上課吧!
(巧妙利用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設置課前小游戲,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游戲的內容簡單便于操作,既讓學生在傳話的過程中感受游戲的快樂,更能體驗到稱贊帶來的自信,也是對即將學習內容的鋪墊,起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教學過程:
老師:上課!
學生:起立,老師您好!
老師:小朋友們好,請坐!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生字朋友嗎?
學生:喜歡!
老師:快看,你們來了,快和他們打打招呼。
(課件出 示生字:刺猬 小獾 板凳 泄氣 自信
稱贊 椅子 消除 疲勞 蘋果)
老師:誰先來叫出它們的名字?一學生朗讀。“刺猬”和“稱贊”二詞沒讀準確。
老師:刺猬的“猬”,本來讀四聲,當它和“刺”組成詞時讀輕聲。“稱贊”的“稱”是后鼻音,念“chēnɡ”。
老師:誰再來讀讀?一學生朗讀。
老師:讀得不僅正確,而且字正腔圓,請同學們學著她的樣子,一齊讀一遍。全班齊讀。
(閱讀教學的基礎就是對字詞句的訓練。因此準確的認讀生字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要保留,而且要長此以往地堅持使用,不僅能及時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還能及時糾正學生存在的問題。)
老師:你們知道這些生字朋友從哪篇課文中跑出來的?學生:稱贊
老師:一齊再美美地把課題讀一下。學生:稱贊
老師::“稱贊”是什 么意 思?誰能把這個詞換個說法?(學生:贊美、表揚。)
(利用換個詞語的方法,讓學生理 解詞語的含義,更有助于理 解句子的含義,教會了學生如何去理 解生字詞的意 思。)
老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之間的事?(學生:主要講了小獾和小刺猬之間的事情。)師在黑板上貼出小獾和小刺猬的圖片。
老師:誰能用上這些生字朋友,把這篇課文講的主要內容說給大家聽?先思考一下,然后我請小朋友說。
學生:小獾在做小板凳,他做了好多個,可是都做不好,正當他快要泄氣的時候,小刺猬來了,他稱贊小獾的凳子一個比一個做的好,小獾自信多了,他會做小椅子了。晚上小刺猬送給小獾一個大蘋果,小獾稱贊說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的大蘋果,小刺猬說,你的稱贊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
(即使是二年級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培養他們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只有這樣到中高年級才能更加迅速、準確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而利用復習舊知鞏固的詞語來概括,給學生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坡度,更易讓學生產生成功的成就感。)
老師:說得真好!簡單的說就是(指著黑板上的圖片引導學生說)小刺猬稱贊了小獾,小獾也稱贊了小刺猬,它們相互稱贊。
老師:小獾和小刺猬的相互稱贊起到了神奇的作用。對小獾來說,小刺猬的稱贊有什 么作用?你從哪兒知道的?請小朋友迅速讀課文,把小刺猬稱贊以后小獾發生變化的句子畫出來。
學生朗讀畫相關語句。
(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學時要時刻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獲得。帶著問題讀書思考,畫出相關的語句然后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老師:誰找到了?你能告訴大家嗎?
學生:小獾拉著小刺猬的手,說:“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收下吧!”
老師:找得很準確,其他小朋友找到這句話了嗎?大家請看:
課件出 示:小獾拉著小刺猬的手,說:“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收下吧!”
請小朋友仔細讀讀這句話,把讀懂的意 思告訴大家。生自讀。
(讀,特別是朗 讀,是語文教學最傳統、最基本、最能體現自主學習的方法。以讀帶悟,朗 讀中理 解詞語的意 思,朗 讀中體會句子的語氣,增強語感,體會真誠的稱贊能帶給人自信。同時,教師注意處處、時時稱贊學生的感悟理 解,點滴進步。)重點的語句要帶領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 讀來體會,如請學學生朗讀、加上動作讀,既避免枯燥,又加深了對句意的理 解,還提高了朗 讀能力。只有入情入境地朗 讀體會才可以更深入地理 解文本的內容,在文本中走個來回。)
老師:誰愿意把這句話讀給大家聽?請學學生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