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09-22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一、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紙》一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從題目看,似乎課文主要就是寫剪紙,實際上作者是通過剪紙寫姥姥,寫姥姥對“我”的愛和“我”對姥姥的思念。剪紙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祖孫情感的載體,扣住姥姥的剪紙這條線索,就可以披文入情,走進姥姥與“我”的內心情感世界,發現剪紙傳導出來的濃郁的情感信息。整篇課文文氣貫通,情感飽滿,特別是鄉土味很濃的生活化語言的運用與剪紙這一民間藝術以及姥姥這一有著剪紙絕活的農村老奶奶的形象高度融合,呈現出獨特、質樸、和諧的鄉土美感。所以,從人文性方面看,本篇課文所蘊含的最大的教育價值是感受和感恩親情;從工具性方面看,是感悟并學習鄉土語言的趣味,體悟表現人物特點和抒發人物情感的表達方法。

  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和自學經驗,完全有能力在預習和自學的過程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獲得一定的感知和體驗。所以,為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教學起點定為學生通過預習,已能夠正確、較流利地朗讀全文。對于個別字詞理解、寫字訓練,采用了隨文教學的方式進行。在內容理解方面,高年級學生能夠了解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知道文章所描述的人物特點,但對于作者如何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運用、采用何種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來描述人物特點,抒發內心情感等則需要老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和提升。特別是文中民俗語言的運用需要引導學生關注和體悟;而祖孫情感這條線索,相對而言,姥姥對“我”的愛更明晰一些,而“我”對姥姥的思念隱蔽一些,教者通過把剪紙還原成生活,用剪紙鏈接到生活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幫助。

  二、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紙技藝之“神”,體會祖孫情深。

  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語言的特點;領悟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效果。

  三、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紙技藝之“神”,體會祖孫情深。

  四、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作者對姥姥、故鄉的深厚感情。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剪紙。

  (一)揭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解題。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小結預習情況。

  二、研讀課文,體會技藝之“神”。

  (一)提出自讀要求:

  圈畫1~6自然段中能體現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的語句,簡短地寫下自己的體會和發現。

  (二)學生默讀靜思,圈畫批注。

  (三)交流收獲,感受姥姥剪紙技藝之“神”。主要從以下幾句話著力(教學時隨機安排先后順序):

  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

  (1)引導學生抓住“普普通通”、“無所不能”等關 鍵 詞語理解句子,感受姥姥剪紙技藝之“神”。

  (2)指導朗讀。

  2.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1)引導學生關注民俗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2)遷移仿寫,引導學生關注細節,培養語言運用能力。

  3.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1)學生談理解,說體會。

  (2)引導學生通過關注標點,體會作者情感。

  (3)指導朗讀,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不同體會和感受。

  (四)根據學生發言,隨機進行比較對照,提煉文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五)欣賞剪紙作品。

  (六)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1)出示句子:

  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2)學生說體會。

  (3)引讀句段,體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品讀課本,體味祖孫情深。

  (一)品讀“拴”字,體會剪紙的神奇力量。

  1.出示句子: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2.聯系上下文理解“拴”字。

  (二)品讀“纏”字,體會姥姥和“我”的深厚感情。

  1.情景再現“纏”的生活畫面。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展開想象,體會祖孫情深。

  (三) 練習寫話,深化情感。

  1.出示剪紙畫面和文字內容:

  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2.學生寫話:兩地書,祖孫情。

  提出書寫要求:開頭空兩格,行款整齊,要有一定的速度。

  3.交流寫話內容,相機評價書寫情況。

  4.感受文章最后兩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出示句子,教師范讀:

  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家鄉的窗花和村路兩側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2)學生說體會。

  (3)指導朗讀。

  5.引讀最后一自然段,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我”對姥姥、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四、課外延伸,總結下課。

  本節課我們研讀了姥姥的剪紙技藝之“神”,體會了祖孫的情意之深,下節課將練習背誦精彩段落,探究姥姥的剪紙在全文中的作用,進一步體會文章鄉土語言的獨特魅力。

  板書設計:

  心

  姥姥的剪紙 神 拴

  夢

  課文:

  姥姥的剪紙

  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我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這自然是夸張的說法,但反映了姥姥剪紙技藝的深入人心。慈祥的姥姥廣結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姥姥撩起藍布圍裙擦擦手:“說吧,派啥用場?往哪兒貼?”看人樂顛顛地走了,她接著干活兒:洗衣服、納鞋底、擇菜、淘米、喂豬、薅草……

  我看慣也記牢了姥姥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悅耳至極。我是個出名的調皮蛋,經常變著花樣刁難姥姥。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我服了,可還耍賴:“姥姥,你從我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你差點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是的,莊稼人都圖個吉利,姥姥對“喜鵲登枝”最熟悉不過了。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她從舊作業本上撕下一頁紙,刷刷幾下,就剪出一幅圖樣。我搶過來看了,是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問:“牛干啥馱著兔子?”

  姥姥笑了:“誰讓牛是兔子的姥姥呢?”

  唔!姥姥生肖屬牛,而我屬兔。我嚷著還要。姥姥又剪出一幅: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姥姥問:“看明白了嗎?”

  我想了想說:“我知道了,是說我和姥姥在一個鍋里吃飯吶!”

  姥姥把我摟在懷里夸道:“機靈鬼!”

  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總是在玩耍,老牛總是在干活兒。我擺弄著各式各樣的窗花,對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充滿了好感。

  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但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家鄉的窗花和村路兩側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亚洲中文在线伊人 |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观看 | 孕妇动漫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最新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