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13個要求會認的字,會寫8個要求會寫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日記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段進行理解感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應該關心有困難的人,增強團結互助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了解日記的寫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小朋友,我們每天都會發生許多事情,有些事情還給你留下來深刻的印象。但你是否想過把其中的一些事記下來呢?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是《日記兩則》。(板書)“兩則”就是“兩篇”的意思,體會“則”是量詞。課題還可以說成“兩則日記”。
你能談談對日記的了解嗎?
日記是每天記錄人物、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請大家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寫了什么。學生迅速瀏覽課文,指名學生簡要說說對這篇課文的初步理解,發表自己的看法。初步了解日記的形式,引出新的內容。
二、 初步感知
1. 自由讀課文,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把字音讀正確,同桌互相檢查。
2. 了解日記格式,讓學生發現今天學習的課文與以往有什么不同,明白日記的格式。
3. 出示要求會認的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4. 自由讀兩則日記,思考:“我”做了一個什么夢?“我”的夢想成真了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詞,同桌之間互相檢查自學情況。
采用多種形式認讀要求會認的字。
自由讀兩則日記,思考問題,師指名回答,師生共同解答疑問。自主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了解日記的格式,感知兩則日記的內容。
三、 朗讀感悟第一則日記
在兩則日記中,“我”的夢想都沒有實現,“我”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樣呢?讓我們來朗讀感悟第一則日記。
1.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2. 小組分工讀,指名讀。
3. 齊讀第一則日記。小組分工讀課文,小組內進行討論問題,學生代表發言,師適當引導,全班齊讀第一則日記。自由朗讀課文,在讀中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日記內容。
四、 指導書寫
1. 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2. 觀察字形,發現規律,分類說說寫字時要注意的事項。
3. 師示范書寫,重點指導。
4. 學生練寫。學生認真觀看課件中出示的生字,查找規律,舉手說說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師示范書寫,學生臨摹,練習。通過觀察字形,掌握寫字技巧,便于更好地書寫生字。
五、當堂檢測(學習診斷)
小朋友們,如果讓你寫一則日記,你應該怎樣去寫?
思考
1、今天我做了什么?
2、今天我到過什么地方,看到或聽到什么?
3、我的感受是什么?是高興、傷心還是后悔?學生當堂練習寫日記,師巡視指導,并強調日記應注意的格式,優秀小練筆進行展示,并對其優點指出,全班同學共同學習。當堂訓練學生寫日記,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記住日記格式,并加以運用。
六、課堂小結(梳理歸納)
三上《日記兩則》反思
小朋友們,本堂課學過的生字,你都會讀嗎?回家以后趕緊讀給你的家長聽吧!師再次強調本課生字的重要性,學生認真傾聽老師的課堂總結。作課堂總結時強調本堂課的重點是識字、寫字,要求學生要學會本課的生字。
指導寫日記的重點是指導日記內容,要讓學生知道日記記什么,還要舉一些例子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去思考。防止學生在初寫日記時無從下手,不知道記什么。本課在朗讀指導上我注意了如下幾點:
1.引導學生感受課文內容,讓學生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因為本篇課文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尤其是第一則日記,幾乎每一名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生活體會,所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做到這一步,朗讀指導就會事半功倍。學生的朗讀無非就是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曾經有過的生活感受!
2.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引導學生準確地體會和感受課文言語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如,第一則日記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定”一詞是理解全篇日記的關鍵,作者做夢時的幸福感和對媽媽給自己買裙子的自信就是通過這個詞表達的,后來小作者的失望和對媽媽沒有給自己買白紗裙子的埋怨也是由這個詞鋪墊和襯托的。可以說理解了“一定”一詞在這里的作用,就理解了第一則日記小作者的心情。所以說,引導學生準確地體會和感受課文言語的豐富內涵,對朗讀指導、對語感的培養都會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