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 天游峰的掃路人 | 備課人 | 授課人 | ||
備 課 內 容 | 二次備課 | ||||
15、天游峰的掃路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字只識不寫;理解文中的主要詞語。 3、通過朗讀感悟,理解文中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透過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描寫,感悟老人的形象。 教學難點: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感受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 1、讀準下列字詞的讀音。 循聲 褪色 掃帚 沏茶 氣喘吁吁 頗有節奏 武夷山 望而卻步 打量 瘦削 黝黑 宿鳥 炯炯有神 豁達開朗 大汗淋漓 半途而返 2、學生“三讀”課文: 一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找出不懂的詞語和不理解的地方,并做上記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二讀要求:在讀通順的基礎上,做到流利地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三讀要求:默讀課文,初知課文大意。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字只識不寫;理解文中的主要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知課文大意。 課時重點:讀通課文,初知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 |||||
備 課 內 容 | 二次備課 | ||||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麗,有波瀾壯闊的長江,有風景秀麗的廬山,今天我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板書:天游峰)還要帶大家去認識一個人 。(板書:掃路人) 2、齊讀課題:天游峰的掃路人(圍題質疑)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齊讀。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正音正句)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自己喜歡哪一段就多讀幾遍,準備讀給同學聽。 2、交流指讀喜歡的段落,說說自己的理由。 3、默讀課文,根據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見、所聞、所感分段。 4、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四、指導寫字。 1、說說生字的間架結構。 2、指出比較難寫的字,教師作示范性指導。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目標檢測。 1、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老人 ( )地清掃 ( )的天游峰 ( )地打量 ( )的星光 ( )的笑聲 2、選擇關聯詞語填空。 不僅…而且… 雖然…但是… 因為…所以… 既然…就… ⑴( )這位老人已有70歲了,( )他還在險峻的天游峰掃路。 ⑵在這里,他( )能呼吸清爽的空氣,( )還有花鳥作伴。 ⑶( )我順著九百多級石梯上了頂峰,( )心里好不得意。 3、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清靜 寂靜 溝通 暢通 跟著 伴隨 | |||||
備 課 內 容 | 二次備課 | ||||
⑴在一片( )中,我隱約聽見“嘩--嘩--”的聲音,頗有節奏地從嶺下的竹從中傳來。 ⑵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 )了。 ⑶這充滿自信、豁然開朗的笑聲,一直( )我回到住地。 六、作業。 1、練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朗讀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悟。 2、通過朗讀感悟,理解文中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課時重點:引導學生透過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描寫,感悟老人的形象。 課時難點: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感受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同桌互評。 2、簡要說說課文講了什么。 二、感知天游峰的高和險。 1、 天游峰是什么樣的峰?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應的描寫段落,讀一讀。 2、合作填空:在我們眼中,天游峰又 又 ,游客們登山時常常 , ,甚至 , ,而文中天游峰的掃路人,卻是一位 歲的老人。 3、有感情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二、與掃路人對話——感受老人的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過渡:這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呢? ㈠、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這個掃路人!要求: | |||||
備 課 內 容 | 二次備課 | ||||
1、默讀3---12節,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描寫老人外貌、動作、語言的詞句。 2、用心體會這些詞句,從這些詞句中你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在書上做批注。 ㈡、交流匯報:外貌描寫。 1、出示句子:“我循聲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⑴你從這段話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啊?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的 ⑵交流,板書:勤勞樸實 ⑶指導有感情朗讀。 2、出示句子:“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⑴你從這段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你是從那些詞語中體會的。 ⑵交流,板書:勤勞善良 精神飽滿 ⑶指導有感情朗讀。 3、齊讀兩處描寫外貌的語句,記住這勤勞樸實,精神飽滿的老人。 ㈢、交流匯報:動作描寫。 出示“老人引我進了他的小屋,為我沏了一杯濃茶” 1、請同學們找出描寫老人動作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老人? 2、朗讀體會老人的熱情好客 ㈣、對話描寫:(第5-12小節) 1、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 ⑴指導讀讀出:“輕輕松松,自在悠閑”的語氣。(語氣輕快) ⑵從這句話當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⑶老人的真的那么輕松,真的不累嗎?對比讀: 我“終于登上”“好不得意” (老人說“不累,不累”) “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 (老人說“不累,不累”) | |||||
備 課 內 容 | 二次備課 | ||||
游人“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老人說“不累,不累”) 2、老人真的不累嗎?他為什么不嫌累?(再次朗讀老人的話體會。) 3、過渡:老人70多歲了,按說他早該退休了,他為什么會舍不得走呢? 4、出示:“按說,我早該退休了。可我實在離不開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舍得走嗎?” ⑴指導朗讀,讀好悠閑,輕松的語氣。 ⑵作者為什么舍不得走啊? ⑶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分角色朗讀分別是的對話,思考: 30年后,老人還能請作者喝茶嗎?為什么?從中你可以看出這是怎樣一位老人? ㈤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升華。 1、你覺得老人是個怎樣的人?(請學生上黑板寫出形容老人的詞語) 2、學完這篇課文,大家一定有許多話想對老人說,想對作者說,想對自己說。請你拿起筆,寫下心中最想說的話。寫完后指名讀。 四、課堂目標檢測。 ㈠本文講述了一位老人已有 高齡,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該退休了,可他覺得實在離不開這里:他喝的是 ,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還有 作伴。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從內心 他。 ㈡閱讀。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那天,我終于順著這根銀絲上了峰頂,心里好不得意。 1、文中破折號所起的作用是( )。 A、表示語意的轉折。 B、表示強調,說明前文。 C、表示語意遞進。 D、表示語氣的延長。 2、從 、 、 等詞語,可以看出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險峰。 | |||||
備 課 內 容 | 二次備課 | ||||
3、望著險峻的天游峰,游客會有三種表現,請用四個成語寫出他們的不同表現。第一種 、 ;第二種 ;第三種 。 其中 、 寫出了游人爬山很吃力的樣子; 、 寫出了游人畏難的情緒。 4、登上了頂峰,你一定會想到 代詩人 寫的《 》,詩句 。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抄文中描寫人物外貌的語句,仿照課文的寫法,觀察自己熟悉的一個人,抓住他(她)的外貌特點,用準確生動的語句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15、天游峰的掃路人 峰: 高 險 人: 勤勞樸實 善良自信 豁達開朗 教學反思:
|
《天游峰的掃路人》表格式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30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相關推薦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