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聯系課文內容,談談對文章中人物的看法。
(2)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 。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把“讀”貫穿與整個課堂教學。通過不同形式的來讀,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到文章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有聲有色的讀,使學生更多、更直接地與文本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與價值觀
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教育學生要理解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理解并感受父母的關愛。
重難點、關鍵:
1.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方法:
自主研讀、朗讀體會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本課生字、詞語:(課件出示)
叫嚷 評判 牢騷 早餐 鼓勵 嗚咽 羅嗦
面紅耳赤 興高采烈 直截了當 爭論不休 相輔相成 竭盡全力
2.聽寫以上詞語:
3.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嚴父和一位慈母以及他們的兒子。從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中領悟出兩種不同的愛。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快去讀讀課文,解開我們心中的疑惑吧!
板書課題:我的第一首詩
二、抓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
橫向對比父母對“我”的評價
1.細讀課文,把上節課中我們找到的描述父母對“我”的評價的句子,用“————”畫出母親對“我”評價的描述,用“~~~~~”畫出父親對“我”評價的描述,并想想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
2.課件出示母親評價的句子:
(1)“真美!巴德,真是你寫的嗎?”
(2)“不過,本•巴德創造了一個奇跡,”媽媽勸慰道,“他寫了一首詩,寫得美極啦!”
(3)“本,你有時就是讓人鬧不明白。”媽媽生氣了,“巴德還小,這是他寫的第一首詩。他需要鼓勵!”
3.指名學生讀以上句子,并說說為什么?(隨機板書:嚷、真美、真是你寫的嗎?)
4.師:同學們,這是屬于什么描寫方法?(隨機板書:神態、動作、語言)通過這些描寫方法就將母親的評價寫得具體、生動,這叫側面描寫。今后,我們寫文章要用上這些描寫方法,同樣,分析文章也需要從這些方面去分析。
5.讀的過程中你感受母親的心情如何?(興奮)你能讀出母親興奮的心情來嗎?(自由讀——指名——齊讀)
6.比較父親的兩次評價——那父親是如何評價的呢?
課件出示父親評價的句子:
(1)終于,我聽見爸爸將詩稿放回盤子里,直截了當地說:“依我看,寫得很糟。”
這個句子你認為該怎么讀呢?(讀出“直截了當”“很糟”)為什么呢?(板書:放)你從這些動作、語言中讀出了什么呢?(父親堅決地認為這首詩寫得太差,很生氣)你能讀出父親生氣的語氣嗎?(自由讀——齊讀)
父親的評價還有嗎?
課件出示句子:
(2)“世上的劣詩已經太多了。”爸爸卻很固執,“孩子寫不出詩來也不是什么壞事,沒有哪條法律規定他非當詩人不可!”
這次的評價該怎么讀呢?(讀出“太多了”“固執”)父親說的話是什么意思呢?(板書:固執)
請你朗讀這兩次評價,一邊讀一邊想這兩次評價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態度越來越強硬,一次比一次嚴厲)
7.你能讀出父親一次比一次嚴厲的批評嗎?(齊讀)
三、分析“我”不同的反應。
聽了父母截然不同的評價, “我”分別有怎樣的反應呢?(用“————”畫出“我”聽了母親的表揚后的反應。用“~~~~~”劃出“我”聽了父親的批評后的反應.)
1.聽了母親評價后的反應
課件出示句子:
我面紅耳赤地承認了,心里充滿了驕傲。
“面紅耳赤”是什么樣子?“驕傲”呢?(沒想到因為一首小詩母親竟如此興奮地稱贊我)此時,“我”的心情如何?(板書:自豪)
2.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非常想把詩給父親看呢?
(1)課件出示句子
“為了迎接他的到來,我將詩重新工整地抄寫了一遍,再用彩筆畫上花邊,最后將詩稿放在餐桌上的盤子里。”
(2)自由讀段落,從中你感受了什么?(“我”對父親的期待)
(3)此時“我”的心情怎樣?(自豪、充滿自信)
(4)課件出示句子:
我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七點半,爸爸這才氣沖沖地回到家中。
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七點半之前,“我”滿懷信心地期盼父親到來,此時,“我”的心情達到了對父親期盼的最高值)(板書:期盼)“我”滿懷信心的地期盼父親回來,此時,“我”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3.可“我”等來的卻是父親的批評,父親是怎樣批評“我”的呢?(學生讀父親批評的句子)“我”有什么反應?
(1)課件出示句子
我抬不起頭來,眼中頓時涌出了淚花。
當時,“我”是怎樣的狀況?(“我”快要哭了,父親的話仿佛晴天霹靂,使“我”抬不起頭來)
(2) “我”還有哪些反應?
課件出示句子
我再也忍不住了,從餐廳跑到臥室,一頭撲在床上,痛苦地嗚咽著。
a.這兩次反應有什么不同嗎?
b.此時,“我”的心情如何?
俗話說,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我”的心情一落千丈,跌到了“我”傷心的最低谷。(板書:極度傷心)
4.聽了父親一次比一次嚴厲的批評,“我”心里想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試著寫下來,再交流交流。
四、抓重點句體會真情。
(1)我感到慶幸,我從孩提時代起,既有愛說“真美”的母親,又有愛說“真糟”的父親!是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對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首先我不能怕批評,不管這些否定意見來自何方,也不管這些“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決不能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喪失勇往直前的勇氣;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贊揚聲中克服內心深處的自我陶醉!
作者慶幸什么?這段話怎么理解?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結:在贊美中不迷失自己,在批評中不輕視自己,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追求真實存在,不為外力所左右。
(2)“真美”……“真糟”……這些似乎完全對立又相輔相成的話語,一直伴隨著我。它們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我的風帆。
讀一讀句子,說說你的感悟。
小結:贊美使人陶醉,批評使人沮喪,而這兩種聲音一直伴隨作者成長,作者在這兩種評價中需要竭盡全力保持平衡——既不驕傲、也不泄氣,因此學會自我判斷,走向成熟。
課堂小結:母親的表揚是對“我”的鼓勵,是她給“我”帶來了寫作的力量,成為“我”靈感和創作的源泉。父親的批評是在提醒“我”不要驕傲、自滿,不斷發現問題加以改正。這兩者的結合,成就了“我”,使“我”成為一名作家。也使“我”學會怎樣正確地看待肯定與否定,使“我”學會“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我的風帆。”不管是肯定還是否定,都源自于父母深深的愛。
附板書設計:
我的第一首詩
媽媽 爸爸
(真美) → (真糟)
稱贊 ↓ 表揚 指責↓ 批評
鼓 勵 ←相輔相成→教 育