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13開天辟地》課文
課文,指教科書中的正文;推敲文字;督促讀書做文章;窗課,習作文字。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上冊《13開天辟地》課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13開天辟地》課文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整個宇宙混沌一團,像個大雞蛋。
有個叫盤古的大神,昏睡了一萬八千年。一天,大神醒來,睜眼一看,周圍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見。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只聽“咔嚓”一聲,“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一絲微光透了進來。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天和地分開后,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這樣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極高了,地變得極厚了,盤古的身體也長得極長了。
這個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長柱子似的,撐在天和地之間,不讓它們重新合攏。
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盤古也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著微笑倒下了。
臨死的時候,他的身軀化成了萬物:口中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云,發出的聲音變成了轟隆的雷霆,左眼變成了光芒萬丈的太陽,右眼變成了皎潔明媚的月光,隆起的肌肉變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變成了奔騰的江河,筋脈變成了縱橫交錯的大道,皮膚變成了萬頃良田,就連流出的汗水也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甘霖。
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馬克思說,神話是“在人民幻想中經過不自覺的藝術方式所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態”。神話是人類在幼稚時期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幻想、虛構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在古代,生產力和人們的認識水平低下,對復雜的自然現象無法作出科學的解釋,于是幻想出一些有極大威力的神靈,這些神能夠控制自然,能夠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反映了先人迫切的要求與美好愿望。神話決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它是人類童年時代虛構出來的,是把自然力加以擬人化的產物。神話中的英雄都是神化了的人。神話表面上歌頌神,實際上是歌頌人類征服自然、反抗強暴的勝利。
段落分析
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劃分開了”。
總寫盤古分開了天地。
第二部分:從“天和地分開以后”到“終于倒下了”。
寫盤古頂天立地使天地成形的過程。
第三部分:從“就在這時候”到“也變成清露和甘霖”。
詳寫盤古的整個身體變成了宇宙萬物。
第四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
寫盤古開天辟地的獻身精神。
簡介
《開天辟地》是六年制小學蘇教版義務教育國標本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中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意在讓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開天辟地的整個過程,以此來贊頌盤古無私的奉獻精神。
本文一共八個自然段,處處充滿神話的想象,語言優美,且盤古開天辟地的全過程脈絡非常清晰,使得故事顯得十分生動精彩,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寫盤古身軀的變化,十分神奇。
【四年級上冊《13開天辟地》課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觀潮課文04-04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課文06-28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開天辟地》語文教案11-21
四年級上冊《去年的樹》課文03-07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經典)05-25
四年級上冊《觀潮》課文原文07-11
四年級上冊鳥的天堂課文09-14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課文07-04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打賭》課文01-06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