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想象》是一首現代詩。全詩共有六節,根據詩的內容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3節)主要寫了詩人理想中的自然界。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表達詩人對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的美好愿望。第二部分(4—5節)主要寫了人們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第三部分(6節)總的寫出了想象中的世界。
這首詩高度集中、慨括地反映生活,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聯想,用自然清新的語言,和諧優美的韻律,表達了詩人純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節奏也是緩慢的,如細流,如漣漪。但就是這平淡的意境帶給了我們豐富的想象,讓我們的心靈隨著詩歌在遙遠的天空中漫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5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明白課文寫了哪些奇特的想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美好情感。
3、了解詩歌的特點,體會課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過程與方法:
1、積累本課生詞,并學會運用。
2、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蘊含的節奏美、韻律美、意境美。
3、畫出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詩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
教學重點、難點:
能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同時,也去感受課中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教學準備:
1、課前指導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2、制作課件,創設情景,提示重點語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配樂朗讀。想,聽出了什么?
生自由發言。(開放性發言,暢所欲言) (扣住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現代詩)
揭示課題 16 想像
師:有了想像才有優美的詩篇,有了想像才有發明創造。今天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飛翔。
2.自由讀文。想,作者從哪幾方面想像?板書:大自然 人們的生活 理想
根據以上提示將詩歌分為幾部分?
3.品味語言,體會詩歌情感。
(1)品讀第一部分。寫了大自然中哪幾處景,畫上記號。(天空 云彩 風 陽光 四季)
你最喜歡那一句,為什么?
相機豐富詩篇。
如:A.“天空應該一個勁兒藍,藍成一塊透明的水晶。”(天空本應是湛藍,因人類的原因已被污染,難得看見幾天的蔚藍,所以詩人希望天不帶一絲雜質,人們在藍天下快樂的生活)比喻
B.云彩扣住“喊一片”“喚一片”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云彩就像我們的朋友一般能分擔憂愁,共享快樂。
C.風本無色卻帶著夢幻的藍色,你還可以把風想像成什么顏色?(金黃 紅色 白色 吹皺一池春水綠色春風又綠江南岸....)(避免學生說出龍卷風 颶風 這里的風應是柔和的清風,人們每天享受著清風拂面的美好)
借用名家詩句想象風的顏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
D.陽光派出七位使者。使者:奉命辦事的人。
紅使者喜歡....
綠使者喜歡....
黃使者喜歡...
藍使者喜歡....
紫使者喜歡....
........
每位使者盡職盡責。(強調“盡職盡責”學生自由寫詩)
E.四季風調雨順,可以隨意變化。
春天不再 .....
夏天不再.....
秋天不再.....
冬天不再....
(2)總結:多么可愛的大自然呀!
可大自然中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地方,下節課我們繼續讀詩,品詩。
4.作業。寫下對大自然的想像。
可以依據本課中的一段發揮,也可以任思維自由馳騁。
反饋。
板書: 16 想象
完美的世界 大自然
人類的生活
課后記:
1.開課以舒緩的小提琴《夢幻曲》的配樂,在老師神情并茂的朗讀中將學生帶進夢幻,神秘,寧靜的情景中,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2.以課文為依托,讓學生天馬行空地想,學生思維得以在限制與放開中發展 。
3.老師課前準備充分,挖掘了文本的內涵與外延。
4.教師學生互動和諧,活躍。
5.時間掌控得不是很恰當,結尾部分顯得匆匆。
6.缺少個性朗讀,沒有展現個別學生讀書的強勢。
7.對個別詞講得不夠透徹。如:喊一片,喚一片,盡職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