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風箏》導學案一
學習內容:
22 《理想的風箏》
課 型:
展示提升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我會抓住三個特寫鏡頭的細節描寫,感悟體會劉老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和師生之間的深厚情意。
3.我能揣摩文章的表達效果,學習課文見物思人、列舉事例、夾敘夾議的寫作方法。
4.我會理解“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學習重點:
能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體會到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好老師。感受作者對劉老師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個人對生活要有追求,要熱愛生活。
學習難點:
理解“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學習過程:
一、導課:每到萬物復蘇、一只只風箏飄上天空時,作者蘇叔陽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令自己思念敬佩的劉老師,那劉老師究竟是個什么樣的老師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理想的風箏》。
二、明確學習目標(時間預設:1分鐘)
三、組內準備展示(時間預設:5分鐘)
四、全班展示提升(時間預設:32分鐘)
1.課文主要寫了劉老師( )個方面的( )個典型事例,分別是( )。
2.第一件事
(1)找出劉老師笑談腿疾的感人細節,并說一說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劉老師?
(2)同學們聽完劉老師的話后,有什么反應?
(3)體會“泛”字的表達效果。
3.第二件事
(1)學生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動作。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調皮的學生,你會怎么做?
如果你是聰明的學生,你又會怎么做?
如果你是學生的家長,你會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4.第三件事
(1)找出劉老師放風箏時的感人細節,說說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劉老師?(建議從制作、放飛風箏及追趕風箏這些方面去談)
(2)劉老師放飛的,他竭盡全力追趕的僅僅就是一只只風箏嗎?他還放飛了什么?
(3)理解“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5.結合相關資料,談一談作者蘇叔陽從劉老師身上學到了什么?
6.總結學習本文的寫作特色。
7.通過學習課文談談你自己的收獲,可以結合自身實例。
五、課堂總結
教后反思:
參照導學案,學生知道了如何去抓住文章的重點展開學習。課文學完之后,大家也都反映感覺學習效率提高了,感受到了自己在不斷地展示過程中,不斷地思考過程中,不斷地生成過程中,在不斷地小組對抗中能力得以提高,同時獲得了學習語文的快樂。還有在學生交流展示過程中,教師能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及時給予一定的補充指導,這樣就很好地幫助學生解決了疑難。當然,學生能從臺下走到臺上帶領其他同學展開學習,這已經是一種飛躍了。不過,在學生展示的形式及學習主動性、準確評價方面我還需不斷探索,不斷提高。
《理想的風箏》導學案二
課 | 理想的風箏 | 課 型 | 新知探究 | 課 時 | 第1課時 |
備課時間 | 5月17日 | 講課時間 | 月 | ||
備課人 | 李育霞 | 學習小主人 | |||
學習目標: 1、我能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我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我能理清課文脈絡,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 |||||
課堂學習流程激趣導入 二、放聲讀文,用藍筆給一類生字注音,用藍色“——”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語。遇到的難字先找同桌幫助,兩人都不會時查字典。 (1)、描紅(1遍)。 (2)、在練習本上給生字組詞(2個)。 (3)、看拼音,寫詞語。 fēng ( ( 三、小聲讀課文。讀課文時,用“=”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1、在不理解的詞語旁邊做上記號。 2、同桌交流不理解的詞語。 3、在練習本上抄寫重點詞語。 4、完成填空練習: 仰望( ( 三、瀏覽課文,標出段落序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完成以下練習。 1、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以一個學生的語氣,刻畫了一位教師的形象。從中我們體會到劉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濃濃的______情。 2、把課文分為三部分,并概括段意。 全程參與,積極互動,及時補充。 達標檢測一、比一比,再組詞 三、課文寫了劉老師哪三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