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二年級上冊語文《梅花》說課設計

發布時間:2017-11-17  編輯:林儀 手機版

  一、教材簡介

  《梅花》是一首十分優美的狀物古詩,為宋朝著名詩人王安石所作。全詩寫出了梅花不畏嚴寒、潔白如雪、清香悠遠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梅花高尚品格的喜愛和贊美。

  二、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誦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中感悟,體會梅花的特點,感受梅花的獨特美。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

  3.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提高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及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誦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教學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梅花的特點,感受梅花的獨特美。

  五、教學理念

  本課教學試圖體現以下幾種教學理念:

  1.主體觀。把語文課當作學生學習、發展語言的實踐活動,強調學生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的發揮。

  2.本體觀。堅持以人的發展為本,強調興趣、需要、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整體觀。面向全體學生、著眼全面發展,強調學生聽、說、讀、寫、思、悟、議、畫等語文素養的提高。

  六、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引發情感

  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創設情感豐富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引發情感沖動。教學開始我先請大家一起欣賞梅花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雪花飛舞,寒梅獨放的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曾經說過:“音樂是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它通過樂曲中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節奏的抑揚頓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更為生動的感受。”在學生熟讀成誦后,我給詩文配上一段優美的音樂,使樂曲和畫面結合起來,力求誦讀時有身臨其境之感,努力使學生沉醉于詩人的創作意境中。

  2.讀中感悟,體驗情感

  詩歌是美的載體,它憑借語言文字,透露出人美、事美、景美、物美、情美。這種種美都需要靠讀來展現。語文課程標準在講“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這個基本理念時,講了這樣一句話: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包括聽、說、讀、寫的實踐。在本課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設計了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等幾個環節,采用范讀、領讀、個別讀、分組讀、齊讀、自由讀、情景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誦出節奏,誦出音韻,誦出詩意,誦出感情。如最后一行“為有暗香來”,我讓他們在讀這句時先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宛如在聞梅花的幽幽芳香,然后再來讀詩句。引導他們尋找感覺,結合著想象,體驗詩情。

  3.平等交流,發展個性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育特別需要提倡師生之間平等對話,也特別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特創新的理解。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背誦是本課的重點,在指導背誦環節,我讓學生一起合作背誦,配樂背誦,我自己示范背誦,帶動全班同學背誦的積極性。理解詩意,體會梅花的特點,感受梅花的獨特美是本課的難點。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提出不理解的字詞,然后引導他們通過看圖,辨析形近字、多音字,聯系生活實際等方式自己解決問題。明白詩意后鼓勵學生充分交流,說出自己對梅花的感受。給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

  4.畫中延伸,體驗成功

  低年級學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對自己喜愛的東西總想把它畫下來。在實踐環節,我讓學生動手畫畫梅花,把詩人對梅花的愛,自己對梅花的愛落入畫筆,呈于紙上,體驗學習后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更多相關文章:

1.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小鹿的玫瑰花》教學設計

2.二年級下冊語文《春的消息》教學設計

3.人教版二年級《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教學設計

4.二年級語文下冊《蜜蜂引路》教學設計

5.《植物媽媽有辦法》試題與答案

6.二年級《充氣雨衣》說課稿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精品网站 | 日本午夜线观看 |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青青青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